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 (2013-10-16)·企业+基地 泸县海潮花生成为当地农户致富产业
  •     近年来,泸县海潮镇把花生产业作为农民致富的一大产业来发展,镇党委、政府积极扮演好协调者角色,从实际出发,立足优势,做好扩种花生的后勤保障工作。出台了系列政策,鼓励走“公司+基地”的发展模式。农户所种植的原始花生种子由海潮李花生厂统一提供。等到花生成熟的时候,李花生厂按照种前签订的收购订单,统一到种植户家中收购。
  • (2013-10-16)·纳溪区:茶叶总产量4600吨 综合产值达12亿元
  •     据纳溪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虽受霜冻、干旱灾害影响,但由于茶业业主加强茶园管理、及时组织采茶,今年该区茶叶生产仍然获得了持续增产增收的好形势。目前,全区茶园总面积达到18万亩,茶叶总产量达4600吨,茶业综合产值达12亿元。
  • (2013-10-15)·合江九支镇:农民思想观念变 新型消费热起来
  •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时下的合江县九支镇农民紧跟时代潮流,悄然兴起各种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型消费,文明、时尚的消费观念逐渐成为富裕起来的九支农民的主流消费观。
  • (2013-10-15)·合江:产村相融 让五通农民赚得开心住得舒心
  •     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合江县五通镇始终以“产村相融”为核心,以农业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优美人居环境,让农民“赚得开心,住得舒心,干有信心”。
  • (2013-10-14)·合江五通镇:以农业产业化建设 促进农民增收
  •     近年来,合江县五通镇党委政府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了以速生桉栽种为主的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力度,助农增收效果明显。
  • (2013-10-14)·合江:结对联村帮户 注入农村经济发展新活力
  •     今年以来,合江县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组织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开展“结对联村帮户”活动,探索非公经济和全县新农村建设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模式。全县39家非公企业与27个乡镇的39个村和每个村的5户困难党员或群众进行结对帮扶,在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促进就业、扶贫济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地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2013-10-10)·二里乡:借力重点项目建设 强劲助推山村发展
  •     2013年,合江县二里乡紧紧抓住二里印象粮苑、新建敬老院、真龙柚产业发展、工旷废弃地复垦、第二批次村农网改造等5个县乡重点项目建设,狠抓项目重点,突破项目难点,打造项目亮点,强有力推动山村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更上台阶。
  • (2013-10-09)·求乐求美求知求富 九支镇新农村里文化氛围浓
  •     “欢声笑语洒遍每个角落,幸福的日子越来越红火……”这几句歌词正是合江县九支镇农民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在新农村建设中,九支镇用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生活,把文化建设和群众求乐、求美、求知、求富的多元需求有机结合,描绘出新农村生活的新画卷。
  • (2013-09-27)·传统向现代地蝶变 “小桂花”撬起“大产业”
  •     播下一粒“绿色种子”,收获满目葱郁桂花林地;发挥“绿色动力”作用,“中国香海桂花公园”声名鹊起;深入人心的“绿色导向”,宜居宜商宜业宜旅的“都市生态农业集镇”正阔步走来……
  • (2013-09-26)·泸县兆雅荒山坡掘金 “四荒地”上建桃花源
  •     一米宽的便民道如一道银练贯穿相邻的几道山坡,直径5米的蓄水池如忠实的守卫在山间静默,秋日的阳光下,泸县兆雅镇石龙村新开发的“坡改梯”依山赋形,层层叠叠,蔚为壮观。
  • (2013-09-22)·小小生姜致富一方 千亩生姜书写富民“大文章”
  •     今年泸县牛滩镇新林村千亩生姜基地的产量将超过1500吨,产值超过2000万元,全村835户村民户均增收24000元左右。生姜这个“小产业”,正在书写着带动新林村村民致富的“大文章”。
