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嫂患病泸州全城急寻AB型血小板续 暂未脱离危险

2015-10-13 14:43:3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任成

    29岁的军嫂李容被确诊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型,急需AB型血小板。

    昨日,泸州晚报、泸州新闻网、爱泸州客户端、泸州新闻网微信公众号等全媒体全面报道军嫂李容的故事,酒城总动员,爱心传递。截至昨日下午记者发稿时,已有19位市民到市中心血站检测,14人捐献血小板。另有数十人拨打泸州晚报新闻热线留下电话号码,表示愿意捐献。

我要捐献” 热线持续火爆

    11日,爱泸州客户端率先报道了全城寻找AB型血小板的消息后,引起不少市民关注。“我是AB型血,如果可以,我愿意为李容捐血小板。”11日下午,家住纳溪区的王女士给记者打来电话,了解李容的身体状况。王女士说,她孩子住院需要输血时,也是好心人献的血。这次李容患重病,王女士也想尽一份力帮她渡过难关。“如果急需血小板,提前告诉我,我给单位请假后到泸州。”王女士说。

    当晚,记者还接到多位市民打来的电话,他们通过爱泸州客户端等平台看到有关李容的报道后,第一时间联系记者,了解李容的身体状况,需要血小板的数量,以及捐献的地点等相关情况。湖南人陈梦婷在泸州工作,是RH阴性AB型血,属于熊猫血型,“以前我献过血,说我是稀有血型,我愿意为李容捐献。”陈梦婷告诉记者。

    “我是南充市的一个公益组织成员,我们核实李容的真实情况后,发动志愿者无偿献血,帮助李容。”一位志愿者给记者发来短信。截至记者发稿时,不少市民通过泸州新闻网微信、微博@泸州新闻网留言,或拨打0830-3190929泸州晚报新闻热线,留下了他们的电话号码,表示随时做好捐献的准备。

全城行动

19人赴血站 14人捐献血小板

    “先抽我的,先抽我的。”昨日上午,记者在市中心血站看到,来自武警驻泸支队、警察学院的学生、市民等在这里排队,他们是自发来为李容捐献血小板的。

    市中心血站副站长税勇告诉记者,昨日一共来了19位市民,检测符合采集条件的有14人,虽然等待时间较长,但他们都坚持捐献了血小板。来自江阳区分水岭镇的木匠曹绍刚师傅不久前才献过一次血,按照相关规定,12月份才可以第二次献全血,但由于献血小板的时间间隔可以短一些,他得到消息后就来了。“家里离城远,我早上7点过就出门了,抽完了还得赶回去工作。”江安人姜芳润从朋友处得知李容生病需要血小板的消息,尽管工作很繁忙,他也抽空来市中心血站。

    李容的丈夫是某驻泸部队的军人。得知军嫂患病需要血小板,部队党委立刻做出指示:“马上组织官兵捐献,时间就是生命!平时军嫂是我们官兵能够安心岗位的稳固后方,关键时刻我们就是她最坚实的后盾!”很快,全队官兵与生命赛跑,一场为军嫂献血的“大营救”迅速打响。“我们前期先安排一批官兵前来捐献,根据需要,马上组织第二批、第三批……”部队医生岳金超告诉记者。

最新进展

出血得到控制 暂未脱离危险

    “昨晚从宜宾找到了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今天她的状态好了一些,眼睛等地方的出血量减少了。”昨日上午,李容的丈夫汤学甲告诉记者,有这么多人关心和帮助李容,她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前几天,李容得知自己的病情后,曾一度消极,但看到这么多人都在帮她,她接受了自己患病的现实,这两天积极配合治疗。“我们有个夫妻悄悄话小本子,我每天把想说的话给她写在本子上,我告诉她,我们需要她,我们离不开她。她每次看了都很激动,总说想回家,想快点好起来。”为了照顾李容,不仅她的父母从达州来到泸州,汤学甲的父母也已经从山东老家出发,坐车来泸州,亲情温暖着重病的她。

    四川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主任李晓明教授告诉记者,李容所患的疾病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型,这是白血病中唯一不需要骨髓移植就能治愈的一种,治愈率高达95%-97%。李晓明称,李容出血已经得到控制。但是,当前治疗很关键,死亡率很高,主要原因是患者血小板少,凝血功能低下,早期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俗称大出血)的风险很大,补充包括血小板在内的凝血因子,是有效的途径。“通常情况下,李容大约需要60个治疗量的血小板。这是她化疗的第三天,一个疗程为七天,结束后恢复两三周,再进入下一个疗程的治疗。李容还未完全脱离生命危险,除了大出血的风险外,还可能有贫血、免疫力低下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治疗的效果。”

    汤学甲告诉记者,有这么多素不相识的好心人帮助他们,给李容提供救命的血小板,他们感激不尽。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都不会放弃对李容的治疗。

(来源:泸州新闻网)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