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龙婧 陶文斯) “大家快来哦,纳溪滨江路这里飞来了好多红嘴鸥。”11月2日,数百只红嘴鸥在泸州市纳溪区滨江路的江边上翩翩起舞,或翱翔于天空,或在江边嬉戏鸣叫,与碧水清波相映成趣,引来不少市民驻足围观,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或相机与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拍照留念。
红嘴鸥主要以小鱼、虾、水生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等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在中国主要为冬候鸟,每年3—4月迁徙到东北繁殖地,9—10月离开繁殖地往南过冬。值得一提的是,红嘴鸥喜欢在水质好、空气好、绿化植物多的地方生活,上世纪80年代后,这些野生鸟类就鲜少出现在泸州城区的江边,本次红嘴鸥停留在纳溪区滨江路休憩,正是长江、永宁河生态环境总体改善的体现,也是纳溪人与长江、永宁河和谐共处的体现。
“通过禁渔禁采等措施,我们长江流域的水生态系统已经逐步恢复了,引来了野生鸟类的栖息,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防控力度,确保长江流域水质良好,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泸州市纳溪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中队长舒元杰说道。
每年飞抵泸州越冬的红嘴鸥逐年增多。据了解,在泸州东门口、合江县江语长滩、茜草张坝风景区、东岩公园等长江边,都能看见红嘴鸥的身影,数量多达万余只。
近年来,泸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打造生态城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实施全面落实河(湖)长制、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等举措,强力推进长江、沱江泸州段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境内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成效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