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梁龙海)“永宁河浪花一朵朵,大河村人唱新歌,产业园里产业旺,藤藤菜地长出好生活。大河欢歌波连波,幸福日子红火火,家门口上班老少齐欢乐,村企和谐前景多广阔。大河欢歌千山过,文明风尚广传播,家风民风质朴又纯和,希望的田野生机正蓬勃……”日前,一首讴歌家乡美的《大河奔腾》村歌正式展播,引来了不少音乐爱好者的关注。唱出了村民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这首村歌唱的是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大河村的产业发展和文明乡风,也是纳溪区第一首歌唱自己小村的村歌。
大河村地处纳溪城郊,永宁河绕村而过。近几年,在实施振兴乡村战略中,大河村把壮大产业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首要工作来落实,依托中国西部竹产业园区座落在该村的优势,村党总支充分发挥村集体资产公司职能,针对中国西部竹产业园区企业在物管、保洁及园区维护等方面需要购买社会服务,大河村集体资产公司在组织村民进行专业培训后,成立了专业的物业、保洁和维修队伍,将园区企业的物管和保洁等全部承接了下来,由村集体公司来服务。此举既服务了园区企业的发展,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又解决了100余村民的就业增收。大河流水小河满,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村民钱包也要鼓起来,近两年,大河村集体资产公司每年收入都超300万元,该村又依托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规模发展1000亩早春大棚藤菜和枇杷等特色产业。尤其是枇杷产业,除了走体验采摘农旅融合之路外,村民还在枇杷树下喂养“订单家禽”增加收入,实现种养循环。目前,大河村村民靠着藤菜和枇杷等特色产业及养殖业,户均年增收都在3万元以上。
幸福生活催生《大河奔腾》。村集体经济壮大了,这几年大河村就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社社通上水泥路,户户硬化入户便道,同时,村里还建起了文化广场,搭文化在舞台,村民们过上了品质生活。
“日子红火起来了,村民的幸福生活必须要赋予新内涵。”大河村党总支书记刘勇说,近年来,大河村就加大了精神文明建设力度,设立“春笋助学金”,每年奖励全村优秀学子;同时,每年在全村评选“孝老爱亲”等榜样,并进行广泛宣讲来深化家风家训建设,还请人为大河村写了《大河赋》……
“我们大河村是纳溪山歌屡获全国大奖《撵野猫》的发源地,现在大河村靠着党的富民政策发达了,理应有一首自己的村歌来表达村民乐享幸福生活的心声。”刘勇说,文化是美丽乡村之魂。弘扬乡村优秀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歌以咏志,一首内涵深邃、雅俗共赏的村歌,不仅能记录追忆村庄历史变迁,激发村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建设之志,还能成为美丽乡村特有的文化名片和“有声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