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雷生)“我们街道充分利用棉花坡战役这个红色文化作为引领,加上护国战争这个‘护’字,小区、社区就是我们的家园,所以我们起名叫红护家园,‘护’字还有一层意义就是我们基层治理在爱护、保护、守护……”
12月11日,共青团纳溪区委员会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行走进永宁街道“红护家园”棉花坡试验田,围绕“加强青年志愿者参与城乡社区治理的制度保障”主题开展面对面交流活动,聆听永宁街道棉花坡社区创新基层治理新发展理念。
永宁街道位于纳溪区城乡结合部,辖区既有新建城区,也有老旧小区,还有公租房、安置小区和城中村,历来存在“群众困难多、矛盾纠纷多、民生诉求多、群众融入难、就业难、增收难”等特点。近年来,街道通过实施“红护家园”基层治理新模式后,实现了由农民向“市民”转变、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型、生活由贫瘠向富足转优的“三转”目标,成功破解“三多三难”问题,居民群众幸福获得感和满意度普遍提升。
参加活动的纳溪区政协副主席马德凤表示:“通过今天的交流活动,广大青年、团员和委员、代表们看到了我们基层治理的成效,增进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青年之间的沟通,为进一步做好协商代言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