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 (2012-12-19)·二里:原生态养殖走对路子 林下养鸡效益凸显
  •     合江县二里乡打水丘村,公路蜿蜒,密林深处,鸡鸣声声。在一片树林中,正在管理鸡群的青年农民赖族毫告诉笔者,他今年投入40余万元发展林下鸡养殖,已经出栏商品鸡10000多只,实现销售收入100万元,“看来,发展林下养殖这条路子走对了!”
  • (2012-12-18)·小薄膜用处大 荔枝苗装上“暖空调”度过寒冬
  •     12月17日,笔者走进合江县先市镇大土湾村,放眼望去,一片片新栽的荔枝苗都套上透明的塑料袋子。新店荔枝专合社社长何树清高兴的告诉笔者:“全靠农技站这个巧办法,给荔枝苗装上了‘暖空调’,我们专合社去年新栽的800多亩荔枝苗一棵都没有被冻死。今年,我们新发展的1100亩荔枝苗全都套上了袋子。”
  • (2012-12-16)·机耕便民道建设 成为强农惠农富农的重要抓手
  •     近年来,纳溪区白节镇农村机耕便民道建设作为强农惠农富农的重要抓手,牢牢抓住项目机会,打通“致富路”,机耕便民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今年全镇投入1298.3万元,完成新改建乡村机耕便民道64.945公里,其中新建机耕便民道27.7公里,硬化机耕便民道23.0公里,便民路14.245公里,完成上级任务数217%。
  • (2012-12-15)·泸州天仙镇:山间开“良方” 特早茶铺出富民路
  •     12月13日,虽然严冬寒气袭人,但在纳溪区天仙镇黄家村六社的山头山人头涌动,100多名茶农正围着茶叶专家,聚精会神地倾听专家讲解茶叶栽培和管理技术,仔细观察现场示范栽培茶叶的全过程。
  • (2012-12-07)·油菜水稻红薯轮番上阵 稻田冬不闲农民好挣钱
  •     12月6日,初冬时节,笔者走进纳溪区合面镇郑河村,看见大量的乡村田野里,许多农民在你追我赶:有的在翻整旱田,有的在抢挖红薯,有的在栽种油菜,有的在忙田间冬管……大家正绘制着一幅“冬闲人不闲,冬耕似春耕”的冬闲种植油菜奔“钱”途的五彩画。
  • (2012-12-06)·打牌闲聊已过时 到农家书屋学技术成农民时新
  •     近年来,先市镇把加快“农家书屋”建设工作作为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农家书屋建设,丰富图书品种,建立借阅制度,让农民有书读、读好书,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民的精神乐园和致富“帮手”。
  • (2012-12-05)·合江县川剧团为大桥镇居民送上文艺“大餐”
  •     12月5日,合江县大桥镇在县文广局的大力支持下,邀请合江县川剧团在社区组织开展了党的十八大集中宣传活动及文化惠民农村文艺演出,形式多样、极具四川特色的各类表演,为乡亲们献上了全新的视听感受和文化盛宴。
  • (2012-12-05)·泸州白鹿:生猪专合社 为农民增收“搭金桥”
  •     近年来,合江县白鹿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为该镇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指导、服务、管理等服务,在实际工作中创先争优,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把松散的专业合作社有机联系起来,做到取长补短,发挥整体优势,极大地推动了专业合作社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该镇的生猪专合社就为农民搭起了一座致富增收的“金桥”。
  • (2012-11-29)·合作社搭桥荒山结金果 特色农产业成增收脊梁
  •     11月28日,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东巷口村,村民喜收水晶、沙田等优质柚子。近年来,护国镇以“岩茶坝果”的思路利用荒山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通过专业合作社搭桥,特色农产业成为村民增收脊梁。
  • (2012-11-29)·合江白米乡:一乡一品铸产业 柚子飘香迎远客
  •     合江县白米乡碾子塝村位于长江北岸,与合江县城隔江相望。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中,碾子塝村采取“党支部+专合社+基地”的模式,坚持不懈种柚子,柚子面积从2001年的2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5000多亩,10年增长20多倍,成为川南地区成片面积最大、规范管理最好、投产效益最高的柚子专业村。今年,全村柚子产量达350万公斤、产值达2800万元以上,实现人平增收5000多元。
  • (2012-11-27)·白米:授人以渔改善民生 阳光培训进村暖民心
  •     今年以来,白米乡党委、政府遵循“授人以渔、改善民生”的原则,先后举办了农业专项技术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民大讲堂、农民田间学校等28场(次),参训达3100多人(次),深受农民群众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 (2012-11-25)·打造“天然水果罐头” 让亿元真龙柚产业飘香
  •     每年立冬前后都是柚子成熟的季节,和往年一样,在四川合江县白米乡碾子塝村,果园里黄橙橙的柚子飘着清香,令人垂涎欲滴。果农们欢声笑语、忙着采摘,到处一派丰收的喜人情景。
  • (2012-11-25)·纳溪“农民果树冬管队”有点忙 技术饭吃得香
