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 (2013-03-06)·先市镇:高粱种植大发展 处处呈现“红地毯”
- “今年我镇高粱生产发展主要突出“集中连片、规模种植”,积极整合涉农项目,提升基地建设水平和建设质量,将以罗院子村为样板,每个村建立高粱“百亩攻关”高产核心示范片1 个,以带动全镇大面积高粱平衡增产,推动高粱生产发展上新台阶,使我镇高粱种植主要区域满山遍野都是红高粱,处处呈现红地毯。”农技站工作员王勇告诉笔者。
- (2013-03-05)·叙永千台农机具发放烟区 烟农购机只花2成费用
- 为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成本,为全县烤烟生产提供技术和科技保障,叙永县结合全县烤烟产业发展实际,共选购微耕机具1000台(套)发放到全县烟区。每户烟农只需承担20%的购机费用,其余的80%由烟草部门和农机部门购机补贴承担。
- (2013-03-04)·泸州合江县:靓丽荔乡展风华 幸福新村在合江
- 为了更好建设荔乡新村,提升农民群众幸福指数,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按照产村相融的要求,有序推进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全县新村建设整体水平大提升。
- (2013-02-28)·白沙干部包村入户 让农民发展主导产业更踏实
- 为帮助农户发展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合江县白沙镇推行干部包村入户工作制度,要求每位包村干部经常深入各户群众问需解困,包帮2-3户困难群众结对连心,当好政策宣传员、科技传播员、矛盾化解员、服务代办员、文明新风倡导员,及时化解小矛盾、解决小困难、排除小隐患、实施小帮扶,切实办好实事好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 (2013-02-28)·做足茶文章 纳溪“两栖农民”新年增收有计划
- 农闲人不闲,“两栖农民”增收忙。把部门土地流转给茶叶公司后,村里很多农民都外出打工另谋致富门路,而村民王开良等10多名村民却依托村里的茶叶产业广开就业思路,增加自己的收入。他们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帮公司和业主管理茶园,当上“两栖农民”, 做促了“茶文章”,吃上了有滋有味的“茶泡饭”。
- (2013-02-28)·叙永3万亩冬闲地怒放油菜花 农民增收1500万
- 叙永县地处云贵高原边缘,南面山区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地理条件特殊,每年8、9月份收完当年的农作物后,土地便闲置下来。近年来,该县在实施石漠化治理项目中,针对南面高寒山区实际情况,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冬闲地利用率栽种油菜,春后油菜花开,不仅为山区添新景,更成农民增收的“致富田”。
- (2013-02-27)·泸州:芽菜飘香 特色名菜鼓起鱼塘农民钱袋子
- 2月26日,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鱼塘镇民主村联合化1组的菜农在高兴晾晒青菜准备制作芽菜。就是这一小小的制作,该镇农民大约增收600万元,鼓起了钱袋子。
- (2013-02-27)·泸州合江县:建好新村搞旅游 农民增收奔小康
-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认真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156”发展战略,高标准打造“荔乡新村”118个,基本建成“富裕新农村、靓丽新农村、通达新农村、和谐新农村、活力新农村”,尤其是以密溪乡泰和世家为代表的荔乡精品旅游文化村寨,走出了一条山区地区产业发展和新村建设互动相融的新农村建设成功路子。
- (2013-02-25)·合江先市:春耕不用愁 惠民政策送到田间地头
- 春季是播种的黄金季节,为帮助村民选准致富路子,鼓励村民抓住当前扶持政策去选择农作物,先市镇及时调整了当前农村工作思路。根据上级鼓励农民发展荔枝、真龙柚种植和林下经济的优惠政策。为把政策落实到基层,该镇将惠民政策制作成宣传单,从职工中抽调熟悉农村工作的人员充实到包村工作组中,每村3人,由两名科级干部带队下村逐门逐户进行走访调研、讲解政策、发放宣传单,并认真了解村民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和需求。
- (2013-02-25)·泸州合江县:三年快速大发展 绘就美丽新农村
- 泸州市合江县于2010年开始实施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以来,始终坚持以产村相融为核心,以荔枝真龙柚产业为重点,以整合涉农项目建设为依托,又快又好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 (2013-02-22)·合江九支镇:远程教育培训 圆农民养殖致富梦
