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晚上8点多,在信阳市平桥区平西路西凤大酒店门口,信阳交警二大队民警正在例行查酒驾。当一辆牌号为豫SA7098小轿车经过时,几名交警示意司机做酒精检测。突然,从该车下来一个中年男子,一边推交警一边把驾驶员往回拉,并不停地喊:“我是处级领导,谁敢查我的车?谁敢查我?我是处级领导!”男子的喊叫声,立即引来众多路人的围观。(7月27日新华网)
“我是处级领导,谁敢查我的车?谁敢查我?我是处级领导!”在例行查酒驾的现场,竟出现了令人深感意外的一幕。例行查酒驾是为保证行车安全采取的必要措施,本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然这一喊叫,却使原本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了。“我是某某”,自恃是处级干部的人目的是为了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言外之意是我有特权,谁敢来碰我。然而,这样一来,不但暴露了自己身份,更暴露了自己的骄横、无理的丑陋本性。对这种摆特权、耍威风的官员,民众往往从心里瞧不起,难怪有人感慨:“太嚣张了,处级干部就能那么嚣张吗?”
近年来,官员在公共场合发飙、口无择言的事常见报端。有官员骂百姓“你们算个屁”,有官员骂“律师是孬种”,有官员质问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有官员面对媒体采访讥诮:“我是不是拉屎也要告诉你?臭不臭也要告诉你”…… 这些都是无口德的表现。一些本应是公众表率的党员干部也因口德问题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其影响和危害不容小觑,值得我们深思和警醒。
言为心声。官员没有口德,除了个人素养低下,道德意识淡漠,根子还在“官本位”思想。一个把权力看得高于一切的官员,时时处处都表现出高人一等。在他眼里,自己掌控的权力并非来自人民群众,而是来自上级恩赐。官员们的这些言行,并非纯粹的个人行为,其以权势凌人,已伤害了群众感情,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了干群关系。
口德体现官德,口德体现官风。解决口德问题,除了加强教育内省和外部监督外,应对那些缺少检点和自省,造成极坏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官员追究相应责任。如此,才能真正使那些官员与自身身份不相匹配的言行销声匿迹,积“口德”,树好形象。
朱海红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