  •     近年来,纳溪区水果基地发展势头迅速,全区已建立柚子、甜橙、藤梨、枇杷等特色水果基地10多万亩。水果已经成了农民致富增收的一条渠道。水果基地的发展壮大,使得果树的冬季管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一部分农民抓住这一商机,自发组成“农民果树冬管队”,帮人家的果园搞整形修剪、除草清园、防病治虫等活儿,生意十分红火。
  • (2012-11-23)·纳溪区:60万斤冬笋上市 竹农抢挖“金疙瘩”
  •     纳溪区是全国13个产竹大县区之一,楠竹是该区白节、打古等镇竹产业的主要品种,每年楠竹冬笋产量都很大。由于冬笋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味美营养,很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每年冬季来临,不少外地商贩都纷纷来此抢购冬笋,冬笋产业每年给纳溪区竹农带来70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
  • (2012-11-22)·凝心聚力发展特色产业 真抓实干打造靓丽新村
  •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委农工办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始终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核心,促进农民增收,以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打造靓丽新村。今年1-10月以来,合江县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
  • (2012-11-21)·助农种柚8000亩 “柚子文书”带头走上致富路
  •     他靠种植真龙柚致富在本村几乎无户不晓;他带动一部分农民种植真龙柚走上致富之路;他与村两委干部一道带领全村种植真龙柚8000余亩;他的事迹在本乡己小有名气;他在市县有关先进通报上也榜上有名,他就是合江县密溪乡瓦房村文书张华一同志。
  • (2012-11-20)·林下小家禽助推大产业 “土鸡”变身“金凤凰”
  •     近年来,纳溪区依托丰富的林竹资源,做促生态“文章”,林下产业厚积薄发,“土鸡”变身“金凤凰”。 1至9月,出栏林下土鸡1050万只,产值达7.875亿元,养殖户人均增收1200元。目前,全区适度规模户达3000余户,“乐道子”林下土鸡已成为该区广大农户增收致富的示范产业,逐步实现了林下养鸡小产业、生态养殖大效益的目标。
  • (2012-11-19)·纳溪龙车:民兵助力种桂花 劳弱户田间露笑颜
  •     当前正值桂花种植季节,纳溪区龙车镇当地群众积极利用荒山、坡地种植桂花。针对留守家庭、低保户等劳力缺少家庭的实际情况,龙车镇及时组织机关、村社民兵,深入田间,为劳弱户抢抓时机种植桂花。
  • (2012-11-19)·种上摇钱树奔向致富路 合江加快荔枝真龙柚发展
  •     近年来,合江县切实加快以优质晚熟荔枝为第一品牌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科学制定荔枝真龙柚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着力把荔枝真龙柚产业打造成为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的支柱产业。
  • (2012-11-18)·白沙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 为农民冬播把脉问诊
  •     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合江县白沙镇大力开展惠农助农活动,从农业、农机、农技、畜牧、水利等部门抽调技术骨干组成冬播生产技术服务队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油菜、蔬菜等产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培训,及时解决广大村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 (2012-11-16)·合江白米乡:打造柚子文化长廊 助推产业发展
  •     2012年,合江县白米乡党委认真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按照县上打造“一心三线”党建示范带的要求,围绕三年新栽2万亩真龙柚的目标,以“党建引领示范,柚好柚快发展”为主题,投入资金10万余元,在碾子村打造党建带动柚子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 (2012-11-15)·“手指”变“拳头” 114个专合社挑起增收大梁
  •     近年来,江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信贷支持和信息技术服务、加强培训引导等方式,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工商部门除“零费用”办理注册登记外,引导涉农协会牵头注册合作社,培育农产品品牌,带领农民抱团闯市场。
  • (2012-11-14)·年出栏土鸡10万只 林下鸡养殖拓宽龙眼产业链