- 合江县九支镇赵岩村远程教育站点建成以来,村民学习热情高涨,尤其是部分群众学得技术实现增收之后,集中学习到场群众往往多达百人。村支书介绍,新的一年,远程教育站点在为群众教授农业技术的同时,将更多的播放具有娱乐性的节目,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
- (2013-02-22)·“早”字当头备战旱情 纳溪区田间地头闹春播
- 去年入冬以来,泸州市纳溪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部分地方土壤旱象露头。预计春播期气温偏高,有效降水量较小,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阶段性旱情。连日来,纳溪区农业服务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及早做好防旱、抗旱的准备工作。
- (2013-02-21)·先市酸菜丰收 将为当地农民带来3700万元收入
- 先市以独特的地理和气候,酸菜每位享誉川、滇、黔、渝各省,素有“酸菜之乡”美誉。去年秋,镇政府引导农民种植酸菜5000余亩,现正值收割季节,产量将超过1500万金,将为农民带来3700余万元的收入。
- (2013-02-19)·吨粮田,五千元 泸县摸索出水稻油菜栽培模式
- 2012年,泸县太伏镇农技站长、农艺师颜昌荣利用项目资金,在太伏镇张枣村按照“杂交中稻+再生稻+油菜”种植模式推广1500亩,结果亩产稻谷1100公斤以上,亩产油菜籽250公斤以上,亩收益达到5000元以上,亩成本下降200元以上,亩收益增加1000元以上,实属费省效好的增收途径。
- (2013-02-14)·26元一斤 有了“身份证”的方山乌骨鸡更抢手
- 江阳区方山镇的方山乌骨鸡之所以每年上万只都是不出村就卖完,临到年关还买不到,得益于方山村乌骨鸡养殖专业合社的自繁自养和“建档追溯”,保护了方山乌骨鸡的品质和品牌。
- (2013-02-07)·合江投入3亿元 加快荔枝真龙柚特色产业发展
- 合江县为进一步加快以优质晚熟荔枝为第一品牌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准备2013年投入3亿元资金,完成新发展荔枝6万亩,新发展真龙柚4万亩的规划。
- (2013-02-06)·“小豆子”带动大产业 渠坝走出特色农业之路
- 近年来,泸州市纳溪区渠坝镇坚持走发展特色农产业之路,以豆制品作为产业链核心,以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以黄豆基地建设为保障的产业规划,实现做大做强豆制品产业,实现产业带动特色农业的发展战略。
- (2013-01-27)·叙永县:打工青年带回技术 栽种平菇致富增收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龙跃)“现在我家有平菇菌袋9000多个,每天可采摘平菇300来斤,主要销往叙永县城,按照目前平菇批发价3.5元一斤计算,一个月光卖平菇就有3万的收入,每月净赚1.2万,和传统农业比起来,搞大棚种平菇收入就要高多了。”
- (2013-01-27)·纳溪区2012年实现林业产值21.2亿元 助农增收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向育凯 张天琼)1月25日,笔者从泸州市纳溪区林业局2012年度林业系统工作总结表彰会上获悉:该区林业系统干部职工创新突破、攻坚克难,取得了“中国特色竹乡”、“全省现代林业产业强县5强深化提升县”等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
- (2013-01-25)·购种子学技术 纳溪农民为春耕交足“压岁钱”
- “老板,我买3优质稻种子。”“我也要2公斤。”1月25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场的一家农资门市前看到,购买水稻、玉米等种子的农民群众排成了长队,纷纷忙着准备来年的春耕用种,为春耕交足“压岁钱”。
- (2013-01-23)·农技站长扎根农村十六载 忠情“三农”情满怀
- 元月以来,在四川泸县方洞镇广大农村,每天都能看到一位戴着眼镜,身形壮实的中年男子汉,匆匆忙忙地行走在田间地头,与村组干部和农民群众一起,逐田逐户规划落实今年有机高粱,和方洞至雨坛沿线6个村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种植面积工作,向群众讲解农村实用技术和群众提出的问题。他就是方洞镇现年42岁的共产党员、机关党支部书记、镇农技站站长陈吉堂。他这样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日子已经坚持了16年。
- (2013-01-22)·上市早商机无限好 泸州市场方山大葱独唱主角
- 俗话说“立冬萝卜葱”。随着元旦春节的到来,眼下正是大葱集中销售的黄金季节。近日,笔者在泸州的几大农贸市场了解到,目前泸州大葱市场供需两旺,来自方山镇的大葱唱主角,占到了几个农贸市场大葱销售份额的六成。
