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 (2011-07-13)·护航大春生产 纳溪“庄稼医生”活跃田间地头
  •     在大春生产中,纳溪区“庄稼医生”已为农民群众印送技术资料2万多份,现场指导1000多人次,接受咨询5000多人次,受到了群众的好评,成了大春粮食作物增产增收的“保护神”。
  • (2011-07-12)·味道纯正“口口脆” 上马岩区黄沙土西瓜走俏
  •     “这里的西瓜虽然个小,但产于岩区黄沙土,味道甘甜而纯正,很受城里人欢迎。”7月11日,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云台寺村西瓜种植大户邓家严又迎来了一批城里的客商。在该村二组公路两旁的坡地上,一片片熟透的西瓜吸引了慕名而来的八方客商。
  • (2011-07-11)·价高难阻成为抢手货 纳溪无公害麻竹笋销四方
  •     “麻竹笋的价钱真不错,昨天,我挑了一挑到市场上去卖,平均每公斤卖到了3元。三根笋子就卖到了一块‘二刀肉’的钱了。这3亩多地的麻竹笋,收入可达到了6000多元哟。”7月10日,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双桂村农民何大友谈起自己卖麻竹笋的事儿,笑得合不了嘴。
  • (2011-07-07)·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百吉禽类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
  •     百吉禽类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标志着白节镇林下土鸡养殖行业从过去的小农经济型、各自散养型向横向合作、共闯市场的局面转变,也必将进一步推动泸州市纳溪区林下鸡的发展。
  • (2011-07-06)·开拓创新 叙永县摩尼镇倾力打造千亩烤烟新村
  •     叙永县摩尼镇联盟村,紧临摩尼场镇,全村共有2800人左右,4500亩土地,今年以前,全村每年种烤烟的数量仅有百余亩,大多数农户都以种植玉米为主,每亩地收入不到1000元。今年,新一届村班子上任后,在支部书记李正斌的带领下,开拓创新,大胆尝试烤烟种植,全村2011年共种植烤烟1200余亩,而且烤烟长势非常好。
  • (2011-07-05)·因地制宜大力塑造品牌 云锦镇西瓜丰收价钱好
  •     云锦镇土质多为砂地,日照充足,这里的农民种植西瓜已有20多年。云锦山西瓜皮薄汁多,味道鲜美,已经形成一个品牌,远销重庆、隆昌等周边市县。今年雨水充足,特别适合西瓜生长。仅云锦山所在的桂花村就种植了西瓜200多亩,按亩产3000斤计算,全村可增收12万元。
  • (2011-07-02)·无农药水果价高销路好 果农受益“绿色防控”
  •     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满山的梨树上,套着纸袋的黄金梨早已压弯了枝头;郁郁葱葱的梨树林间,不时可见悬在树梢的黄色粘板、三角形的纸盒,挂在电线杆上的“杀虫灯”。7月2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玉村村7社,被这样的景象吸引。
  • (2011-06-30)·无公害农产品抢市场 纳溪苦瓜卖得有点“甜”
  •     6月30日,大清早,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三江村蔬菜基地上就挤满了10几家收菜的老板,他们开着大货车,是专门前来收购苦瓜的。菜民还没有把挑着菜篮子放稳,就有菜老板上前去“抢”收购。纳溪苦瓜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味道真是不“苦”哟。
  • (2011-06-30)·大渡口镇:农村专业合作社 “牵手”农民致富
  •     大渡口镇通过林下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全镇发展林下鸡4000多亩,培育了20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67户,1000以上的养殖大户100户,500只以上的150户,100只以上的200多户。林下鸡正成为农民致富的好门路。
  • (2011-06-26)·纳溪推广“一枪药”防治水稻病虫害省钱又省力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周天红)“运用‘一枪药’防治水稻病虫,既减少了农药的施用量,又节药劳动力哟。今年,我算了一笔账,家里的6亩多水稻田,运用‘一枪药’防治病虫,仅农药和劳动力一项,就节药了300多元。”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白云村农民王大友谈起运用“一枪药”防治水稻病虫带来的好处,心里乐滋滋的。纳溪区推广应用“一枪药”防治水稻病虫害,让农民让到了甜头。
  • (2011-06-23)·泸县太伏镇:水稻制种长势良好 农户增收在望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许辉)今年,泸县太伏镇引进四川华夏种业有限公司在太伏镇的王湾、伏龙、照南山等5个村共发展了杂交水稻制种1000余亩,目前长势良好。据镇农技站专业技术人员介绍,如果不受自然灾害影响,制种产量将达到250公斤/亩,亩产值3000元左右,比种普通杂交水稻划算。
  • (2011-06-23)·德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促农村经济快速增长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冷冰心)德耀镇始终按照“抢抓机遇、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夯实基础”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收为目标,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农民大幅增收。
