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 (2012-05-08)·中国农科院专家莅泸指导 助泸州柑橘产业发展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丁焕均)5月6日, 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副所长彭良智一行来泸州市培训指导,为广大橘农传授柑橘防病增收技术,泸州市各区、县农业局相关人员、柑橘种植大户等100余人参加培训。
  • (2012-05-04)·合江白米:“五个抓手” 绘就高产创建春耕图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胡治平 向守玉)合江县白米乡是一个传统农业大乡,一直以来乡党委政府都特别重视农业生产,今年更是高度重视粮油高产创建工作。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形成共识,采取“五个抓手”,着力助推粮油高产创建,取得了明显成效,在阶段性考核中获全县第一。
  • (2012-05-04)·打古“苦竹笋”畅销 让农民“苦”中尝“甜”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王鸿宇)打古镇是纳溪区的边贸小镇,森林覆盖面积达到60%,风景优美,绿树成茵。在镇党委政府 “农业强镇、旅游兴镇、商贸活镇、生态立镇”的发展思路指引下,借助退耕还林和土地整理等一系列的惠农政策,苦竹笋产量一年比一年高,苦竹种植收入乐观。
  • (2012-05-04)·一个小果袋带来200万 纳溪“套袋枇杷”热销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周天红)溪“套袋枇杷”很受消费者的喜爱。果子还没成熟,就有客商互农户田间地头直接下订单抢购。枇杷的价格平均每公斤卖到了20元,最贵的卖到了30元1公斤。据统计,仅此“果子套袋”一项技术的推广运用,今年,就使全区批杷增收了200多万元,提高了农户种植枇杷的积极性。
  • (2012-05-02)·叙永投入百万抗旱资金 10万亩烟苗移栽有保障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苏忠国)“太好了!公司把水直接送到地里,我们节省了用来背水的时间,平均每人每天可以多栽种一亩,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啊!”4月29日,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水潦彝族乡高坪村种烟大户徐万权谈起烟草公司免费送水保移栽的举动,脸上写满了幸福。为了确保10.2万亩烟地的烟苗顺利移栽,该县烟草公司投入抗旱资金100余万元,将浇灌用水送到田间地头,为烟农移栽烟苗节省了大量的劳动成本,深受广大烟农的欢迎。
  • (2012-05-02)·牛滩:完成生姜种植500亩 走品牌之路助农增收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邱霞)“注意种块要轻轻压入土中,姜芽要与土面相平……”5月1日,在泸县牛滩镇新林村生姜种植基地,老姜农刘大爷正在姜地里指导新姜农种姜。
  • (2012-04-29)·龙车镇:又到插秧好时节 机耕手成“香饽饽”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李帮涛)“明天还要到曹湾村,刚才又有人打电话来了。”在纳溪区大堰村耕地的何洪楷又接到一笔“生意”。近来,正值栽秧时节,在纳溪区龙车镇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机耕手忙碌的身影。
  • (2012-04-29)·抢抓节令技术下乡 叙永全面掀起烤烟移栽高潮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苏忠国)连日来,在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各烟区的烤烟大田里,到处是烟农们起苗、栽苗、浇水、施肥的忙碌身影,叙永县广大烟草干部职工与烟农们一道,抓住当前烤烟移栽的有利时机,抢时间、赶进度,全面掀起了今年烤烟移栽高潮。
  • (2012-04-27)·江阳黄舣镇:“挂包帮”授“渔” 农民得实惠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汪祖贵 郑康)近日,江阳区畜牧局在黄舣镇蟠龙湾村开展“挂包帮”科技助农增收活动,不仅给村民送来了猪苗、鸭苗、鸡苗,还送来了科学的养殖技术。
  • (2012-04-27)·合江白米乡:80里8000亩长江河谷蔬菜喜迎订单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胡治平 张采柱)近日,合江县万丰粮油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传义等一行,在县、乡、村干部陪同下,来到白米乡沿江蔬菜基地史坝、向阳、龙聚等村,考察蔬菜品种、规模、产量情况,并与蔬菜种植大户进行座谈,达成以略高于当地市场价收购、外销白米沿江蔬菜的协议,解决了菜农集中成片规模发展蔬菜产业的后顾之忧,直接受益菜农达400多户。
