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丁春翔)江田村杉树湾生态禽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古帮泽是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如今,他一边通过专合社带动农户发展产业,一边利用自己的电商网络为农产品打开销售市场,引领帮助“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有效提高了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质效,促进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争当领头羊 带头发展产业
今年51岁的古帮泽,是上马镇江田村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由于家境贫寒,他初中辍学务农,但“不安分”的古帮泽一心想找一条致富门路。他最喜欢看的就是农技方面的书籍与农业电视节目,因此对农业方面的各类技能技术,都有所了解,可以说是一位“土专家”。
2005年,古帮泽开始试种食用菌、蜜梨、水蜜桃等经济作物,2006年又种植了3000株桂花,房前屋后、自留地、承包地变成了一个水果生态园林。他在林间放养乌骨鸡和驯养野鸡,以此为基地创建了“永宁生态农业园”。经过多年的摸索,他探索出了一套“上果下禽”的种养方法。现在,他的果园已发展到放养乌骨鸡8000余只、野鸡2000余只的规模,仅此一项年收入可达10万元,闯出了一条致富之路,他也成为当地有名的“土专家”。
尝到甜头的古帮泽带领群众开荒山、种果树、养野鸡,创立了“杉树湾”品牌,推出的“果+鸡+蛋”等“绿色食品”通过了国家质量检测,“土专家”名气也越来越大。
致富不忘本 带领乡亲脱贫
2007年,古帮泽发动成立了泸州市第一个生态禽业专业合作社,2010年成立杉树湾生态禽业联合党支部,古帮泽当选为党支部书记。
当上支部书记的古帮泽干劲更足,经常奔走于田间地头,免费为村民提供信息和技术指导,还免费提供蜜梨等优质苗木,成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引路人”。·2017年,古帮泽带领200余户农户种植500亩蜂糖李,三年后首批果树投产挂果,凭借优质的选种和管理,一进市场便供不应求。“目前我的蜂糖李一株产值最高可达800元,亩产可达万元,一年下来,单蜂糖李一项每年就可以增收6万余元”江田村8社的范泽均说。
目前,专合社年出栏商品野鸡8万只,林下土鸡15万只,野鸡蛋80万枚,绿壳鸡蛋200万枚,土鸡苗4万羽,年产值2410万元,订单合同经济达717.6万元。带动农户1300户,解决就业人员2800人,户均增收10000元,其中建档立卡精准扶贫20人,户均增收3000元,同时解决脱贫人员380多户。
对接“大市场” 打通销售渠道
“前些年,每年进入酷暑时节,就是我们最愁的时候,由于我们的农特产品都是主打新鲜这个卖点,夏天存放期相对缩短了不少,如果想快点卖掉,就必须将价,不仅自己有些亏损,更让我的社员少赚了很多钱,现在网上销售,价格不变,还依然供不应求。”古帮泽告诉我们。
2015年,纳溪区开始建设纳溪电子商务中心和“赶场天”电商平台,通过出台政策、配备专业人员、拨付保障经费等方式,加大对电子商务的支持力度。就在纳溪区建设电商中心“赶场天”电商平台的同时,古帮泽任理事长的杉树湾禽业合作社也成功注册了自己的“林间鸟”平台,把绿壳鸡蛋直接推广到网上销售。
依照公司+合作社+协会+家庭农场+互联网+市场的模式,古帮泽总结一套乡村振兴-杉树湾种养模式,在社区开设电子商务服务店,在农村开设了农村电商基地,实施电子商务,并利用益农信息社,天虎云商,阿里巴巴,淘宝,抖音,微信等,组建青年电商团队,直播带货随时为社员提供生产资料,市场信息服务,销售社员养殖林下鸡,禽蛋和种植的西瓜,梨子,蜂糖李,蔬菜等农产品,并与多家物流快递公司合作,辐射18个村级服务站,以及邻近乡镇;同时建立农产品物流冷链配送服务,促进了产品有序销往全国地区广阔市场,解决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工业品下乡最前一公里。
近年来,上马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聚焦资源整合、人才助力,促进产业发展,在杉树湾禽业合作社中成立了上马镇杉树湾生态禽业联合党支部,吸收培养返乡创业青年和致富能手,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员专长,组织志愿服务,以交流培训、结对帮带等方式,帮助群众掌握实用技术,拓宽致富路子,提升致富能力,实现集体和群众“双增收”、强社与富民“双促进”、产业和党建“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