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区永宁街道:高品质建设凝聚高品位人气

2021-12-23 16:23:5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周超华 石莉 雷生)隆冬时节,寒风嗖嗖,但在泸州市纳溪区永宁街道河东长江大桥、华商同心文化园等城市建设项目攻坚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场景,吊臂在江上挥舞,工程车来回穿梭,不断刷新着建设进度;在麒麟文化广场,迎着寒冷江风,和着鸟语花香,市民悠闲散步,小朋友嬉笑追逐……

聚力“一体发展”,攻坚“两大突破”,近年来,永宁街道认真贯彻落实“121”发展战略,高位推进新城建设、老城改造,不断提高城市品质,完善路网、学校等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加快推进,进一步聚人气、商气。集产、学、商、住为一体的城市格局正悄然形成。

“要将永宁街道建成‘公园城市’,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永宁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任伟强介绍说。作为纳溪区城市建设的主战场,如何进一步聚人气、谋发展是近年来该街道在城市建设攻坚突破方面的主攻方向和落脚点。在永宁街道,有麒麟文化广场、五顶山公园、护国公园、奥体中心等大型公园、广场,从江边延伸至市委党校新校区。街道在“公园城市”建设中深挖“护国文化”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永宁新城,形成“走出家门见公园,走进公园闻花香”的公园城市新格局。”目前,未来城小区、紫阳首座、富力华庭等12个小区居民已成为麒麟文化广场、五顶山公园、护国公园、奥体中心等大型公园、广场的的受益者,推窗见绿、看得见山、望得到水的公园城市格局已初步形成。

“我们住在护国公园旁,每天晚饭后,我和老伴都出来散散步,跳跳舞,生活在这样的公园城市很舒心……”12月20日,永宁街道未来城小区的张阿姨说。

“目前,河东长江大桥、五顶山西侧道路、华商同心文化园等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快速推进,棉花坡中学附属综合楼、贤达·锦绣御府、富力·华庭等城市建设民生工程主体已完工,成为纳溪城市建设的新亮点。”永宁街道建设管理服务站站长周文海说。

在大力建设新城的同时,永宁街道以“红护家园”基层治理模式为着力点,大力推进旧城改造墙体陈旧、污水管网、电网路网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门禁、天网工程、智能环保等,落实人防、物防、技防,让居民住着安心、舒心。推广运用“红护家园”自治模式,将党支部建到老旧小区中,让党员带动居民共同推进小区自治,解决“群众困难多、矛盾纠纷多、民生诉求多;群众融入难、就业难、增收难”的“三多三难”问题,让老旧小区居民享受到优质的服务。目前,永宁街道辖区内有老旧小区76个,改造完工的有5个,已完成“三供一业”改造的7个。

农民街曾是典型的城中村。经过一段时间的打造,以前“脏乱差”的环境彻底扭转了,街道还以“永宁榜样”为主题,利用旧墙面打造了红色文化墙,宣传见义勇为好人李湖江,十多年免费为过往群众煮茶的四川好人刘淑钦,身残志坚带头发展产业的诚实守信“中国好人”易堂智……,让过往居民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正能量。与此同时,街道结合环境相宜,对老旧小区、城中村等进行广泛添绿美化,绿化面积20000余平米,建设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大美家园。美化后的“火老山”、农民街、踏水桥等城中村,成了市民晨跑锻炼、郊游养身的天然场所,在文明城市创建和国卫复审中,得到专家一致好评,多次作为城中村治理的典型进行全市学习推广。这只是永宁街道实施旧城改造和城中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

12月20日,在麒麟文化广场,一派悠闲和谐的场景。“该回家做饭啦!”上午十一时许,居民王龙唤过正在玩耍的两个孩子,一家人笑着往家走。王龙是土生土长的永宁人,见证着永宁的发展,“今天人少,多的时候广场上有一两千人。”如今,麒麟文化广场有了一定人气。在大力完善城市配套功能的同时,永宁街道围绕“经营城市”这一思路,盘活有限资源,打造“半小时经济圈”,聚力、聚人、聚财助推街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以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和市委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区委”121”发展战略,持续探索“红护家园”基层治理新模式,全力服务好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建设现代生态新城和亲清美丽永宁。”杨玉林对建设宜居宜业宜学为一体的永宁街道充满信心。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