  • (2013-09-18)·泸州泸县: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     泸县坚持把助农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任务,以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助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农业产业招商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突破,强规划、夯基础、兴产业、重特色、扶农商,全县农业快速发展,农村繁荣稳定,农民持续增收。今年1-6月,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4.44亿元, 同比增长3.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558元,增长12.3%。
  • (2013-09-17)·泸州叙永县召开后山首届茶文化节新闻通气会
  •     9月17日下午,泸州市叙永县召开后山首届茶文化暨知青文化节茶场建场50周年新闻通气会。后山镇党委书记林涛出席通气会,并对该活动作了详细介绍。后山镇党委副书记周明勇主持通气会。
  • (2013-09-17)·以现代农业富民 二里乡全力向农业产业化迈进
  •     近年来,合江县二里乡奋力推进“工业强乡、产业兴乡、旅游活乡”发展战略,依托泸州佛心茶业等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大力推行“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济,发展农业专合组织10余个,建成优质竹基地80000亩,有机佛心茶叶基地3000亩,真龙柚基地2000亩,蔬菜基地2000亩,预计总产值可实现4000余万元,预计今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8826元,增长20.2%。
  • (2013-09-16)·晚秋蔬菜种植 石漠化治理区农户亩增收1200元
  •     叙永县今年在石漠化治理区将栽种3000亩晚秋作物,主要采取白菜套种油菜的方式进行栽种,变传统的一年一熟或一年两熟为一年三熟,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使用效果,确保项目区农民增收。据章世荣介绍,仅仅蔬菜一项就能使村民亩增收1200元以上。
  • (2013-09-13)·纳溪护国千亩莲藕喜获丰收 年产值达1560万元
  •     2002年以前,护国镇坝区10多个村以种粮为主,只有少数农民零星种植莲藕。此后,在镇党委、政府的发动下,护国莲藕的发展开始起步。2006年种藕300亩,平均亩产2500斤,产量达到375吨。近年来,村民的种藕积极性不断高涨,种藕面积发展到1300余亩,亩产3000斤,产量达1950吨,售价8元/公斤,年产值达1560万元。
  • (2013-09-13)·古蔺:做好旱灾之年高粱收购 保障种植户利益
  •     由于今年古蔺县部分红粱种植户受旱灾影响较大,该县高粱生产工作领导组要求各部门、各收购单位要加大对收购时间、地点、价格的宣传力度,确保种植户把高粱按时保质出售,最大可能获得经济效益,收购时,要做到应收尽收,确保种植户利益不受损失。
  • (2013-09-12)·叙永:800万元良种补贴资金 发往27万户粮农
  •     今年叙永县共获水稻良种补贴面积308031.4亩,玉米良种补贴面积250446.5亩,小麦良种补贴面积73966.7亩,油菜良种补贴面积14878亩,共计补贴资金800余万元,补贴农户271706户。
  • (2013-09-12)·震东乡:远程教育 成农民致富增收“提速器”
  •     近年来,叙永县震东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服务作用,注重抓好对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政治理论和农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培训,努力使远程教育成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提速器”。
  • (2013-09-11)·高原产业探路 “金叶长廊”将变“萝卜长廊”
  •     “收了烤烟种萝卜,我的15亩萝卜已经全部种下去了,地忙我们也忙。”叙永县水潦乡高坪村肖世荣高兴地说。据悉,烟草烘烤尾期,高坪村萝卜“接种而至”,叙永县农业局投资40万元,帮扶高坪村发展萝卜5000亩,延长烟区产业链。
  • (2013-09-10)·“危机”变“转机” 水潦丫杈黑猪直面三困难
  •     近日,叙永县水潦彝族乡首家丫杈黑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这也是云贵川三省交界地一带首家丫杈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也是全国第一家丫杈黑猪养殖专合社。合作社的成立有望解决丫杈黑猪长期以来无技术、无规模、无发展的“三无”现状,带领丫杈猪养殖农户走出一套有科学、有规模、有市场的“三有”丫杈之路。
