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记者 王燕)昨日,记者从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了解到,近年来受到环境因素的困扰,泸州市患肺部疾病的人群呈现上升趋势,随着冬季的来临,40岁以上的男性的发病率还将不断上升,为了让更多人对肺部疾病引起重视,特别是对肺病加以预防,泸医附院呼吸内科教授王宋平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和意见。
吸烟加环境污染 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数增多
随着吸烟人群的扩大、环境污染的加重,泸州市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也在逐渐增多。王宋平说,当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进而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气流阻塞特征,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具有高致病、高致残、高致死等特点。
王宋平说,至于病因,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慢支和阻塞性肺气肿发生有关的因素都可能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吸烟、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吸入、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以及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是该病的主要人群。
慢阻肺症状具有“隐匿性” 应定时检查肺部功能
据了解,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早期表现为咳嗽、咳痰,随着病情地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肺功能减退,甚至丧失劳动能力等。
鉴于慢阻肺症状的“隐匿性”,定期检查肺部功能对于尽早发现疾病至关重要。对此,王宋平建议,市民应密切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如果在爬楼梯、做家务的时候比同龄人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活动能力下降的情况,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特别是长期吸烟的人群或者有慢阻肺家族病史、长期接触油烟的人群更应该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