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 (2011-12-15)·每公斤卖到四元 纳溪上千亩大头菜卖了好价钱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周天红)12月15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市场上看到,大头菜市场行情不错,平均每公斤卖到了4元。正在卖大头菜的农民李明友说,今年的大头菜价钱卖的可以,早晨挑了一大挑来,眼看就要卖完了。自己家里种植了一亩多地的大头菜收入可达2000多元哟。
  • (2011-12-14)·合江县农业局 圆满完成“阳光工程”培训任务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黄家平)2011年11月22日至12月6日,按照上级阳光工程培训的要求,合江县农业局分别在白米乡龙聚村、陈湾村举办两期(蔬菜园艺工和蔬菜加工与贮藏)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 ”培训班,培训人数216人。
  • (2011-12-13)·龙马潭长安被确定为中低产田土改造项目建设乡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曹春远)日前,龙马潭区长安乡被省财政厅正式确定为2012年省级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土改造项目建设乡。该项目分2年实施,2012年8月启动,2013年3月结束,涉及慈竹、石榴和张嘴三个村(社区)45个居民小组,总投资592万元。
  • (2011-12-12)·抱团闯市场 上马镇农民把芹菜种成“致富菜”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蔡有)“我今年种了5亩芹菜,按现在的市场价计算,预计能获得两万多元的收益。”近日,笔者路过上马镇团山村十二社看到,芹菜种植大户刘能强正在自家地里收割芹菜,谈起今年的芹菜市场,他给笔者算了这样一笔帐。
  • (2011-12-12)·土专家很吃香 纳溪果树冬管技术服务队挣得火
  •     近两年来,纳溪区特色水果基地面积发展十分迅速。全区柚子、甜橙、黄金梨、枇杷等特色水果种植已达20多万亩。部分有果树管理技术特长的“土专家”,瞄准果农开展果树冬季管理的大忙时节,组织“果树冬管技术服务队”,闯出了一条增收的好路子。据统计,全区“果树冬管技术服务队”有10多支,100多人。
  • (2011-12-07)·推进畜牧业发展 江阳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曾鲁军 胡忠 李盛琴)为贯彻落实《泸州市江阳区现代农业“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推进江阳区畜牧产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根据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相关要求,日前,江阳区积极组织专家开展2011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申报创建工作。
  • (2011-12-02)·方洞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三大经济助农增收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雷林)今年以来,方洞镇党委、政府把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繁荣农村市场化经济作为助农增收重要手段,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经济更加繁荣,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预计2011年全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可达6595元,同比增长10%。
  • (2011-12-01)·纳溪:30万农民群众 “农民网吧”里热火刨钱
  •     去年以来,为了让农民群众能够真正了解“山外的世界”,通过信息引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尽快走上致富路,纳溪区充分利用已建成的203个村级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学校,除安装好电脑、电视和卫星接收设备外,还接通“宽带”,建设“农民网吧”,开办“村级农产品信息网站”和“视频聊天室”,既解决了农民信息查询问题,又解决了农民在“信息发布”和“信息互动”方面的需求。
  • (2011-11-28)·科学抗旱水利立功 大旱之年通滩千亩甜橙丰产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罗莉 贺启乾 周超文)一个山头连一个山头的甜橙林里,金灿灿的甜橙宛若一个个金蛋蛋,映照着穿行其间采收村民那幸福的笑脸。连续遭受了两个多月的高温大旱之后,在很多地方几乎绝收的情况下,这里的甜橙为啥能获得丰收?他们是如何做到抗旱减灾保丰收的?
