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刘昭)“近年来,梅岭村重点突出‘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主题,把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做好新形势下基层工作的重要载体,加强组织领导,多方整合资源,打造活动品牌,提升志愿服务水平,使人民群众在享受‘仓廪实衣食足’物质生活的同时,形成‘知礼节知荣辱’的良好的精神风貌。”纳溪区护国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健全工作机制,推动实践长效常态
梅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采取边实践探索、边总结完善的工作方法,制定了《梅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管理规范》,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安排,由村“三委”班子成员专人负责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内有落实、年底有总结。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持久长效。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推动文明乡风培育,目前梅岭村已创建为省级文明村,正在准备迎接全国文明村创建检查。
深挖文化底蕴,培育特色服务项目
积极盘活梅岭村史馆等现有优势资源,挖掘梅岭村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依托梅岭村史馆打造,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发挥乡土文化人才、农村党员、乡村“五老人员”、新乡贤、道德模范作用,打造理论宣讲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志愿服务平台,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逐渐成为人们学习理论政策的学校、丰富文化生活的舞台、倡导移风易俗的平台、推进文明创建的引擎。2023年,梅岭村史馆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举办文明实践各类活动30余场次,服务群众和游客2000余人。
凝聚多方力量,广泛开展志愿服务
动员本土有特长、有能力、有意愿的群众充分发挥身边榜样的表率和带动作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环境卫生清理、理论宣讲、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项目。目前,梅岭村依托志愿四川等志愿服务网站,规范志愿者实名注册和志愿服务记录,注册志愿者达到800多人,累计录入时长4000多个小时。志愿服务力量已成为梅岭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力量。
梅岭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重点从“活动常态化、项目品牌化、志愿普及化、机构实体化”等方面发力,推动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五项工作”落细落实,成为乡村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