  • (2011-06-23)·加快三品一标基地建设步伐 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 合江县农业局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务院、省、市、县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和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步伐,大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 (2011-06-17)·品相好口味佳 绿色水果改良李子提前进入市场
  •     椒园乡农民种植李子已有25年时间了,8个村共种植果树近3万株,年产量达300万斤,其果子个大汁多、脆甜,一般成熟期是七月。果农彭洪杰是当地的种植大户,他因地制宜,扩大种植规模,投资8000元改良李子果树200多株,近4000斤李子就这样提前一个月进入了市场。
  • (2011-06-16)·晴热高温持续半月终于逢甘霖 烟农忙培土自救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代恩平 记者 丁一)2011年6月14日,细雨绵绵,终止了连续半个多月的晴热天气。雨后,记者看到在叙永县水潦彝族乡双山三社王德坤的烤烟承包地里,人头攒动,10多人手拿锄头,弓腰在烟株根部刨着什么。一问才知道他们都是老王叫来帮忙给烟地锄草、揭膜和培土的。叙永县从今年起,全面落实地膜烤烟揭膜培土技术,要求所有烟田的地膜要全部揭掉,并结合锄草、培土同时进行,确保烟株健康茁壮生长。
  • (2011-06-16)·带动养殖事业进一步发展 先滩镇试水野猪养殖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王壹立)近日,投资40万元的先滩镇刘氏野猪养殖场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场地处先滩镇老龙口村八社,全场用地6亩,专业用地3亩,专业技术管理人员3人,已养殖瘦肉型杜洛克优质品种野猪共32头,其中母猪20头,公猪2头,育肥猪10头,预计年繁殖幼猪仔150只以上。
  • (2011-06-15)·车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为农带来大实惠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刘婷)去冬今春以来,车辋镇以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治理病险水利设施,新建微水工程,为春灌用水做好准备。
  • (2011-06-12)·夕阳产业寻突破 合面镇“桑园经济”重发生机
  •     骄阳似火的6月9日,笔者行走在纳溪区合面镇四坪村乡间田野,感觉到一片片的绿色养眼舒心。这绿色,来自一株株、一排排整齐的桑园林。像这样的桑园林,合面镇共有5000亩。
  • (2011-06-08)·品种优良价格翻番不愁销 天仙枇杷树上卖断货
  •     “这段时间,我们农户家门前可以说是门庭若市,每天前来购买枇杷的人络绎不绝,我们两口子从早到晚一人树上采摘,一人修剪装箱,根本忙不过来。”天仙镇银罗村村民柳朝平介绍说,今年枇杷价格每斤在12-15元左右,好的品种每公斤超过了60元,虽然价格比之去年大幅度提高,但却仍然供不应求。“我家近6亩枇杷,产量大约在6000斤左右,今年光靠枇杷收入就超过了6万元。”
  • (2011-06-07)·实录乡:上门培训栽培技术 密本南瓜丰收在望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张雨)“南瓜主蔓长到1-1.5米就要短巅,每个主蔓上预留两个健壮的侧蔓就够了,当侧蔓长到5-8片叶时又开始摘芯,并加强肥水管理,这样南瓜藤蔓就铺开了,结果更早……”6月3日,合江县实录乡觉悟村十社一处叫新屋头的土地上,合江县农业局蔬菜甜橙办站长周天平边给南瓜摘芯边讲解,实录乡100多位南瓜种植户参加了这次密本南瓜肥水管理和栽培技术培训。
  • (2011-06-07)·每公斤卖到3元 纳溪区早熟布郎李卖得起价哦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周天红)6月7日,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白云村农村张大才笑着告诉笔者一件“喜事”,今年,他家里的早熟布郎李真争气,20多株李子树还不到半亩地,就收入了2000多元,这行情真是不错哟。
  • (2011-06-06)·合作社送鸡苗到农家 帮助农民叩响致富增收梦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李小波)“我们合作社将统一传授技术、免费防疫、回收土鸡,还可以通过养殖户联保、合作社担保等方式,帮助资金困难的社员办理小额贷款呢。”近日,合面镇民亿桑蚕专业合作社将1000多羽桑园乌骨土鸡苗送到该镇新正村四社潘玉珍家中时,合作社社长何淑蓉边忙碌着发放鸡苗边为社员释疑解惑。
  • (2011-06-03)·合江县巧打林下“组合拳” 林下蔬菜成片种植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何顺江 胡相利)合江县利用新植荔枝林下土地资源和空间环境,巧打林下“组合拳”,实施林下蔬菜成片种植,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林下产业经济,让大量的土地资源“生金产银”,实现以短养长,推动荔枝、真龙柚标准化管理。
  • (2011-06-01)·口感出众营养丰富 椒园乡波尔山羊卖出高价钱
  •     椒园乡水田村与贵州金沙、仁怀隔河相望,这特有的地理优势这无疑为波尔山羊销售提供了一个平台。古蔺县椒园乡通过调查市场,结合本乡山多草多,以及赤水河沿线地理优势,通过畜牧站人员技术指导,摸索出了一条致富之路——饲养波尔山羊。
  • (2011-05-30)·出栏率达146% 古蔺县全力建设生猪产业基地县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邵杰)古蔺县以观文镇桠叉猪繁殖生产基地为核心,辐射带动13个乡镇饲养桠叉猪,年出栏桠叉猪10万头;以古蔺河流域的古蔺、德耀等乡镇为核心主要饲养外种猪,年出栏达36万余头。
  • (2011-05-30)·纳溪区:水稻“绿色防控”技术 福射10万稻田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金其云 李帮涛 陈永福)5月31日,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农技人员在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安装光电诱虫灯,在绿油油的稻田间,一盏盏黄色的光电诱虫灯格处引目。
