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区新乐镇:乡村“归雁”变身振兴“领头雁”

2023-07-11 16:51:2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周超文 刘晓梅 文/图)“我今年的葡萄能卖上10元/斤,且不用担心销售,这都要感谢返乡创业的乡贤张超,是他带领我们走上了致富路。”这些天,随着奶油香葡萄的陆续成熟,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高洞村返乡农民朱孝国喜上眉梢,他的20多亩葡萄今年采用避雨栽后,不仅品质颜值上来了,葡萄的价格都是一口价10元/斤。

今年34岁的张超,几年前回乡创业种植葡萄后,不仅靠种植葡萄走上了致富路,还不吝向周边村民“传经送宝”。这几年,在张超的带领下,仅高洞村就有3户村民走上了种植葡萄的致富路。

2016年以前,张超一直在广东某知名电器厂工作,收入可观。2017年春节,回乡过年的张超看到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施后给乡村带来的发展变化,尤其是了解到当地政府年年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投入特别是对返乡创业的年轻人给予政策上扶持后,他毅然决然踏上返乡路,回乡种葡萄当起了专职“果农”。

走进张超的20多亩葡萄园,放眼望去,葡萄藤枝繁叶茂,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缀挂枝头,宛如一串串绿珍珠。与别人不同的是张超的葡萄架上,都覆盖了一层白色的塑料薄膜。张超说:“不要小看了在葡萄架上盖张薄膜避雨,这几年我就采用这种避雨栽培技术,葡萄不仅雨浇不着了,病虫也少了。现在的葡萄品相好、颜色正、颗粒大,效益更是大大增加。”

张超告诉笔者,当时返乡选择从未接触过的葡萄种植,对于他来说,“如何种植”成了最大的拦路虎。张超只有从网上下载来葡萄种植技术类资料,认真学习琢磨,那一段时间,他也是镇上农技站和纳溪区果技站的常客,问技术、找帮助,想方设法请来专家或有经验的行家进行指导,认认真真总结经验,并在果技站技术人员的帮助下,采取“避雨模式”种植葡萄。

“这种‘避雨栽培’模式是介于温室栽培和露地栽培之间的一种集约化栽培方式,它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既节约用药成本,又大幅度增加了收入。”张超介绍,所谓“避雨栽培”技术就是在葡萄树冠顶部用简易的竹片还有铁丝、钢筋做棚架,然后用薄膜胶纸覆盖起来,让葡萄株蔓、花果处于避雨状态,从而防止和减轻葡萄病害发生,同时减少雨水对葡萄的影响。

2018年,在张超的精心侍弄下,避雨栽培的葡萄给他带来了亩产近万元的收入。近两年,更是达到了1.5万元。张超欣喜地告诉笔者,相对于露天葡萄而言,避雨栽培的葡萄,叶片的霜霉病和果实上的灰霉病这两种病虫害减少了,优果率提升到95%,在效益上每亩也要增收2000元左右。

尝到了葡萄种植甜头的张超,并没有独走致富之路,他时刻不忘返乡创业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在管理好自己种植规模的同时,现身说法,鼓励和带领周边乡亲发展葡萄种植。水肥调配比例多少、如何修剪多余枝叶、如何疏花疏果……对加入葡萄种植的农户,他手把手教会乡亲们整套管理技术。到2021年,在张超的示范带动下,周边有3户村民跟随他走上了葡萄种植的致富新路,面积超过了100亩,亩均收入都在1.2万元。

如今,靠着避雨栽培技术,返乡7年来,张超不仅让有机葡萄成为家乡高洞村的一张闪亮名片,通过农旅融合让游客进园采摘,还让过去安静的偏远山村又重新焕发出生机活力。

新乐镇党委书记张瑜介绍,近年来,新乐镇为了让返乡后的人员留得住、能致富,镇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服务发展大局,通过整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加大对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创业项目支持力度,达到人才回流、技术回乡、资金回流的“集合效应”,让“归雁”群体成为广大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能。

据了解,2022年,新乐镇已经在餐饮、种植、养殖、深加工等方面涌现出了8名致富带头人,直接带动周边500多人就业,累计创造产值达超过1000万元。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