  • (2011-11-28)·一月挣两千 纳溪茶苗扦插能手吃上“技术饭”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周天红)“帮人扦插茶苗还真是一门挣钱的好活路,平均每天能挣70多元,这一个月下来我已经找了2000多元了。”11月27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伏金村走访时,农民张大礼谈起自己的一条找钱门道时,高兴得合不了嘴。
  • (2011-11-22)·残疾硬汉开凿“绿色银行” 冬笋一年产值20万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刘传福)11月21日,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天池镇甲寨子村6组的陈祖江一家人在自家的楠竹林里高兴采挖着楠竹笋,准备上市。据介绍,残疾硬汉陈祖江栽种楠竹开凿“绿色银行”,仅此一项,目前产值就高达20万元。
  • (2011-11-21)·纳溪区工商局“量体裁衣” 推进农业品牌建设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陈义平)今年,泸州市纳溪区工商局紧紧围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总体要求,针对全区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量体裁衣”,持续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助力新农村跨越发展。
  • (2011-11-18)·天仙镇:产量丰柚香飘八方 订单多果农喜增收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周杰)11月17日,笔者在天仙镇柚子种植基地看到,满园的柚子挂满枝头,来自各地顾客在林间自由挑选采摘、品尝,果农脸上都露出了丰收的喜悦。
  • (2011-11-18)·纳溪区:20万亩晚秋作物 笑饮“科技大套餐”
  •     纳溪区针对晚秋生产中农民群众对科学技术需求迫切的特点,派出土肥、农技、植保等方面的农业技术人员,采取一条龙的服务方式,把晚秋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制办成“科技套餐”送到田间地头和农家院坝,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
  • (2011-11-17)·泸州高粱基地建设再上新台阶 总产居全省首位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记者 代陈伟)记者从泸州市农业局获悉,2011年泸州市农业部门加大工作力度,按照“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的思路,狠抓高产创建攻关示范,建成高产创建规模化种植面积12.35万亩,平均亩产437公斤,比大面积亩产增加84公斤,增产23.9 %,克服了高温干旱的不利影响,推动高粱产业基地建设再上新台阶。
  • (2011-11-14)·价格扬又抢手 纳溪护国柚大旱之年减产不减收
  •     初冬时节,正是泸州市纳溪区护国柚大量上市的时候。笔者在321国道纳溪境内公路两旁看到,数百家柚农搭建起的塑料棚一字排开,一个个金灿灿的柚子如小山状堆积在塑料棚里,吸引过往司机的注意。
  • (2011-11-12)·纳溪龙车镇紫色甘薯“俏”起来 2元1斤卖得火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李帮涛)11月11日,在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塘口村村民刘昌海的紫色甘薯地里,一边是主人忙着挖取紫色甘薯,而另一边则是来自泸州城里的客人忙着挑选新鲜紫色甘薯。
  • (2011-11-11)·通滩镇:金灿灿甜橙挂满枝 美滋滋甜透果农心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杨欣)近日,笔者走进江阳区通滩镇国光村的田间地头,山坡上、院坝边,漫山遍野绿油油的果树,被一个个金灿灿的甜橙点缀,让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 (2011-11-08)·冬笋剥皮加工1公斤多赚2元 叙永农民坐地生财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刘传福 郭银金)“我们一般都是把生的加工了来卖,我家的14亩大竹林每年要多卖5000多元!”11月7日,加工着从山上刚采摘回来的大竹笋,有着“中国竹笋之乡”美誉的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水尾镇青岗村2组的王强高兴地说。冬闲时节,笔者看到,该县北面10余个乡镇的竹农们在家里加工着冬笋,坐地生财。
  • (2011-11-04)·纳溪:农闲田变增收田 “稻桩鸭”增收成亮点
  •     新乐镇农民纷纷抓住农闲契机,大力养殖“稻桩鸭” ,让农闲田变“增收田”,养殖“稻桩鸭”已成为该镇农民今冬增收的新亮点。目前,全镇养殖的10万余只“稻桩鸭”已陆续上市,预计户平增收300多元。
