四川在线泸州消息(王超明 杨桃 曾运吉)“这只泰和乌鸡饲养期一年,零售价三百元;泰和乌鸡蛋每枚8元,有需要的朋友现在可以下单。”5月18日,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沙坪村泰和乌鸡养殖基地里,养殖户杨攀像往常一样,通过直播向顾客推荐泰和乌鸡和鸡蛋。
2017年,杨攀返乡创业生态养殖泰和乌鸡,依托互联网,每年销售泰和乌鸡2000余只、乌鸡蛋6万余枚,年产值达100余万元。
返乡创业,大学生蝶变为“养鸡状元”
杨攀今年39岁,2004年,杨攀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做电器生意,收入很可观。2016年,他从电视上看到群众养殖泰和乌鸡致富信息,经过考察调研,杨攀发现泸州地区没有人养殖泰和乌鸡,便萌生返乡养殖泰和乌鸡的想法。
“大家都希望吃到绿色、营养、健康的生态食品,如果利用家乡丰富的林竹资源优势,发展养殖业,前景肯定非常好。”杨攀说。
2017年初,杨攀放弃经营10余年的电器生意,从外地购买5000余只泰和乌鸡苗返乡,投放在近100亩林地里,进行原生态、低密度散养。同时,杨攀通过网络、电视、技术培训等途径,系统学习乌鸡的疾病预防和管理方法,养殖事业一帆风顺。
为宣传乌鸡和鸡蛋的品质,杨攀把乌鸡的生活习性和养殖过程拍摄出来,分享农产品群和微信朋友圈,让广大客户实时观察乌鸡的长势和养殖过程,一传十、十传百,引起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商贩前来订货,销售情况比较可观。
直播带货,鸡蛋根本不够卖
5月18日,在纳溪区丰乐镇沙坪村泰和乌鸡养殖基地,养殖户杨攀在直播平台前向网民展示他的乌鸡和鸡蛋,在他的背后,成群的乌鸡在幽静的林地里欢快地追逐嬉戏,它们有的三五成群,有的闲庭信步,有的低头觅食。
前段时间,受疫情影响,泰和乌鸡和鸡蛋滞销,杨攀便利用大学时期学习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在手机上开通直播号,琢磨时下流行的网格直播。
“疫情期间,大家都不能出门,我就想通过直播,让更多的人看到我的原生态乌鸡养殖,提升产品知名度,方便大家购买。”杨攀表示,他虽然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但对网络直播没有经验,只要有空闲时间,他就拿起手机专研、学习网络直播技巧。
一个多月下来,杨攀直播四十多场,粉丝也从刚开始的几个增长到6000多,直播带货每天收到三十个份订单,加上以前“回头客”订单量,使他的乌鸡鸡蛋根本不能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因此,部分客户为了能够按时收货,纷纷通过微信转款作为“定金”。
“我在抖音上看到杨攀发的短视频后,专门来他的养殖基地参观,看见杨攀给乌鸡喂玉米,黑米、黑芝麻,属于低密度散养,品质有保障,我准备买100多个鸡蛋走,还要长期在他这儿进货。”商贩喻利德说。
看到杨攀的乌鸡养殖规模越来越大,部分村民打算养殖乌鸡增收致富,对于有养殖乌鸡愿望的乡邻,杨攀总是倾囊相授,免费向他们传授养殖技术。在杨攀的带动下,有近10户村民从事养殖业增收致富。
“下一步,我们要成立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统一提供鸡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要充好利用互联网平台,做大做强乌鸡产业链条,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谈及未来发展规划,杨攀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