  • (2012-04-26)·三新四早五统一 引领龙马潭高粱产业快速发展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林少俊)今年,龙马潭区高粱产业立足早谋划、早储备、早培训、早建设“四早”,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做到统一供应高粱种、统一集中育苗、统一栽种模式、统一病虫防治、统一田间管理“五统一”,在“早”上下功夫,在“新”上重科技,在“统一”上做文章,强化农业科技在高粱产业发展中推动作用,倾力打造高粱万亩示范片,为今年高粱产量再创新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2012-04-26)·合江白米乡:鸡散养人抱团 专合社助农奔小康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胡治平 卢玮)白米乡属浅丘地貌,有大量林地适合进行林下养殖。目前,全乡有养鸡大户约36户,其中金宝山村就多达14户。在这些大户的辐射带动下,村民家家户户散养土鸡,多的五六十只,少的也有二三十只。全乡以鸡为主的小家禽养殖业来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年出栏小家禽200万只以上,产值超过1亿元。
  • (2012-04-26)·龙车镇:义务帮扶助春耕 民兵给力“劳弱户”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李帮涛)4月26日,在纳溪区龙车镇曹湾村低保户李安康的秧田里,一群身着迷彩装的民兵正在忙着插秧。近日,天气晴好,正是插秧好时节,为确保劳弱户不误农时,能积极完成春耕工作,纳溪区龙车镇及时组织民兵助耕队,帮助劳弱户抓好春耕生产。
  • (2012-04-25)·绿色的飞跃 林业产业鼓起叙永农民“钱袋子”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刘传福 王勇 彭强)历经十余载,叙永县林业产业正实现着绿色的飞跃,逐步实现了“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促一方和谐,保一方生态”的综合效应,正逐步鼓起山区农民的“钱袋子”。
  • (2012-04-25)·泸县土地集中、规模流转 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向晓鸿 刘明星)今年来,泸县采取多种渠道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组织受让农户流转的土地,建立农产品基地,开展规模经营。
  • (2012-04-24)·凤鸣:老农民学习新技术 助推粮油高产十亿斤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裴敬春)“我都干了几十年的农活了,这种栽法别说没见过,就连听都没听说过!”近日,合江县凤鸣镇九层村农民罗岩开在看到镇农技员陈福良讲解示范旱育秧栽培技术后还是有点怀疑。
  • (2012-04-23)·纳溪5万亩土豆卖成“金疙瘩” 增收闯出好路子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周天红)4月22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蔬菜市场上看到,土豆卖得火,平均每公斤卖到了3元。一位农民介绍说:“这两天的土豆特别好卖,一天就能够卖出去50多公斤,早晨我挑一挑到市场上,现在还没到中午就快卖完了。今天收了300多元。”
  • (2012-04-23)·泸州叙永:山乡野菜大热卖 农民增收近四百万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苏忠国)近日,在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的一座座山头上,村民正在忙着采收野生蕨苔和月亮苔。这两种山间野菜,让村民们鼓了腰包。
  • (2012-04-23)·50岁女社长春耕生产有绝招 缺水少劳力不用愁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邱霞)“水又抽过来了,大家栽完这块田就整下一块。” 4月22日,在泸县牛滩镇天全村一社田间地头一派忙碌,一支春耕生产助耕队的队员们正在一块田接着一块田地抽水、耕田、插秧……
  • (2012-04-21)·德耀镇:抓好六大农业支柱产业 助农增收致富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杨菊)古蔺县德耀镇以“特色、生态”为抓手,以市场为导向,以增收为目标,全力培育六大农村支柱产业,着力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农民大幅增收。
  • (2012-04-21)·不等不靠 九支镇农业转型走出经济发展新路子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徐力)连年干旱,合江县九支镇农业生产遭遇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九支镇月台村紧紧围绕全镇经济生态区建设,全面开展农业转型,在干旱缺水的严峻形势下,走出了一条农业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 (2012-04-20)·河流冲击造就蔬菜摇篮 沿江河滩种出绿色财富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朱正容)走在泸县海潮镇沱江边上,一排排整齐洁白的塑料大棚、一片片绿色的蔬菜映入眼帘,菜地里,活跃着农户忙碌的身影,阳光下,这一切显得亲切而温暖。