  • (2011-11-03)·手把手培训 龙马潭农技人员深入田间送技下乡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罗安平)“现在党和政府真是好,在家门口学实用技术还能领导补助”谈到龙马潭区组织的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鱼塘镇民主村李长群高兴地对笔者说。
  • (2011-11-03)·摩尼镇:政府买单 麦种尿素肥受灾农户免费用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万义)近日,叙永县政府向摩尼镇划拨10万元救灾资金,用于够买小麦种4500公斤和尿素肥29.5吨。采取“大春损失小春补”的方式,鼓励适宜种植小麦的受灾农户进行小春种植,尽量减少今年因高温干旱给群众生产造成的损失,目前小麦种已发放完毕,农户正进入紧张的播种阶段。
  • (2011-11-01)·白沙镇着力打造“一村一品” 产业发展显成效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陈良强 李贵容)近年来,合江县白沙镇党委政府把“一村一品”建设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线,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有序推进,在全镇掀起“一村一品”建设高潮,“一村一品”格局初步形成,产业效益明显。
  • (2011-10-26)·甘雨镇:玉米生产再上新台阶 连续18年获丰收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杨汝才)合江县甘雨镇党委、政府把猛攻玉米作为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的突破口,一手抓多种广植,一手抓良种良法推广,玉米生产已连续18年获得丰收。今年全镇玉米总产2967吨,比去年净增157吨,增长5.5%。
  • (2011-10-25)·因势利导 新乐4000亩冬闲田种植马铃薯促增收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周超华 彭吕祥)近日,在纳溪区新乐镇的田间地头,广大农民正在翻挖冬闲田,开箱理沟、施足底肥、栽播薯种、覆盖稻草,一派栽种马铃薯的繁忙景象。长安村7社村民宋启章喜滋滋地对笔者说“政府不仅无偿给我们提供马铃薯种和测土配方肥,还到田间手把手给我们传授稻草覆盖种植新技术,我的2亩多冬闲田种植马铃薯增收七、八千元不成问题。”
  • (2011-10-25)·加强技术指导 福集科协为农民送去“致富经”
  •     近年来,福集镇科协、农技站共组织近50多场次的技术培训,为农民朋友送去龙眼种植、小米辣栽种、高产高粱、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等技术指导,真正为农民朋友送去了“致富经”。
  • (2011-10-25)·打响牌子闯出路子 农民种植品牌农业尝到甜头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周天红)10月24日,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中元村藤梨种植大户古帮泽笑着告诉笔者,自从他家种植的藤梨打出了“永宁生态梨”这块牌子,价钱高,销路一直不错。今年,20多亩优质梨全部通过网上“订单”卖得干干净净,比往年多收入了1万多元。纳溪区农民种植“品牌农业”尝到了甜头。
  • (2011-10-25)·甘雨镇创新模式 助推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进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杨汝才)合江县甘雨镇在实施测土配方项目中以汇丰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做到“五个强化五个做到”,探索出“政府+专合社+农户”的新模式,充分发挥了政府、专合社、农户各自优势,合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解决了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取得显著效果。
  • (2011-10-24)·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泸县方洞镇大灾之年夺丰收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雷林 胡绍良)面对今年严重干旱造成的大春粮食作物减产严峻形势,泸县方洞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制订了“水稻损失旱粮补,大春损失晚秋补,粮食损失经作补”的晚秋生产思路,在全镇掀起晚秋生产高潮。
  • (2011-10-21)·合江先市镇:勤劳致富好榜样 干旱柚子仍丰收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林中勤)走进合江县先市镇下坝村8社,空气中弥漫的柚子香味,让笔者不禁加快了前进的脚步,翻过山坳,一片密集的柚子林顿时出现在笔者眼前,大大小小的树上,高高低低地挂着金灿灿的真笼柚,让人不敢相信,这是干旱之年,受灾严重的山坳里应有的果实。
