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至9月30日 长江沱江泸州段河道全面禁采

2014-05-21 17:38:24来源:四川在线泸州频道编辑:王晶城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记者 丁汀)河道采砂事关防汛安全、河道安全、生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全市发展大局。按照《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及相关规定,10天后,将进入6月份,一年一度的泸州主要河道即将进入河道采砂禁采期。为认真做好该项工作,5月21日下午,泸州市召开“2014年打击河道非法采砂暨禁采工作会”。会议全面总结了2013年泸州市开展打击河道非法采砂暨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情况,同时对今年的打击河道非法采砂暨禁采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据了解,每年6月1日至9月30日,长江、沱江泸州段河道将全面禁采。禁采期内,河道内停止一切形式的砂石采挖活动,相关部门将加强执法巡查检查工作,泸州市各区县将在前期做好辖区内采砂船舶的清理登记工作。同时,水务部门将会同海事部门,对采砂船舶进行统一管理,在指定地点进行集中停靠。凡此期间进行砂石开采的,将予以严厉打击。

针对去年禁采期内,河道综合治理情况,泸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做了简要披露。去年,泸州全市共开展执法检查1400余次,参加执法检查300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200多辆次,执法船舶200余艘次。同时,检查涉砂船舶2300余艘次,责令停止违法行为35起,要求整改10起,行政处罚20起。罚没收金30余万元,遣返采砂船舶回原籍2艘,整治砂场环境隐患21处。此外,还拆除抽砂设备6套,拆除碍航设备1套,采砂机具2套。

近年来,泸州市场对建筑砂石资源的需求量巨大,在采砂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经济利益驱使下,非法采砂现象仍然存在。对于目前存在的问题,泸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称,如今,有的河段出现在自用船或三无船舶上,安装抽砂管进行偷采活动,由于船体小、流动迅速、隐蔽性强,不易被就监管部门发现。同时,还有一些人打着乡村公路建设、土地整理、种植大棚蔬菜等公益性项目的幌子,向河边村社租用土地进行非法采砂陶金活动。此外,泸州边际交界水域,也存在外籍采砂船舶流动性偷采现象。除了上述情况,采砂生产也存在“砂石料堆放在河道内”、“午休和夜间开采”等作业不规范的现象。按照相关规定,泸州主城区范围内的长江、沱江水体及滨江区域,常年水位内的水体除必要的清淤外,严禁在其河道内进行采石挖砂等活动。在此区域内,去年,一共涉及10个采砂点将被取缔,其中江阳区9个,龙马潭区1个。

为了更好的开展禁采管理工作,泸州各部门及区县打击河道非法采砂工作小组将探索现代科技管理手段,推进水上天网工程建设,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对现场采砂点、采砂船舶、集中停靠点实施全程监控。并对已有的现场监控点,各单位要不定期的进行资源信息沟通。对还未实施现场监控的地点,实行全域覆盖,全面监管。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去年9月开始,泸州市海事局牵头将抽砂采石船、运输船等全部纳入了3G视频监控范围内,全市154艘船舶安装了3G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信息共享。“相信,通过‘科技兴安’措施在砂石船舶动态监管领域的落实,未来,泸州砂石采运行为和运输秩序将更加规范。”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