- (2013-01-15)·泸州:雁肉香想断肠 退休老支书与他的香鹑雁
- 早听说纳溪区大渡口镇民强村小庙子河边喂有一大群香鹑雁。1月15日,笔者慕名前往打探。刚到小庙子,就听到鸣声阵阵。再往前,一大群长着白色羽毛,憨态可掬雁群的跃然眼前,它们在暖暖的冬阳照耀下,悠然地在坝子里散着步,不时还扑闪着翅膀。
- (2013-01-12)·尧坝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加快农民脱贫致富
- 合江县尧坝镇以“发展特色产业,帮扶农民脱贫致富”为工作理念,牢牢把握优势优先,突出特色的工作思路,全力加快以优质晚熟荔枝为第一品牌的特色产业发展。
- (2013-01-11)·泸州叙永:利用冬闲地抢种洋芋 增收有了盼头
- 叙永县地处乌蒙山脉,土壤气候适宜洋芋栽种,该县利用专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等大力发动群众栽种冬洋芋,县农业局、乡镇农技站等组织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强化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充分利用冬天闲置土地,为当地百姓增加收入。
- (2013-01-10)·合江白米乡:柚子基地 引来农资企业贴身服务
- 近日,泸州惠丰农资有限公司(泸州市庄稼总医院)与合江县白米乡碾子村柚子专合社取得联系,派专业技术人员专程前来为柚农举办柚子病虫害防治专题讲座。专合社社员和果农116人参加了培训。
- (2013-01-10)·纳溪农民忙赶“科技场” 备足“年货”待春耕
- 今年,纳溪区利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之机,农口部门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在年关一改过去送“年货”单一送钱、送物的办法,派出400多名懂政策、业务能力强、会技术信息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农家院坝、乡镇市场,通过现场指导、举办培训班、摆摊设点等方式,把农民急需的茶叶、蔬菜、水果等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送到农民手中,让农户备足“科技年货”。
- (2013-01-04)·纳溪小春粮食作物交足压岁钱 为增产打下基础
- 连日来,泸州市纳溪区田间地头农民群众抓住晴好天气,忙着为小春粮食作物除草施肥、防病治虫、查苗补缺的镜头随处可见,全区抓起了小春粮食作物管理的热潮。
- (2012-12-31)·泸州:“田间总结会” 纳溪农民年终大话增收
- 近年来,纳溪区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高涨。全区茶叶、水果、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面积已达成20多万亩。不少农民在调整产业结构中尝到了甜头。仅蔬菜一项,最多的农民年收入就达10万元。在年关闲时节,一部分农民常常聚在一起,通过搞田间年终总结会的形式,交流品种
- (2012-12-27)·农技专家送技术 “防冻保温”让蔬菜安全过冬
- 近年来,合江县白沙镇充分利用农田冬季空闲时节,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为确保菜农获得较好的收益,该镇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菜农现场传授管理技术,确保菜民增产增收。
- (2012-12-22)·泸州纳溪:年关将近腊肉“飘香” 卖个好价钱
- “眼下市场上的腊肉好卖哟,1公斤卖到了28元;昨天我挑了一挑约50多公斤到市场上去,没多久就被大家抢购空了,150多元就进入了自己的口袋,真是不错。”12月23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松林村走访时,村民张兴友谈起卖腊肉的事儿,笑得合不了嘴。
- (2012-12-21)·桔子品种改良铺红致富路 先市农民致富奔小康
- 近日,笔者走进合江县先市镇安宁村一社,老远就闻到一股浓浓的桔香,走近映入眼帘的是满树大大的红桔子,15多亩桔园迎来采摘期,把树枝都压弯了,见到笔者来访,范文然放下手中的活计,猫着身子从树丛中钻了出来。没等笔者发问,他便打开了话匣子:“今年是个丰收年,产量高、价格好,照这光景,守着这几十亩园子,咱就奔小康啦!”
- (2012-12-20)·纳溪:2128口新型彩色钢板粮仓 实实在在惠民
- 12月19日,纳溪区龙车镇玛瑙村民何丽贞满心欢喜,她在村办公室领到一口能储粮2000斤的新型彩色钢板粮仓。“市场上原价要400多元,政府补贴后自已只花了129元,政府硬是想得周到”,扛着新粮仓,何丽贞是一脸笑容,当天,龙车镇共发放250口补贴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