  • (2011-10-20)·方洞:产业协会助力农民返乡创业 走上致富路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张世森 雷林 特约记者 毛宏)近日,记者走进“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泸县方洞镇雨坛水禽产业化开发协会会员李启容、郑益金家中,探寻夫妻俩返乡创业,规模养鱼、养鸭,走上致富之路的点点滴滴。
  • (2011-10-18)·政府补贴及时到位 农户得实惠晚秋生产热情高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蔡有)今年以来,纳溪区上马镇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旱灾,造成了部分村社大春作物大面积绝收。在受灾最重的八角仓村,由于播期和穗期都遇到干旱,粮食绝收面积达到了370多亩。为了弥补旱灾损失,全镇灾区人民正紧紧抓住秋季气候特点,积极开展晚秋生产。
  • (2011-10-12)·旱灾致烟农损失惨重 古蔺县烤坏烟叶将获救助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丁政鑫)今年,罕见的特大旱灾使古蔺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的烤烟生产受到巨大影响,县内部分烟农损失惨重,种植烟叶信心严重受挫。为及时救助受灾烟农,减轻烟农损失,帮助烟农恢复生产信心,古蔺县通过上争救灾资金和整合县内资金,将对烤坏烟叶处理进行救助。
  • (2011-10-11)·叙永:1300万救助受灾烟农 全力保障烟农利益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胡润林)10月9日,叙永县决定将省、市烟草行业等多方筹集的1300万元,对全县烟农因高温干旱影响,导致烟叶烤后产生青筋、杂色、糟片等无价值、无市场的烟叶以“依质论价”的收购销毁方式予以补贴救助,弥补烟农旱灾损失。
  • (2011-10-10)·政府补贴 上马首批4万斤土豆种送达农户家门口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蔡有)国庆节后,上马镇紧紧抓住连日来的晴好天气,帮助当地农户进行晚秋生产。10月9日,镇农业中心的工作人员将由政府集中采购的首批4万斤优质土豆种运抵团山、桐梓等村,为当地村民解决了土豆生产购种难题。
  • (2011-10-10)·福宝镇:多措并举抓实晚秋生产 促进农民增收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黄晓倩)今年夏秋两季,合江县福宝镇遭受了百年一见的旱灾,大春产量严重受挫。为了弥补这一损失,该镇对晚秋生产做到早布置、早规划、早落实,将晚秋生产当做一场战役来打,以确保今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最大限度地弥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促进农民增收。
  • (2011-10-10)·纳溪秋菜种植 五万亩冬闲田成农民“聚宝盆”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周天红)10月10日,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白云村农民张友富正忙着在地里收割秋芹菜和秋白菜。当谈起自己种植秋菜增收的事儿时,他笑了。老张说:今年,自己利用3亩多地的冬闲田种植秋菜,价钱高销路也好,收入可达4500多元,走出了又一条增收的好路子。近年来,纳溪区像老张一样利用冬闲田种植秋菜的农户越来越多。据区农业局蔬菜办的技术人员介绍,全区冬闲田种植蔬菜面积已达到了5万亩。
  • (2011-10-09)·干旱连秋雨商机凸显 先市荔枝苗价格俏销量好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林中勤)“今年,受天气影响,荔枝苗价格普遍比去年高,但是不影响销量,还俏得很!”合江县先市镇大土湾村荔枝苗圃大户晏育辉乐呵呵地对笔者说道。
  • (2011-10-09)·古蔺土城:四个一千亩 “一村一品”助农增收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吴成虎)今年以来,泸州古蔺县土城乡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要求,审视乡情破农业发展瓶颈,提出“四个一千亩”特色农业发展计划,实现产业向规模化集中,土地向集约化发展。
  • (2011-10-08)·古蔺:大春损失晚秋补 让农民揣着实惠搞生产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张涛)今年,古蔺县遭受了春、夏、伏三连旱的极端天气,致使水稻、玉米、高粱、蔬菜、烤烟等粮经作物受到严重影响。为弥补旱灾造成的农业损失,古蔺根据“大春损失晚秋补”的抗旱思路,结合实际,增加投入,做好晚秋作物的规划,采取以点带面的形式,促进全县晚秋生产发展。
  • (2011-10-08)·古蔺:以科技抗旱救灾为支撑 大种晚秋保增收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阎静)连日来,古蔺县采取认真落实,精心组织,结合乡情,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等一系列措施,以科技抗旱救灾为支撑,掀起了晚秋科技示范片播种的热潮。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