  • (2011-05-29)·泸县太伏镇:农业技术指导到位 农户受益匪浅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许辉 特约记者 毛宏)盛夏季的大晴天,时间到了中午11时,室外气温达到39℃,一般的农户都收工了,可科技示范户的田间还有技术指导员在指导综合防治水稻一代螟虫、化学除草以及稻田科学养鱼等技术;山坡上,还有指导员正在指导龙眼等果树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幼树造型修剪等技术;……这是5月下旬,泸县太伏镇新石村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科技示范户田间技术指导的真实写照。
  • (2011-05-26)·因势利导惠民政策 助推纳溪区林下鸡产业发展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连武)近年来,纳溪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林下生态鸡养殖,林下生态鸡良好的市场前景和丰厚的利润,极大地刺激了广大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因势利导,针对当前生产发展中的问题,纳溪区实施惠民扶持政策,强力助推林下生态养殖业的发展。
  • (2011-05-26)·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保古蔺粮食生产安全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黄蔺秋)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工程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的要求,古蔺县农业局组织相关专家深入全县26个乡镇,历经三个月时间,对古蔺县基本农田现状进行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古蔺县“十二五”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1—2015)》。
  • (2011-05-24)·“乐道子”品牌火热 纳溪区林下鸡苗购销两旺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刘吉勇)每天清晨5点刚过,泸州市纳溪区林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大渡口镇育雏中心院内便已人头传动,前来购买“乐道子”牌林下放养土鸡苗的养殖专业大户络绎不绝。
  • (2011-05-23)·协会发力四季豆价格“打滚翻” 农民尝到甜头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周天红)“今年种植四季豆整住了,还在地里的树上挂着就有菜贩子来抢着定购,现在批发价每公斤卖到了2元,我家里3亩多地的四季豆才摘一拔就卖了1000多元了。”5月22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大雄村蔬菜基地上看到,前来收购四季豆的菜贩络绎不绝,菜农李天才脸上堆满了笑。
  • (2011-05-22)·纳溪区:秸秆变废为宝 成为农民增收的香饽饽
  •     5月20日临近中午时,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光明村4社,村民曹正容将高效节能灶点燃,把油菜杆、壳等加进灶里后,就开始做午饭。“我家做饭、烧水用节能灶加沼气,干净、卫生又方便。”曹正容自豪地说。
  • (2011-05-20)·白米乡:“红娘”牵线拿订单 农超对接很给力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胡志平 冯黎)清晨,来到白米乡陈湾村蔬菜基地,笔者远远的就看到一辆大卡车旁人头攒动,十分热闹。“今天泸州汇通超市的人来收菜了,我们合作社的社员今天一大早就过来装车了,装起就走”菜农胡洋一边忙着把一筐筐白菜装运上车一边兴奋地向笔者说道“他们按市场价收,又自己来拉,这样我们的成本就降低了,还不用卖给贩子,多转一道手。”
  • (2011-05-18)·海潮:致富“小金果”满枝头 枇杷下树来钱快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张存勇 特约记者 毛宏)明媚的阳光下,海潮镇小白村枇杷林里,处处弥漫着浓郁的果香,一串串黄橙橙的枇杷挂满枝头,枇杷种植户王勇夫妇俩正采摘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忙得乐呵呵。
  • (2011-05-17)·丘陵区冬马铃薯种植开发现场会 在通滩镇召开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杨欣)近日,泸州市农业局粮油站在通滩镇烂包冲村召开泸州市丘陵区冬马铃薯种植开发现场会。现场会组织了泸州市各县区农技站站长、技术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民和种植大户开展面对面技术指导,介绍免耕栽培马铃薯技术,同时也组织了泸州市和富顺县有志于发展马铃薯产业的种植能手、营销人员、镇村社干部等100多人到现场参观学习与经验交流。
  • (2011-05-16)·小紫薯带来大效益 特色产业助农民走上致富路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金其云 胡静 陈永福)“我去年种了2亩地的紫薯,赚了一万多块钱。今年我打算再多种点,种紫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确实要比红薯高……”5月15日,泸州市纳溪徐家村的村民李忠富一边管理薯苗一边说。据悉,去年李忠富的紫薯每公斤卖到了6元,这个价可比种植一般的红薯利润高得多。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