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区新乐镇:创新残协工作方法 织牢助残扶残网络

2024-04-03 16:25:2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吴冬梅 刘晓梅)“舒嬢嬢,你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已经帮您代办好了,这个月就可以领补贴了。”为了更好的服务残疾人,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大河村残协员陈艳霞每个月都要走访困难残疾人家庭,关注收集残疾人需求,着力解决实际生活困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近年来,纳溪区新乐镇不断探索基层残疾人服务新模式,依托党建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加强村残协组织规范化建设,建强助残队伍,切实保持和增强村残协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不断提升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发挥村残协桥梁纽带作用,让村残协“建起来、活起来、强起来”,逐步实现管理的全覆盖与服务的全方位,形成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大网格+小单元’治理模式,织牢服务网络。”据介绍,大河村残协创新“大网格+小单元”治理模式,织密织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不漏格、格不漏户”的“治理网络”。以三级责任为“经”。严格落实三级责任包干体系,创新在组内增设网格小单元,形成村级“大网格”+组级“小网格”+“网格小单元”的治理模式。

划小责任范围,着力破解“组包户”服务对象多、治理能力弱的难题,形成网格“经线”。以地缘范围为“纬”。在每个村民小组,按地缘相邻原则,以15至20户、60至80人划分为一个“网格小单元”,利用“网格小单元”内人员熟悉的优势,进行自主管理,织密网格“纬线”。以责任人员为“结”。在每一级网格责任体系,明确1名同志负责,连接“经纬线”,系牢责任之“结点”。全村共设置组级小网格15个,网格小单元64个,网格员64名。网格化服务让残疾人需求和状况更快更精准地反映到上级残联,为提供精准优质服务给予保障。

同时,大河村残协探索“双问双解”工作法,网格长和网格员负责收集群众对村社干部的反映和诉求。网格员来自残疾人身边,能倾听残疾人最真实的想法。“双问”即网格员问“需”问“效”,就是问残疾人需要什么,问残疾人觉得村上工作的效果如何,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双解”即网格长负责解决和解释,能做到的立即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做好合理解释。“双问双解”工作法拉进了与残疾人之间的距离,让残疾人获得更多的尊重和关心,暖心的服务让村里更加和谐。

大河村残协深入挖掘残疾人家风示范户和残疾人自强模范,树立示范典型营造助残氛围。用残疾人良好的家风和自强自立的奋斗精神,带动周边群众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建设文明乡风。全村评选出的16户家风示范户中,残疾人家庭2户,成功塑造残疾人自强模范代表1名,村内开展残疾人励志宣讲2场次,用残疾人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故事,讲好身残志坚、艰苦奋斗、励志向上的先进事迹,倡导广大残疾人和群众向优秀学习,向典型看齐,树立了残疾人群体的新形象,助残氛围更浓厚,和谐乡村更美丽。

据了解,自新乐镇大河村残协创新工作方式以来,为残疾人办理民生实事8件,为残疾人申请辅具7件,为重度肢体残疾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助残服务6人,为精神病患者提供门诊免费服药6人次,提供紧急救助、无障碍改造、就业培训等21人次,切实提升了残疾人及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民心守护”落到实处。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