  •     泸县潮河镇龙眼种植历史悠久,素有“川南龙眼镇”的美誉,为充分利用龙眼林下空闲林地,潮河镇党委政府鼓励农户开展林下鸡养殖。今日,笔者跟随潮河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来到潮河镇林下鸡养殖示范点,在这里,笔者看到成群的林下鸡正在树下、树上追逐,享受着属于它们的快乐。
  • (2012-11-14)·一天挣80 纳溪区茶苗扦插能手吃上“技术饭”
  •     近年来,纳溪区茶叶基地发展迅速,全区已建茶叶基地10多万亩。茶叶基地的发展带动了茶苗市场的走俏。繁育茶苗的老板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全区年销售茶苗总量达到了5000多万株。一部分农民抓住这一“商机”,专门帮人搞茶苗扦插,口袋鼓了起来。
  • (2012-11-09)·2183亩高粱销售一空 高粱订单产业乐坏老百姓
  •     这两天,泸州市龙马潭区胡市镇来寺村办公室被围得水泄不通,前来排队的群众脸上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村支书和村主任忙得不亦乐乎。在中共“十八大”召开之际,来寺村高粱产业基地1200余农户领到了今年泸州老窖公司的有机高粱收购款近600万元。
  • (2012-11-09)·科研立项技术攻坚 真龙柚产业化打造出口水果
  •     合江真龙柚是四川省名优特色品牌农产品,先后两次在中国农业博览会上斩获金奖,被认定为无公害食品,并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经农业部柑橘类首席专家品鉴后誉为数一数二的优良柚子品种。去年以来,合江真龙收购价高达20元/公斤,仍然市场火爆、供不应求。
  • (2012-11-08)·维护种植户利益 纳溪桂花树上打“钢印”防盗
  •     11月7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保安村看到:打穴、栽种、浇水,6、7名农户正在栽种桂花树,忙碌不停,其中一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在栽种好的桂花树上小心翼翼地用油漆喷上“丰桂”字样。该镇林业站负责人牟平贵说:“打上‘钢印’就可以较好地防盗”。
  • (2012-11-07)·真金白银扶持“农”头品牌 干部包户助农增收
  •     “挂包帮”活动开展以来,合江县白鹿镇立足镇情民情,将服务“三农”工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作为农村发展的“突破口”,在镇上组织开展了“真情白鹿 助农增收”活动,真金白银扶持“农”头品牌,让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进村入户,与农民群众“攀亲”结对,在农村一线解民忧、解民困、解民怨,促发展、促和谐、促稳定。
  • (2012-11-01)·泸州合江县:凤凰山下党旗飘 荔枝产业正当时
  •     凤鸣镇位于川黔两省交界的凤凰山下,气候宜人,特别适合荔枝生长。以黄金湾村为代表的荔枝,是合江县最晚熟荔枝生产基地,比其它乡镇晚10至20天上市,价格高出三分之一。镇党委、政府依托这一优势,在拥有约25万多株成年荔枝的基础上,确定每年新发展优质荔枝2000亩,其中,每年连片种植不少于1000亩,今年分别在牌坊村实施连片种植800亩,黄金湾村、农化村各300亩,力争在几年内,将凤鸣镇打造为名副其实的最晚熟荔枝基地,为凤鸣人民早日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 (2012-11-01)·“洋牛”开启叙永农民致富门 年产值突破三亿
  •     近年来,地处川南边陲的叙永县充分利用山区得天独厚的玉米、红苕、秸秆等草料资源,积极调整农村养殖业结构,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逐步淘汰传统的养殖品种,引进西门达尔、夏洛来等经济高效的“洋牛”杂交后代品种进行养殖,每头出栏后约赚纯利上万元,全力促进农民增收。
  • (2012-10-31)·借“鸡”生财 “龙马土鸡”鼓起农户的钱袋子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记者 李霞)“我现在喂养了3000多只龙马土鸡,每年收入基本上都能达到20万元以上,土鸡还在成长的时候,在专业合作社和泸州金凤凰企业有限公司的帮助下,就有顾客上门订购,土鸡销量供不应求。”泸州市石洞镇雨珠岩村7队的村民张华彬告诉记者。近日,记者走进泸州市龙马潭区石洞镇,看到村民张华彬正在院坝里正在给土鸡喂玉米。
  • (2012-10-31)·特色品牌叫得响 “白米大白姜”成为送礼佳品
  •     一直以来,生姜多被人们作为调味的佐料来用。但是,合江县白米乡龙聚村菜农采用独特的种植技术生产出来的“白米大白姜”,却被消费者拌、炒、腌制后当菜吃,成为了走俏市场的特色蔬菜,更让你想象不到的是一盒盒包装精美的生姜,还被人们买去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
  • (2012-10-30)·丰富文化生活 农家书屋成农民增收“新引擎”
  •     近年来,合江县榕山镇人民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抓住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契机,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大力实施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实现了全镇13个行政村农家书屋的全覆盖。较好地解决了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满足了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在传播党和政府方针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农业生产、帮助农民致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 (2012-10-29)·“群众+村委+企业”共管 农家书屋便民获好评