  • (2012-04-20)·土地整理促产业结构调整 福集农民增收有保障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贾定莉)春日暖暖的阳光中,走在福集镇团仓村、李子村、茂盛村土地整理项目区,一片片整理后的土地平坦肥沃,一条条生产便道蜿蜒盘旋。项目区近15000亩土地上,栽种的龙眼苗发出嫩绿的新芽……
  • (2012-04-20)·泸州叙永县:樱桃红了农民笑 樱桃卖成肉价钱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刘传福 吴大琳)4月20日,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叙永镇万家村的樱桃红了,该村12社的周少明一家忙碌采摘上市,红灿灿的樱桃映红了他们丰收的笑脸。
  • (2012-04-20)·合江凤鸣镇:支部携手专合社 流转土地种粮食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贺先辉)近日,合江县源丰粮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任通明告诉笔者,2012年合江县源丰粮油专业合作社在梁都坝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在该村7、8社租用350亩土地种植订单糯玉米,由合江县万丰粮油专业合作社组织销售。
  • (2012-04-20)·纳溪:土专家有文凭 农民捧着“职称”挣大钱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周天红)近年来,纳溪区积极开展农民技术员“职称”评定,提高农村“土专家”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热情。据悉,全区获得技术职称的“土专家”、“田秀才”已达到1000多人。在农村沼气建设技术员队伍中,就有66人获得农业部颁发的沼气生产工资质证书,其中,3人获得农业部颁发的《高级沼气生产工》职业资格证书、43人获得《中级沼气生产工》职业资格证书。
  • (2012-04-19)·叙永10万亩烤烟开始移栽 预计实现产值三亿元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杨震森 代恩平)“株距0.5米,行距1.1米,移栽时要注意不弄伤烟苗根须,烟苗要深栽,定根水要浇足……” 4月17日,在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水潦彝族乡双山村烟苗移栽现场,该县烟技员正耐心地给烟农讲解如何移栽烟苗的要点。当日,该县10.2万亩烤烟正式开始移栽,与此同时,在烤烟移栽机的助力下,烟农忙得不亦说乎。
  • (2012-04-17)·亩增产80公斤 应对干旱叙永推广新技术栽玉米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刘传福 赵晓勤)“膜两侧植株行距要达50厘米,垄要尽量起成拱形……”4月16日,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落卜镇硐坪村1社的一块土地里,该县粮油作物站高级农艺师杜应君正在给农民讲解着集雨节水膜侧栽培技术。据了解,为应对干旱,该县投入20余万元资金在落卜镇推广集雨节水膜侧栽培技术栽种玉米,此法不但能集水,而且还节约地膜。
  • (2012-04-17)·政策给力促打工仔回乡创业 林下鸡变身金凤凰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吴锦江)近年来,纳溪区委、区政府大力发展林下鸡养殖,不少在外打工的人们都纷纷回乡加入到了养鸡的队伍当中。在棉花坡镇龙蟠村,有一位青年抱着自己18年来在外经商挣到的积蓄,回乡大力发展林下鸡规模养殖,走上了回乡创业之路。
  • (2012-04-01)·合江凤鸣镇:转变方式调结构 农民增收办法多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裴敬春)3月31日,合江县凤鸣镇九层村农民刘有林花重金请来一台大型挖掘机,把自家的一块水稻田中的泥巴挖到田坎外边,把原田坎进行加宽加固。经过近半个小时的施工,整块水田的泥土被整整挖了一米深,加上先前就有一米,整块水田将近有两米深。
  • (2012-03-30)·石屏乡打造4000亩红梁种植基地 助推产业升级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甘薇)2012年,古蔺县石屏乡党委高起点规划本乡红梁生产种植,三举措强势推进红梁种植工作,着力打造1个基地、1个亮点以及1个核心示范片,助推产业升级。
  • (2012-03-28)·白米乡:党支部+专合社 促成万亩柚子基地建设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胡治平 向守玉)3月26日,合江县白米乡碾子塝村果农成立的合江县江北柚子合作社召开2011——2012年度工作会,对2011年工作进行总结并研究安排2012年主要工作。会议表彰了2011年柚子产业发展干部、党员示范户和典型大户、巾帼标兵共43名。
  • (2012-03-27)·福宝2000亩最晚熟荔枝基地开工 村民热情高涨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刘可畏)福宝镇着力抓好特色农业发展,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因地制宜全力建好“五大基地”,其中以岩口村为主体的合江最晚熟荔枝基地已成功立项,最终将建成规模2000亩以上的产业基地,并通过其示范带动作用,整体提升福宝农业产业化水平。
