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 (2014-11-24)·昔日残次林今朝“聚宝盆” 万亩红豆杉基地带富村民
- 上马镇是泸州市有名的山区乡镇,如何搞好农业结构调整,走农业产业化路子,让农民群众增收致富,这是近两年上马镇党政一班人一直在思考和努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上马镇平均海拔达500米,极适宜红豆杉种植。为此,2013年3月,在多方努力下,来自浙江绍兴的红豆集团在经多次考察后,毅然斥资2000万元,村民的残次林地和荒山坡培育和种植红豆杉,并成立了泸州红豆公司,走公司加农户的种植路子,在黄桷坝村一期就以每150—250斤黄谷建成了2500余亩的种植基地。三年内,还将发展到1万亩。
- (2014-11-24)·大渡口镇:产业升级——种出特色结金果
- 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壮大优势农业,逐步形成了“岩上竹子茶叶,坝下高粱葡萄”的产业发展格局,打造出了高粱、茶叶、葡萄、蔬菜和林下鸡等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发展模式。
- (2014-11-21)·苗乡荒山种脆柿 亩收入5000元
- 近年来,叙永县枧槽苗族乡盟地甜脆柿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分社+农户”的模式,引导村民在荒山油砂土壤区种植脆柿、核桃等经济林果,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肥料和管理技术,果树挂果投产后,合作社统一保底价回收,“脆柿保底价每斤1元,盛产期每亩可摘5000斤。”不仅有效遏制了石漠化进程,还让荒山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林”。目前,叙永县种植脆柿13000亩,投产约6000亩。
- (2014-11-20)·泸县:加快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丽新村
- 泸县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方向,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建设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宜散则散、宜聚则聚、适度聚居的原则,重点推进“两港”、“川渝”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继续实施龙桥文化生态园提档升级打造,全面启动17个省级新村基础设施项目点和10个幸福美丽新村示范点建设。
- (2014-11-20)·合江县先滩镇:农网改造温暖人心 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 “农民收入越来越好了,家家户户都买上了家用电器,就是因为电线路年久失修老化,平时都不怎么能用,现在可好了,电网改造之后家家户户都可以放心用电,农活好做,日子好过,也更加安全了!感谢电力工人,感谢政府给我们的好政策”老龙口村民张高松高兴的说。11月18日,泸州市合江县先滩镇老龙口村农网改造施工现场热火朝天,村民和电力工人们正在一起竖立一根根的电线杆。
- (2014-11-18)·一树收入三千 合江白米镇真龙柚今年产值达3200万元
- 合江县白米镇坚持突出特色、做大主业、提升品质、打造品牌的思路,将真龙柚作为特色主导产业,打造一镇一品,铺就群众致富路。全镇现已定植真龙柚3万亩,投产面积1.2万亩,预计今年产量400万公斤,产值3200万。柚子产业已经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 (2014-11-17)·菜油“喂”柚 纳溪护国镇农家女变身“柚子女王”
- 肖安敏从17岁就开始学种柚子,至今已经整整30个年头。近些年来,由于她采用菜油“喂”柚和绿色防控虫害,她的柚子比别人种的每斤要高出1元以上,她也因此被乡邻称为“柚子女王”。
- (2014-11-17)·山药种出好效益 村民亩收超万元
- 11月16日,泸州市叙永县合乐苗族乡方圆村,村民们正小心翼翼地挖紫山药。今年,当地村民种植的近40亩紫山药和白山药喜获丰收,可为当地村民带来40万元左右的收入。
- (2014-11-15)·合江县获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项目资金1200万元
- 根据四川省发改委、农业厅、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转下达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201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合江县获得2014年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资金1200万元,用于建设高产稳产粮田1万亩。
