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区上马镇:“柚子街”每年卖出柚子超400万斤

2022-10-25 17:55:4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丁春翔)“老板,来称20个柚子……”近日,又到了柚子丰收的季节,在纳溪区上马镇太平村321国道两边且长达1公里的“产业新村”聚居点,太平村村民就在家门口的安全地带纷纷打出“志强柚子”“种柚农家”等招牌,形成了“柚子一条街”,一到柚子上市的时候,前来购买柚子的水果商人、周边市民络绎不绝,让这条“柚子街”热闹了起来。据了解,每年从这里卖出去的柚子至少在400万斤以上,村民不用肩挑背驮就把上千万元的现金揣进了钱包,并带动全村发展了超1000亩的柚子产业。

笔者在上马镇太平村看到,只见山头上、田地边,村民的房前屋后,都是郁郁葱葱的柚子树,树上满是黄澄澄的柚子。

“生态种柚有讲究,要注意对花果的管理,及时在‘立春’和‘春分’施用春梢肥;按时疏花疏梢摘心,减少养分的无效消耗;适当调节柚园土壤酸碱度,根据土壤特性和肥料性质施肥,并注意施肥量的把握和元素的平衡,重施有机肥;防治柚树病虫害,主要防炭疽病、腻斑病、轮纹病等,这样才能促进柚树健壮,坐果率高。”说起沙田柚的种植技术,今年59岁的杨开银如数家珍,他种柚子已经有35个年头,是村里最早种植柚子的村民,身为党员的他,成为了太平村的致富带头人。

据村里人介绍,35年前,刚刚经历改革开放分到承包地的村民们个个都对土地呵护有加。因为此前曾经历不少缺粮饿肚子的日子,村民大都在承包地上轮种水稻、玉米、红苕、麦子。然而,精明的杨开银嗅到了刚刚兴起的市场经济里蕴藏的商机,毅然在全村率先腾出自家一半的土地引种沙田柚。为了从沙田柚种植中获得比种粮食更高的回报,杨开银一开始就在生态种植上下苦功夫。除了积极参加纳溪果技站组织的专业培训外,遇到搞不懂的问题有时还专门去请来果技专家把脉,直到问题解决为止。如今,种植了30多年“生态柚”的杨开银早已成为纳溪区名扬一方的“柚子专家”。

如今,历经30多年的发展,太平村的生态沙田柚在杨开银的带领下,已经发展到1000余亩,其中挂果树达800亩,成为了太平村富民增收的大产业。途经纳溪区上马镇太平村“产业新村”聚居点,很多过往车辆都要停靠下来,买上10个20个柚子带回家。这些年来,太平村人种植的柚子从没有挑到市场上卖过,就靠穿村而过的321国道两边自发形成的1公里长的“柚子一条街”就将柚子卖往了云南、重庆、贵州、湖南等省市。

自30年前自发形成这条“柚子街”以来,村民们就自觉恪守“诚信经营”,无论是过往车辆还是过往行人,也不管车辆是省内省外、行人是否是当地人,均做到童叟无欺,不短斤少两;相反,在保证生态品质的同时,价格却比邻近集镇的价格每斤还要低1元左右。“这条‘街’不仅壮大了太平村柚子产业,更为村民省去了肩挑背驮之苦,因村民个个恪守诚信经营,才让这条‘柚子街’屹立30年不倒。”太平村村主任曹志勇介绍说。

2014年,上马镇太平村为了促进柚子产业发展,规范“柚子街”建设,太平村在321国道两边新建了占地40亩、43户村民居住的“产业新村”聚居点,并用水泥桩规划了“柚子街区”。目前,入住新村聚居点的村民家院落变成了街区,并统一绿化。“现在在这规范化的新村‘柚子街’卖柚子,不仅安全有了保障,也不用大冷天守在公路边卖柚子了!”柚子种植大户唐红梅说。

据悉,今年太平村已挂果的800余亩柚子产量将达400万斤,平均按4元/斤计算,太平村柚子产值1500万元以上,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