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记者 曾佐然)11月26日,省委常委、省委农工委主任李昌平到泸县调研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市委书记蒋辅义,市委副书记曹建国,市委常委、农工委主任李晓宇,县委副书记、县长薛学深,副县长杜作文陪同调研。
李昌平一行先后到天兴镇田坝村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点、嘉明镇狮子村异地扶贫建设点、玉蟾街道乡村文化旅游建设点龙桥文化生态园实地调研。
李昌平指出,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事关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泸县作为全国15个试点县之一,肩负着为全国提供经验的重任。
李昌平指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就是要通过试点,明确宅基地有偿使用范围标准和取得的方式,建立法定面积内无偿取得、节约奖励、超面积有偿使用的宅基地分配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通过改革建立宅基地内部流转机制,按照因地制宜、自愿有偿的原则,对退出宅基地进行复垦后,在县域内调整统筹使用。进一步落实一户一宅,探索创新农民住房保障在不同区域户有所居的多种实现方式,促进闲置宅基地依法流转,维护农民宅基地的合法权益。
李昌平要求,泸县要解放思想,下深水,涉险滩,敢创敢试。在处理问题时既要承认历史,又要照顾现实,更要着眼未来,坚守“农村宅基地集体所有权性质不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大胆先行先试,依法规范宅基地进退,节约用地,农民利益不受损,实现最大化。
李昌平要求,政府部门要放权,做好规划设计,做好政策的宣传引导,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结合新农村建设,适度规模建新村,结合城镇化,将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加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建设,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为全国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据了解,今年3月领受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任务以来,泸县紧抓历史机遇,坚守改革三条底线,大胆探索,积极推进,在玉蟾街道、嘉明镇、方洞镇、天兴镇等4个镇8个村开展先行试点工作。已编制完成《泸县农村村民建房用地管理办法》、《泸县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管理暂行办法》、《泸县农村宅基地复垦验规定》等9个配套政策,并探索乡村文化旅游、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异地扶贫、新社区建设、生态搬迁等五条改革途径,全县农村宅基地总面积为1.61万公顷,人均宅基地面积170平方米,农村总户数27.5万户,其中一户多宅4.13万户,闲置宅基地2.75万户。2015年计划搬迁农户2986户,复垦宅基地面积2386亩。现已退出户数1304户,退出指标1339亩。其中,城镇购房放弃宅基地168户,复垦新增耕地面积147.84亩。目前,各项工作正在加快推进,预计今年年底形成改革逐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