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记者 王燕)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糖尿病患者群体以及该病症对身体的危害,昨日记者采访了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万沁,对近年来糖尿病的治疗以及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进行了相关解析。
治疗糖尿病无“偏方” 不要盲目用药
随着糖尿病人的逐年增多,而又很难根治,在市场上或民间常常都会出现一些治疗糖尿病的“偏方”,很多患者由于长期服药有无法好转,对“偏方”反倒产生了依赖。但这些所谓的“偏方”对患者真的有用吗?
主任医师万沁说道:“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治疗糖尿病的‘偏方’也很多,但实际上很多药物都没有注明成分,却又注入了很多西药的成分,患者盲目地服用也会造成副作用的产生,一方面会造成患者的血糖偏低,而另外一方面,‘偏方’药物的成分可能是一些被淘汰的药物,其价格廉价,有很大的副作用,造成肝肾功能的损害。”因此,糖尿病患者的所谓的“偏方”也需要更客观地对待,不能盲目的服用。
过分依赖胰岛素? 内分泌所致无“依赖”一说
其实,糖尿病患者不仅仅是面临血糖升高,而是造成一系列的并发症。例如心脑血管、肝肾功能的衰竭,眼睛视力下降等一系列的病变才是患者所面临的问题。而治疗糖尿病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饮食、运动、药物、监测、教育五大方面进行。药物治疗只是一个方面,口服和注射胰岛素,是最基本的药物治疗。
万沁介绍,治疗糖尿病需要“个体化”的原则,而药物服用也是分为六大类来服用。口服降糖药的种类:1、双胍类降糖药2、胰岛素增敏剂3、α-糖苷酶抑制剂4、磺脲类降糖药,5、非磺尿类促胰岛素分泌剂;6.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这六大类口服降糖药,每一类都有专门的作用机制,糖尿病发病的病因,用药种类也不同,患者应该到医院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因,根据病情程度选择用药。
为何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依赖会越发严重?这是很多患者家庭面临的问题,而万沁也解释说:“随着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发展,有些病人的胰岛功能在慢慢地衰竭,这一功能的缺失,需要靠外部的注射来进行补充,所谓的很多病人的越来越依赖,是因为其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在衰竭造成的。”
患者定期筛查科学治疗 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年轻化
对于糖尿病的监测,据介绍,危人群包括:1.年龄≥40岁,超重或肥胖,以往曾有血糖异常史;2.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的人群;3.血脂异常者;4.患高血压和(或)心脑血管疾病者;5.年龄超过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分娩体重大于4公斤婴儿者,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6.体力活动明显减少者;7.使用一些特殊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上述人群筛查后,如果糖耐量检查结果正常,应在一年后复查;如果检查结果为糖尿病,则应立即开始治疗;若检查结果属于糖尿病前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甚至药物干预。“按时地筛查比盲目地服用药物,治疗的效果更佳明显。”万沁说道。
近年来,泸州的糖尿病患者已经越来越年轻化,据万沁介绍,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近一年来检查出兵确诊为二型糖尿病的患者最小的年龄为5—6岁,这样的情况一般是由于孩子的饮食生活习惯所致。因为营养过剩,缺乏运动,因此造成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年轻化。
“特别是很多年轻人喜欢玩手机、玩电脑,吃饱了又不动,就很容易患上糖尿病,所以要改变生活方式,不要成天低着头,成迷网络,应该多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万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