  •     为改变农家书屋名不副实的状况,合江县先市镇文化站打破原有管理模式的单一局面,采取“群众+村委+企业”共管的新模式,让群众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取得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阅读兴趣,真正让农家书屋起到了惠农惠民的良好社会成效。
  • (2012-10-24)·旱育秧技术显神威 叙永县6万亩再生稻获好收成
  •     近日,据叙永县农技部门深入田间测产数据显示,全县6万余亩再生稻预测亩平产量将达到220斤,高产田块近400斤。在去年全县6万亩再生稻因灾几乎颗粒无收的情况下,今年通过大力推广旱育秧使全县再生稻获得好收成。
  • (2012-10-23)·合江白米乡:三千万整理土地 新农村改版升级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胡治平)10月22日,笔者从合江县白米乡政府获悉,由国家投资3000多万元的土地整理项目即将动工。项目区覆盖白米乡龙聚、向阳、斗笠、桂花、梨湾、陈湾、黄金山等7个村,总面积35210亩,规划整理土地23866亩,新增耕地3876亩,新增耕地率为10.3%,直接受益群众达3人。
  • (2012-10-20)·泸州白沙镇千亩再生稻预计产量约100万公斤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向仲全 徐 燕)深秋时节,泸州市合江县白沙镇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许多村民都在抓紧收割再生稻。据介绍,今年全镇蓄留再生稻8000亩,搞点示范面积1020亩。平均亩产达220斤左右,高产田块可达350斤/亩,预计全镇再生稻产量可达88万公斤。
  • (2012-10-19)·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 产村相融勾画特兴新气象
  •     “把新村建设放在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中去把握和推动”“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产村相融。”这是全省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的精神和部署要求。泸州市龙马潭区特兴镇在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着力于三大产业发展,支撑新农村建设。
  • (2012-10-19)·凤鸣镇:凤凰衔来“金种子” 产业迈出新步伐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裴院 陈玮)10月18日上午,合江县2012年荔枝产业发展现场会在凤鸣镇牌坊村8社召开。合江县农业局领导姚江华等一行、凤鸣镇分管农业领导、经发办全体人员、村支书、主任、社长、育苗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
  • (2012-10-18)·泸州纳溪:冬闲田不闲 种植5万亩秋菜好挣钱
  •     纳溪区通过搞秋菜种植,形成了“(春)菜+稻+(秋)菜”的农田综合开发利用种植模式,盘活了冬水田。据统计,全区秋菜总产值达到了5000多万元,最多的农户仅此一项收入达到了3万多元。
  • (2012-10-16)·叙永:惠民工程再发力 农民喜领“民心粮仓”
  •     为了改善农户的储粮条件,减少粮食产后损失,近年来,在国家、省粮食局的支持下,叙永县粮食局秉承“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行业宗旨,以服务“三农”为己任,按照“引导、实用、服务、支持”和“总体规划、多方筹资、分步实施”的总体原则,认真落实专项政策,通过典型带动,结合实际,全程跟踪,建立科学储粮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农户科学储粮工程,收到了较好的成效。目前,全乡共发放粮仓30个,帮助农民减少损失达3吨。
  • (2012-10-06)·合江佛荫镇乡村公路硬化改造 助推新村建设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何祖权)“公路通畅,百业兴旺”,近年来,泸州市合江县佛荫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村公路建设,为切实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把乡村公路硬化改造,作为改善民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一条条通村水泥公路的不断延伸,连通着广大农村千家万户,使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成为该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力助推器。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