  • (2012-03-26)·受困干旱60%水田无水 纳溪区旱田改种八万亩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金其云 朱静)“针对旱情,我们主要引导农户将旱田改种常规高粱或玉米,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旱情带来的损失,目前全镇已改种无水田800余亩。”3月26日,在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高龙村高粱地膜育秧现场,该镇农技中心主任李光华一边指导村民撒种,一边对笔者说。据悉,该区在抗旱保春耕中,已实施旱田改种高粱或玉米近8万亩。
  • (2012-03-20)·以旱治旱 合江先市镇4500亩高粱种植形势喜人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林中勤)近日,笔者在合江县先市镇罗院子村高粱种植示范基地看到,温棚内嫩绿的高粱苗争相长个,在干旱的土地上努力绽放着春的光彩。
  • (2012-03-17)·泸县:方洞镇投入682万元抗旱 确保春耕生产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李江树 陈吉堂 郑国金)去年由于降雨量偏小,泸县方洞镇旱情严重,大面积稻田干裂,加之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无大型骨干水利工程,田间蓄水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与农业产业发展。面对特大旱情,方洞镇党委、政府加大投入改建电力提灌站,确保春耕生产。
  • (2012-03-16)·纳溪区:“富民课堂” 开进田间地头农家院坝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周天红)今年,纳溪区利用春耕生产的关键时节,把农民急需的蔬菜、蚕桑、优质稻等实用技术送到群众手中,在田间地头和农户坝院办起了“富民课堂”,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 (2012-03-16)·先市镇:打造万亩酸菜基地 做大做强产业发展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陈冰 费小春)合江县先市镇近年来坚持以现代技术提升农业,产业模式经营农业,“零距离”沟通服务农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推动农业基地建设和现代化科技示范园建设,开发了一批具有先市特色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去年,仅酸菜产业一项就为种植户带来了客观的收入。
  • (2012-03-16)·叙永完成种植烤烟10.2万亩 计划实现产值3亿元
  •     叙永烤烟种植通过散户向大户转化,分散种植向集中种植转化,手工操作向机械化转化等方式,很多地方已实现播种机、培土机、起埂盖膜机、编烟机等机械化操作,在种植面积上目前已基本完成10.2万亩的任务,预计实现产量25.5万担,产值3亿元。
  • (2012-03-15)·春耕助农 叙永县上千名机关干部走进田间地头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刘传福 严萍)适逢春耕时节,近日,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农业局的近10名机关干部来到该县兴隆乡黄家坝村的田地里,帮着农民育水稻秧苗,应对干旱。连日来,该县以春耕生产为契机,上千名机关干部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开展“春耕助农”保增收创先争优活动。
  • (2012-03-14)·五通镇:发展万亩红高粱 提升农业生产附加值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黄镁洲)近年来,合江县五通镇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着力点,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谋划实施了万亩高粱高产示范基地,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农业生产的附加值。
  • (2012-03-14)·纳溪:补好小麦“最后一课” 真正助农增产增收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周天红)3月14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白云村的田间地头看到,农民在小麦地里施肥、打药、除草的场面随处可见,正忙着给小麦补上增产的“最后一课”。
  • (2012-03-14)·五通高产示范育秧现场会 奏响增产增收新乐章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黄镁洲)近日,合江县五通镇在百岁祠村召开2012年粮食高产示范育秧现场会。这次会议是在春耕生产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省委督导组长巫和金亲临现场,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还亲自撒播稻种。村四职干部、驻村干部和机关职工参加了现场会。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