  • (2013-09-10)·合江县密溪乡:发掘地方特色 真龙柚成富民果
  •     合江县密溪乡位于赤水河畔,是1995年农博会金奖产品“真龙柚”的原产地及主产地。作为赤水河流域精品水果带的中心地段,密溪乡统一发展思路,科学谋划,实施真龙柚产业化种植,栽管并重,确保真龙柚发展一片,成片一片,见效一片,真正实现助农增收。
  • (2013-09-09)·龙马潭区打造年产值2000万无公害肉鸽养殖基地
  •     “年出栏肉鸽50多万只,蛋20多万枚,产值近800万元。”9月7日,龙马潭区长安肉鸽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泉介绍,他引进的广州杂交白羽王鸽,具有体型大、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和少疫病等优点。
  • (2013-09-06)·板栗熟了、收入多了 二里乡法王寺村村民乐了
  •     “七月核桃,八月板栗”,目前正是板栗上市的季节,二里乡法王寺村村民正忙着收获自家的板栗。8年前,该村利用退耕还林项目,结合法王寺风景区特色种植业项目,在泸州纳溪区白节镇引进大颗良种板栗,全村共发展600余亩板栗种植示范片,共种植板栗20000余棵。经过村民的精心培植,辛勤耕耘,该村板栗今年挂果特别好,沉甸甸的果子压弯了粗壮的树干。
  • (2013-09-06)·藕田养鱼挣钱好路子 护国镇千亩莲藕助农增收
  •     9月5日,在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乾隆村二社,村民们正忙碌着采挖莲藕。村民陈孝军告诉笔者,今年莲藕卖得很好,平均每公斤卖到了8元。老王家里种植了6亩多田的莲藕,预计收入可达到10000多元。
  • (2013-09-04)·猪倌“一颗子” 盘活白鹿养殖产业“大棋局”
  •     近年来,合江县白鹿镇政府倾力为本镇养殖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指导、服务、管理等服务,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调动农民的创业激情,把松散的养殖户有机联系起来,取长补短,发挥整体优势,极大地推动了农村专业合作社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使猪倌“一颗子”,盘活了全镇养殖产业这个“大棋局”。
  • (2013-08-31)·合江县召开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现场培训会
  •     为进一步做好合江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的申报及实施工作,以全面提升该县生猪标准化养殖水平,30日上午,合江县畜牧局在四海天兆畜牧有限公司举办了全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培训会。
  • (2013-08-31)·泸州凤鸣投入4000万 保障荔枝特色产业发展
  •     8月28日,合江县委农工办主任王治明受县领导委托,会同县“四大家”办公室和组织、纪检、效监、财政、农业等10余家部门相关人员对凤鸣镇荔枝产业发展和往年荔枝定植管护开展了半年检查。
  • (2013-08-30)·合江二里:再生稻长势“牛” 农民增收有盼头
  •     今年,二里乡头季水稻重点推广宜香优2115,该品种抗稻瘟病,不但增加粮食产量,而且利于再生稻的生长。该乡在四通村、通树坝村、金鸭子村、石佛村等村投入资金5万余元,建成再生稻高产示范基地2000亩,通过示范基地带动种植大户,种植大户带动一般农户的模式,全乡共种植再生稻22000亩。据悉,一亩水田可产头季稻860公斤,再生稻可产500斤,增加了农民额外收入。
  • (2013-08-29)·让商贩败兴而归的牛滩生姜 为啥这样“俏”?
  •     八月的泸县牛滩镇,处处涌动着丰收的忙碌。位于牛滩镇新林村的千亩生姜基地,农户挖姜、剪枝、冲洗、包装的场景随处可见,前来购姜的零散商贩来了一拨又一拨,大都是“乘兴而来,失望而归”,农户的回答大都一致“价格低了,我们不卖”。牛滩生姜为啥这样“俏”?带着这个疑问,笔者探访了牛滩镇千亩生姜基地。
  • (2013-08-29)·泸县5.46万亩定单有机高粱让农民增收400万元
  •     连日来,在泸县的潮河镇、得胜镇、奇峰镇等镇,收购高粱的热闹的让企业、农户十分高兴。 8月28日,在奇峰镇柿子村水泥路上,农户们车拉人推,肩挑背扛,来来往往地运输高粱;交售现场,农户们翻箩装袋,过秤数钱,高高兴兴地在忙着卖高粱。
  • (2013-08-28)·兆雅:农机补贴助力三农 农民10天赚台收割机
  •     8月26日,泸县兆雅镇大石坪村15社的村民王小平领到了10666元的农机补贴,脸上乐开了花:“嘿嘿,10多天的时间,打完自己的谷子还赚来一台联合收割机,这个生意划算!”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