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区新乐镇:52年坚守 匠心蒸笼盼传承

2024-03-20 11:22:4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周超文 刘晓梅 文/图)一筒青竹,对剖再对剖,竹片在他的手上翻飞,逐渐成型,变成一个个精美别致又实用的蒸笼。52年来,他已编制了5000多个蒸笼。如今,已经70岁的他仍在坚守这门陪伴了他大半辈子的老手艺,他和他所做的蒸笼也成为一道亮丽风景。这个老人叫刘美云,是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龙蟠村人。

52年坚守让“刘蒸笼”声名远扬

今年70岁的刘美云,从小跟着父母在家务农,挖地犁田,栽秧打谷,他学会了农村里所有的劳动技能,但对于那个时代的他来说,并不满意。因为他相信民间那句老古话“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说的是每一行的手艺人凭着自己手艺能够维持生计,养家糊口。于是,他心里始终想学一门让自己和家人生活无忧的技能。

1972年,18岁刘美云在一次走亲戚时,他看见亲戚家的老人在做蒸笼,立时引起了他的关注。尤其是他向老人打听后得知做一个4格的蒸笼可以卖上2块钱时,从此坚定了他学做蒸笼养家的信念。

于是,刘美云就拜老人为师。每天,他都去给老人打下手,老人也毫不保留将做蒸笼的技术无偿传授。不到3个月,他就在老人的指导下亲手做出一个小蒸笼。看着像模像样的小蒸笼,刘美云心里那种成就感立时绽放在他的脸上,“我没什么文化,但是对老师所讲做蒸笼的每个环节印在了脑海,做起来才得心应手。”

从这以后,刘美云就从做农家适用的小规格蒸笼做起,潜心钻研不同规格蒸笼比例和要求,让他的蒸笼在市场上也成了抢手货,而这一做就已52年,他也赢得了“刘蒸笼”称号。52年来,刘美云每天与竹子为伍,不断总结,让他的做的蒸笼技艺日臻精湛,他的蒸笼之精美在当地无人能及,成为享誉一方的职业“蒸笼匠”。

真材实料 18道工序从不马虎

“要做成一个蒸笼需要砍、劈、剖、削、撕、匀、刮等18道工序,对竹子的要求也有讲究,需要精选一年的楠竹,这样做出来的蒸笼才能经久耐用。”刘美云说,他的蒸笼全选用一年的楠竹,编做时还不用一根铁丝、不用一滴胶水,这样蒸出来的美食既原汁原味,又清香扑鼻。

走进刘美云家中,那静静地躺在墙角的一堆不同型号的锯子、刨子、弯刀、砣钻、箍钉等工具映入眼帘,仿佛诉说着刘美云50余载的制笼故事。

砍竹、锯筒、划片、削篾、打眼、穿竹钉、隆圈、压条等全手工做的蒸笼都很有分量。“真材实料才能是真正的蒸笼。”刘美云说,尽管他早上6点多工作,晚上9点多才休息,每天也只能做2格笼屉。“每一道工序必须环环相扣的,否则就难成型。”成型的蒸笼两头是通的,大小相得益彰。刘美云用刨子打磨内壁时是最困难的,手背上的骨节处经常被磨破。有一道工序是他自己研究的,用小竹钉嵌接竹片,既能完成圆桶状的塑形,也能保证蒸笼的稳定性,不会轻易散开。

刻苦坚守 老手艺盼传承

做蒸笼52年来,这个老手艺带给刘美云的不仅有经济来源,居然还给了他一副硬朗的身板。别人在他这个年纪腰椎和心脑血管都有可能出问题了,但他坚持做蒸笼后,这些毛病从未找上他。但天天跟竹子打交道,难免会伤手。刘美云摊开双手,连手指头都长了厚茧,“这都是长年累月磨出来的。习惯了倒不觉得那么疼了。”刘美云说。

蒸笼制作工艺繁琐,18道工序也要求必须静得下心、吃得了苦。“很多年轻人都不愿从事这门手艺,之前我收过2个徒弟,一个徒弟过世了,一个徒弟早些年就外出打工去了。”刘美云一声叹息说,好在每天的生活很有规律,劳动强度也不大,不忙碌也不清闲,这样的生活也算幸福了。

一根根楠竹,一个个蒸笼,陪伴了刘美云50多年。由于时代发展变化,传统的竹蒸笼也面临不锈钢蒸笼的挑战,“但楠竹做的蒸笼能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就永远不会被时代淘汰。”刘美云坚定地说,“现在周边越来越多做餐饮的都又开始选择我的竹蒸笼就是最好的例证,也让我倍受鼓舞,何况做蒸笼还是老一辈传下来的手艺,也陪伴了我大半生。现在有人来看我做蒸笼,我都会开心好几天。”刘美云说。

“龙蟠村森林覆盖率高,竹资源丰富,成就了无数竹编竹艺人,这些老手艺都需要传承,下一步,我们将深挖竹文化,寻找竹艺人,传承竹手艺,发扬竹传统,做好竹文章,做大竹产业。”龙蟠村党支部书记李文海说道。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