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进入全民悦读时代 图书可以通借通还

2015-10-15 10:24:0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任成

    10月13日上午,66岁的市民林桂芳在泸州市图书馆里一排排书架面前走走停停地淘书。跟往常一样,她打算一次性挑五六本书回家看。

    林桂芳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尤其喜欢看各种小说。以前,她的工资有不少都花在买书上了,书还是不够看,她就索性到城里大大小小的租书店里租书看。前些年,租书店陆续关门,同事介绍她到市图书馆借书。从那以后,林桂芳隔三差五就逛市图书馆。

    这几年,林桂芳眼睛不太好,身体也不如以前,家住泸州龙马潭区的她每次提着五六本书穿大半个城到市图书馆还,累人不说,有时遇到家里有事耽搁,还错过了还书日期。这些困扰林桂芳的小烦恼在她办了一张小小的卡片后改变。

    这张卡就是图书馆的“一卡通”。有了这张卡后,林桂芳在市图书馆借的书在就近的龙马潭区图书馆就能还,还能在龙马潭区图书馆借书看。到了还书日期,书还没看完,也不用担心,可以直接打电话续借。

    泸州市图书馆馆长助理文庆勇介绍,图书馆“一卡通”服务网络,就是在一定区域内的图书馆建立起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共享和通借通还的一项现代化服务方式。“一卡通”服务的实施,极大地推进了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促使公共图书馆从传统服务向现代服务转变;改变单馆服务、馆内服务、封闭服务、资源自享和服务管理及业务建设不统一的状况,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更加方便全市读者。

    文庆勇说,“一卡通”服务范围内的读者只要在任何一个成员馆办理一张联合读者卡,就拥有所有成员馆的服务承诺,可以对所有成员馆的书目信息、馆藏信息、流通信息、读者借阅信息,以及全市共享的数字化资源进行检索阅读,实现通借通还、馆际互借。该服务改变了全市借阅服务格局,让市民公平享有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基本权利得到了切实保证。

    “一卡通”服务的实施,是市委、市政府加快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满足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是全市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服务是以市图书馆为中心图书馆,各区县图书馆为分中心图书馆,街道(乡镇)、村(社区)图书馆(室)为终端,构建公共图书馆(室)“一卡通”四级服务网络。从今年起,我市将逐步把全市各中小学图书室纳入“一卡通”服务范畴。“一卡通”服务把触角深入基层,吸引更多的成人和孩子接触图书,爱上读书,徜徉在书的海洋。“一卡通”服务推广以来,2年里共有24059人办了“一卡通”。这一数据还在以每月上千人的幅度增长。

    截至9月,全市共建成公共图书馆(室)服务网点514个,新办读者卡1349张,月借阅55271册;学校图书馆(室)服务网点10个,其中,仅9月新建4个。

    13日上午,市图书馆一楼的低幼亲子阅览室里,赵倩倩翻着故事书给两岁的儿子一一讲壁虎的故事。一一指着书里断了尾巴的壁虎牙牙学语“尾巴”。赵倩倩说,她喜欢带孩子来图书馆里给他讲故事,孩子也喜欢。“在这里不仅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亲子互动,还可以培养孩子从小爱看书的习惯。”

(来源:泸州新闻网)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