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马文丹) 近年来,纳溪区供销社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中,以“供销社+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的“1+N”模式,在改革推动力、平台支撑力、服务保障力等方面发力,助力“我为群众办实事”,打造了为农服务“新格局”,为助力乡村振兴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莺飞草长时,春耕播种忙。春天本应是农民最忙碌的时节,但是,纳溪区天仙镇的一些农户却很是“悠闲”。“因为有了‘供销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介入,我们选择了土地托管模式,什么耕地、播种、管理……这些统统都不用我们去做了,真正地当起了‘甩手掌柜’了……”在谈及土地托管的好处时,纳溪区天仙镇的村民们都兴奋地告诉笔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和纳溪区天仙镇供销社理事会主任周奎交流过程中,他激动地介绍到:“自从我们建立‘供销社+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的‘1+N’经营模式后,纳溪区供销社的领导就帮我们联系了福建农科院、四川农科院等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到我们这里来对枇杷高接换种、枇杷枝条修剪等技术进行现场指导、培训,这不仅将原来高大的枇杷树进行矮化,还大大降低了果农的劳动成本和安全系数;同时,枇杷树经过科学的修剪,还大大增加了枇杷树的观赏价值,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给广大农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纳溪区供销社的领导长期深入天仙镇的田间地头,积极动员群众进行土地集中托管、让闲置的土地充分利用,实现其最大化的经济价值;经过多方协调,开仙镇枇杷基地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有效地促进乡村旅游带动农业经济发展,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保障。
在天仙镇枇杷基地的参观过程中,周奎还告诉笔者:“纳溪区供销社除了帮我们建立起了‘供销社+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的‘1+N’模式,还积极搭建了‘供销社+社员+普通种植户’供需对接平台,为那些没有进行土地托管的种植户代办化肥采购、水果套袋采购等服务,这大大的方便了广大果农的生产生活,提高了大家种植枇杷的积极性。”
天仙镇枇杷专业合作社社员杨香俊还介绍到:“有了纳溪区供销社的帮助,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户种植枇杷的积极性。他们不仅指导大家积极推广生物菌肥应用,而且还帮助我们将枇杷进行深加工,拓展了果酒制造方式等业务,依托农业产业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另外,纳溪区供销社党组织还充分利用他们供销社的销售渠道,通过开展旅游文化节、网上直播带货等方式,助农销售农产品,减轻我们广大果农在销售环节的‘急难愁盼’问题,不仅增加了我们枇杷专业合作社的收入,更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社员的收入。”
据泸州市纳溪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理事会主任张炜介绍:“在2021年,全区供销系统紧紧围绕纳溪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积极推进‘改革强社、服务立社、夯基建社、从严治社’的发展理念,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完善经营服务和‘三社’融合发展,落实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职责任务,加快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