- (2014-11-14)·合江县甘雨镇:扎根家乡搞养殖 打工仔十年当上山羊王
- 沿着合江县甘雨镇城郊的一条盘山路而上,一路穿过层层厌恶直达山顶,这里风清气爽,翠竹成片。31岁的陈启德扎根甘雨镇马村养殖黑山羊10余年,单调的生活并没有让他显得孤僻、烦闷,相反,表现出来的是热情中蕴含的幸福,这是一个自强自立,带领家乡父老乡亲致富的农村青年所展现出的淳朴气质。
- (2014-11-14)·纳溪区白节镇:立体巧开发 让一亩果林地赚出三亩钱
- 果园栽果树,菜地种蔬菜,可谓天经地义。但在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青风村,当地果农们却另辟蹊径,在自家果园里种植紫薯、芹菜等农作物,让果树与农作物同居一地,最大限度利用好土地资源的同时又促进“闲地”的增收增效,为果农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 (2014-11-14)·江北镇:防虫防药防伤 柚子“穿”衣裳每斤价格高1元
- “这套了袋的柚子和没有套袋的柚子就是不一样。这不,现在到果园来购买柚子的客商都是点名要套袋子的,价格尽管比没套袋子的每公斤要高出2元,但买主依旧情有独钟。”11月12日,笔者走进泸州市江阳区江北镇石渔村村民朱喜光的琯溪蜜柚果园,朱喜光高兴地介绍说。
- (2014-11-12)·合江县密溪乡真龙柚迎来丰产 总产量达到600万公斤
- 今年密溪乡全乡的总产量将达到600万公斤,实现总产值6000万元。密溪乡是国优金奖真龙柚的原产地、主产区。在发展真龙柚产业中,密溪乡将规模发展与科学管理有机结合,邀请市、县果技专家培训技术8次,培训果农2100余人次,同时积极推行公司+基地+专合社+农户模式,实行肥、水、药一体化标准化管理,充分发挥真龙柚核心示范基地和示范大户辐射作用,带动全乡真龙柚产业发展。
- (2014-11-11)·望龙:干群齐心协力 完成3300亩真龙柚定植
- 随着最后一批真龙柚苗的定植,标志着望龙镇2014年真龙柚定植工作全面完成。今年,泸州市合江县望龙镇规划种植真龙柚面积3000亩,定植幼苗60000株,实际完成面积3300亩,定植幼苗66000株。
- (2014-11-11)·纳溪区打古镇:科技入户 物化补贴保质保量发放到位
- “太谢谢了,感谢科技入户送来的肥料!”纳溪区打古镇新阳村四社何永纲抱着一包肥料高兴地说。近日,纳溪区打古镇开展农业科技入户物化补贴集中发放活动,为“科技入户工程”的30户示范户送去30袋化肥。
- (2014-11-10)·泸县方洞镇:“惠民”项目让传统农业走出“现代路”
- “把田坎筑牢,比较宽的或铺上青石板,或浇筑水泥硬化,三轮车、摩托车都能开到田间地头。收割机有专门的下田设施,不用开挖田埂,今后收割水稻方便多了,省时省力,我们这下享福了”,新联村村民杨大爷对方洞镇正在实施的现代农业项目赞不绝口。
- (2014-11-08)·泸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 农民增收之路越走越宽
- 在泸县15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传统农业大县泸县正以“非传统”的举措推动精致高效的现代农业蓬勃发展,成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绿色银行”和推动泸县绿色经济崛起的生力军,今年前三季度,泸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8878元,同比增长12.6%,总量和增速均在全市排名第三,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农民增收的步伐更加坚定,道路更加宽阔。
- (2014-11-07)·合江:已建成3万亩高标准农粮田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 2014年,泸州市合江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粮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高标准农粮田3万亩,项目区农田旱涝保收率从65%提高到100%,促进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 (2014-11-07)·泸县云龙镇:广播“村村响” 每天三响传递“好声音”
- “各位听众,你们好,这里是云龙广播站,欢迎收听本期《农技广播》,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豆角肥水的管理方法……”泸州市泸县云龙镇自办节目在每周六、周日早上7:30、中午12:00、晚上6:00三个时间段播出,村民可以通过广播了解新闻政策。
- (2014-11-07)·纳溪大渡口镇:“粮食直补”让种粮农民成最大受益人
