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梁家传来噩耗,梁母病逝。梁道行父母均为东江纵队老同志,为革命奉献过青春热血。如今,一代革命先锋却可能要落个无子送终的结局。这不仅让梁道行悔恨不已,调查组成员们同样倍感唏嘘。考虑再三,调查组决定:让梁道行送自己母亲最后一程。但出于安全考虑,调查组还是通过殡仪馆协作,先行将无关人员请出灵堂。1月16日,偌大灵堂中,梁道行孤独地跪在母亲灵柩前。他深深忏悔道,“对不起,晚节不保,来世再报”。(12月4日新华网)
对于“东窗事发”的贪官忏悔,公众已司空见惯。梁家传不是第一个,也绝不可能是最后一个。梁家传曾用“花甲白须度余年,一张白纸落深渊;神秘空间隔世界,沉重泪水写肝篇;仰望天花叹自由,卫士陪伴不聊天;只恨窗外杜鹃红,何时房门向我开”的打油诗痛悔自己的犯罪经历,他从广播站技术员做起,53岁上任深圳副市长,在该画“句号”的时候没有画圆,最终落得个晚节不保的结果。
真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梁道行作为党和国家培养的一名领导干部,党中央就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明确要求和告诫,而且在他履职的每个阶段,反腐会议肯定没少参加、反腐文件肯定没少批阅、反腐案例肯定没少学习,然而他极不情愿去听警钟,仍然“我行我素”、“这耳听那耳冒”,最终做了金钱的“奴隶”,上演了一出自我毁灭的悲剧。
贪欲,是为官者的火坑,是为官者的深渊。剖析梁道行的犯罪根源,其价值观念扭曲和道德防线崩溃,导致他画“句号”的时候没有画圆,这不能不让人引以为戒。
其一,价值观扭曲。中国有句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选择的重要性。选择了种瓜,得到的绝不会是豆子。其实,小至个人,大至国家、民族,不同的选择,造就了不同的际遇与结果。纵览近年官员落马的大案要案,很多人走向堕落腐败的重要原因,就是在小大之“辨”与“择”上出了问题:热衷于划小圈子、打小算盘,把群众利益、改革发展等更大的价值抛诸脑后。就拿梁道行为例,他把人们赋予给他的权力作为谋取个人私利、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特殊工具”,涉嫌收受他人财物1500多万元。因此,领导干部要谨记:利益面前,克己奉公为大,谋求私利为小;大事面前,敢于担当为大,退避三舍为小;抉择考量面前,人民为大,个人为小。
其二,道德防线崩溃。不少贪官一步步走向走向犯罪都是从道德败坏开始的,都是从行为操守不检点开始的。这从梁道行“好色,喜欢带各式美女出入高尔夫球场,广为流传”中就可见一斑。试想,一个整天沉溺于酒色的人能有好的精神状态吗?一个只想享乐、追求荣华的人能耐得住艰苦,顶得住歪风,抗得住诱惑,洁身自好吗?可见,官员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往往就是一念之差,道德防线崩溃了,结果是万劫不复。因此,作为国家公职人员,要守住道德的防线、纪律的底线,秉持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豁达乐观的生活襟怀,不可触及法律的高压线,否则必将“玩火自焚”。
经验证明,领导干部与腐败分子之间,并没有天然屏障,稍有放松和懈怠,就有可能滑向腐败的深渊。梁道行是一本活生生的“晚节不保”教材,这也给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当应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因此,越是高官权大,越是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醒,时刻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保证思想不开“小差”,原则不打破。唯有如此,退休后才会干干净净,轻轻松松,“安全着陆”,安享晚年,也为自己的政治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安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