- 近年来,由于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上涨,增加了农民的种粮成本,为了减少农民因为农资涨价引起的种粮成本上升,国家开始对种粮农民实施了农资综合直补。补给对象都是种粮农民,对农民实行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的导向就是想通过补贴促进农村粮食增产,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大渡口镇积极响应省财政厅、省委农工委、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四川省2014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试点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粮食直补工作。
- (2014-11-07)·合江县福宝镇:发展四大特色产业 探索绿色生态经济
- 近年来,泸州市合江县福宝镇党委政府以“组团发展,区域连片,打造特色,形成产业”思路,引导各村整合资源,连片发展特色农业,走出一条集特色现代农业和观光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发展道路。
- (2014-11-06)·丰乐镇:小农水里做大文章 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
- “过去村里农田缺水,我们只能靠天吃饭,今年,修了水渠,田里通了水,5、6月份的干旱没有对田里的水稻造成影响,水稻种植面积也由原来的2500余亩扩展到了3000多亩”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马村村支书廖正雄对村里农田用水情况的几句描述,让笔者了解到了该镇小农水工程给马村带来的变化。
- (2014-11-05)·古蔺农民“牵红线” 家猪上山“嫁”野猪
- 近日,古蔺县石宝镇玉龙村野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也就是20天前,这合作社正式拿到了运营证照。专合社养殖大户赖永杰三年的故事,源于一次与野猪的“奇遇”和“奇想”。
- (2014-11-04)·合江县法王寺镇:产村相融 助力幸福美丽新农村建设
- 今年以来,泸州市合江县法王寺镇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工作思路,根据自身实际积极探索,以非公企业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纽带,依托法王寺镇佛心茶产业党委,带领农村党员群众发展产业、助推企业发展壮大,实现了党建工作、新农村建设、企业发展、党员群众增收致富的互助共赢,推动了该镇幸福美丽新村示范点建设工作。
- (2014-11-04)·方山镇:“为农服务中心”搭建联系服务群众有效平台
-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泸州市江阳区方山镇积极探索基层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在落后偏远的白村创设了“为农服务中心”,将人员、资源力量最大限度地整合配置在基层一线,推进“一站式”服务模式,让“农民办事不出村”,初步形成了为民、便民、利民的新模式,并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 (2014-11-04)·合江县先市镇:邀专家搭平台 真正为农民铺起致富之路
- 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以来,合江县先市镇为集中解决农民群众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加快农业的规模化、特色化、现代化建设步伐,提高农民的种养技术,进一步推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等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开展了丰富多样惠农技术培训,并取得圆满成功,真正铺起农民致富之路。
- (2014-10-31)·五通镇:致力调整产业结构 带领群众致富
- 今年,泸州市合江县五通镇永合村在紧紧围绕该镇“工业强镇、旅游活镇、竹业富民”发展战略基础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打造以桃子产业为主的观光农业,该项目以农户出资一半、政府补助一半的方式,旨在努力为农民增收,预计将会增加人均收入2000余元一年。
- (2014-10-31)·幸福美丽新村的“江阳样本”
- 今年以来,江阳区结合新村规划、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围绕“产村相融、园村互动、景村一体”理念,加快建设一批“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
- (2014-10-31)·江阳:粮食惠农补贴资金兑现完毕 共发放4122.2万元
- 2014年泸州市江阳区粮食惠农补贴工作圆满完成。经区农林局、财政局认真核实,确认江阳区2014年农作物补贴面积为31.2万亩,通过“一卡通”发放惠农补贴资金4122.2万元。其中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3699万元、良种补贴资金409.5万元、种粮大户补贴资金13.7万元。涉及15个镇街104个村86169农户。
- (2014-10-30)·“中华名果” 九狮柚挂在树上卖高价
- 日前,龙马潭区特色农产品“中华名果”九狮柚成熟上市,良丰村采取“支部+合作社+农场主+农户”的形式对九狮柚的生产销售进行一条龙服务帮助农户生产和销售,像李树林这样的懂管理重质量的种植大户,挂在树上的柚子在前几个星期前就被订购的差不多了。
- (2014-10-30)·打造城郊型现代农业的典型和样板
- “沟渠入地块,菜在地边卖,钱在园边拿。”10月12日,正在菜园里除草的泸州市江阳区华阳街道西岸村27社村民孙怀荣对笔者说,“用地在政府那里去租,想要租好多亩就租好多亩,这样好的事情在前几年想都不敢这样想。”变化的的背后,是泸州市江阳区倾力打造全省一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大手笔。
- (2014-10-29)·错季有机葡萄身价俏
- 近年来,在产村一体化进程中,龙马潭区引导农民利用有机肥料规模发展优质葡萄、草莓、火龙果等数十类观光经济型瓜果,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采取错季栽种,众多瓜果错季亮相实现身价倍增,农民轻松赚上乡村旅游和瓜果经济的“错季钱”。
- (2014-10-29)·农民过上城里人生活 纳溪打古镇文明新村绽放幸福之花
- 近年来,打古镇党委、政府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因地制宜,把新村建设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村示范片、乡村旅游打造和扶贫解困相结合,坚持产业先行,产村相融,通过产业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日益健全,品位不断提升,面貌日新月异。
- (2014-10-27)·“党员中心户”带出致富路
- 从2013年7月开始,龙马潭区推出“党员中心户”制度并在长安乡试点。该乡在农村党员中选择党性较强、威信较高、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种养殖大户确定为“党员中心户”,每一户党员中心户定向联系5-8名党员群众,重点联系帮扶1-2名困难党员群众,并以之为中心在一定范围内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实用技术培训等活动,以其致富经验带动周边群众一同致富。
- (2014-10-24)·车辋镇连续三年发展真龙柚八千亩 成农民增收主导产业
- 真龙柚品质优越、营养丰富、口感绝佳,具有“中华第一柚”之美称,是合江县的地理保护标志产品。车辋镇在县政府统一规划、在当地人和水果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作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于2012年起,连续三年新发展真龙柚8000多亩。
- (2014-10-24)·活水生态鱼供不应求 “荒芜”小溪“流”来百万财富
- 一座大山深处的小型发电厂废弃后,曾经拦截起来的河堰由此荒芜。看着每天“哗哗”流入长江的小溪水,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象鼻村的李小东8年前毅然返乡,租下了这条小河进行活水生态鱼养殖。
- (2014-10-23)·古蔺马羊:越“怪”越“俏”
- 在古蔺,有一种“长得怪”的羊,因其无角,形似马头,称之马羊,这也是它在《国家地方资源保护品种--四川省畜产品目录》中的学名。
- (2014-10-22)·护国柚可以开始预定啦!
- 在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柚子主产区之一的洋房村村公路两旁,到处可见沉甸甸的柚子挂满枝头,有的柚子已经变成了浅黄色,满山遍野的柚子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眼看快要到丰收的季节,柚农们的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
- (2014-10-22)·背靠万亩桂花公园 养生态鱼让六旬老农“水中捞金”
- “这10亩低产田改鱼塘养生态鱼后,现在虽然每天青草就要喂500多斤,但由于地处万亩桂花园内,每天前来垂钓的游人也要给我带来三两百元的收入,硬是划得来,划得来。”近日,笔者来到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马村五组村民张启明的鱼塘边时,张启明一边给鱼儿撒草一边介绍说。而在鱼塘的另一侧,三个游人依旧岿然垂钓,脸上不时露出开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