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 (2014-10-20)·泸县: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 助推农业农村快速发展
- 2014年,泸县按照“扩产业、亮新村、重招商、推改革”工作基调,不断探索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生产经营活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和房屋确权工作分别完成87%和82%,全县累计流转土地18.2万亩,发展专合社313个,龙头企业37个,家庭农场52个。1-9月,预计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4.61亿元,同比增长5.0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143元,同比增长16%。
- (2014-10-20)·民心粮仓储上“放心粮” 科学储粮让农民种粮热情不断增高
- “这粮仓真是安逸,储粮不仅省心又省力。”10月17日,谈起新型小粮仓的储粮好处,特兴镇走马村29组的空巢老人简权元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从2013年开始,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用3年时间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工程”,两年来随着6150口新型科学储粮仓的发放,如今,该区数千户农民储粮不再受鼠害和霉变的烦恼,种粮的热情不断增高。
- (2014-10-20)·合江县密溪乡:招引逾亿资金 打造“开心农场”
- 近日,合江县密溪乡党委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合江县连通家庭农场,计划投资1.2亿元在密溪乡安乐村打造合江县连通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通过7年建设,力争将其打造成为泸州、重庆、合江等地城乡居民的“开心农场”,努力实现密溪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中心目标。
- (2014-10-20)·快乐比拼庆丰收
- 2014年10月18日,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罗汉镇群丰村第三届大通山蜜柚文化节启幕,300多名农民参与剥柚子、投柚子、柚子估重等趣味比赛。
- (2014-10-17)·解决孵化难题 灰天鹅养出幸福“钱”程
- 10月14日,笔者来到泸州市纳溪区东升街道大溪村一个溪水潺潺的山坳里看到:逾千只灰天鹅(鸿雁)正在这条绵延几公里长、宽达5米的溪边嬉戏,雁声阵阵,响彻四野。
- (2014-10-16)·合江福宝镇:农机推广助增收
- 近日,合江县福宝镇确定一批种植大户为全国农机推广示范县的农业科技示范户,此次福宝镇共有54户农家农业科技示范户,主要示范产业有果树、水稻、玉米、蔬菜等,预计辐射带动户数约500户,示范规模约有800亩土地。
- (2014-10-16)·职业挖藕人月入上万元
- 俗话说“夏采莲子冬挖藕”,秋冬时节,正是挖藕的好时机,但把藕从泥中挖出来绝没有采莲时的诗情画意。近日,笔者来到泸州市江阳区泰安镇咀阳村的千亩莲藕基地的藕田里,只见5个中年男子正弯腰熟练地用藕铲一锹一锹地将淤泥铲出,然后双手慢慢插入泥中移开软泥,露出了深藏的藕节,不一会儿,一根根几斤重沾满淤泥的莲藕被拔了出来。他们轻轻将泥一抹,放在旁边,短短20分钟不到,他们个个都掏出了10多公斤藕。
- (2014-10-16)·建新村购新房 不当村民当市民
- 近日,笔者来到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天堂村,看到一排排的新房拔地而起,在绿树掩映中自成风景。大渡口镇为将天堂村打造成为“环境优美、产业发展、文化繁荣的特色村”,结合该村实际情况,将新农村建设工作与争创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村庄”工作相结合,以“一区、一场、两园”的发展模式,努力带动村民参与新村建设。
- (2014-10-15)·白芷丰产却滞销 愁煞种植大户
- 去年白芷市场“钱景”好,商家上门收购,价格每公斤高达16元;今年白芷丰产,产量和去年相比高出三成,却遇市场低迷,每公斤8元月都无人问津……泸州市纳溪区渠坝镇九君村白芷丰产却滞销,愁煞种植大户,20万斤白芷急求买家。
- (2014-10-15)·合江先市镇:大力发展“四型农业” 全面推进小康建设
- 今年以来,泸州市合江县先市镇强力实施“工业强镇、农业富镇、商贸活镇、旅游兴镇”核心发展战略,围绕年初制定的“六个好、四个快”的工作思路,牢牢抓住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大力发展“四型农业”全面推进小康建设。
- (2014-10-14)·棉花坡镇:“穷村”变“富村” “农家书屋”帮大忙
- “现在实行坐班制,我天天都要给前来‘农家书屋’村民烧热水冲茶,推荐书籍,探讨种养殖技术和孝亲敬老等问题……”10月7日,笔者来到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镇安富村办公室,书屋管理员、安富村党支部书记宋厚芬一边给来看书的村民倒着茶水,一边欣喜地说。
- (2014-10-13)·合江县白沙镇:“田间培训班” 让农民轻松学技术
- 近年来,白沙镇紧紧围绕当地优势产业,积极开办“田间培训班”,农技人员根据农事季节把理论教学与实际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向广大群众传授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帮助农民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 (2014-10-13)·泸州市合江县种粮补贴方案出炉
- 为进一步完善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增加种粮农民收入,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根据《四川省2014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试点实施意见》,日前,合江县结合实际,制定出种粮补贴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 (2014-10-11)·一根竹子的创富能量
- 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大旺岩区的楠竹满山遍野,享有“竹海”美誉。村民的房前屋后,都种有楠竹。走进农家,能够看到不少村民锯竹破篾,加工竹筷、竹编,捆扎竹扫帚。随着楠竹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产业链条的延伸以及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大旺8万亩竹海的经济和生态作用更加凸显,不仅富足一方百姓,还带活了一片产业。
- (2014-10-11)·古蔺:大竹笋进入采摘期 群众享受丰收喜悦
- 近日,在古蔺县桂花乡汉溪村大山深处的竹林中,活动着这样一群背着背篓的居民——他们踏着陡峭的山路,将一背背鲜笋背回家中,满脸丰收的喜悦。
- (2014-10-10)·合江县佛荫镇:定植荔枝好时节 新农村里充满新希望
- “大家切记,幼苗施肥一定要施在窝盘里,不能施在苗面上!”“姚老师,荔枝苗上的叶子要摘掉不?”10月10日,合江县佛荫镇斯坝村的一个农家小院里,在一个多小时的集中培训后,近百名群众将县农业局荔枝种植管护专家姚江华团团围住,详细询问秋季荔枝定植的诸多问题。
- (2014-10-08)·龙马潭鱼塘镇:政府补贴为民谋实惠 农业机械化助农增收
- 今年,龙马潭区鱼塘镇在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宣传力度同时,投入资金近千万元用于新建改造近20公里村道和机耕道、改造维修10台提灌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机械使用创造了良好条件,增强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意愿。
- (2014-09-30)·纳溪棉花坡镇:以实际行动回应果农诉求 政府说到做到
- 9月29日下午,在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镇金凤村12组罗国华的夏橙园里,8名技术人员正娴熟地拿着嫁接小刀和“不知火”枝条,神情专注地对夏橙树进行高位嫁接,将夏橙改良为“不知火”。喜得罗国华连连说:“政府硬是说话算话,不但帮我们请来技术人员进行嫁接,每株还补贴70%的嫁接费用,我们果农自己还只承担30%。”
- (2014-09-25)·纳溪:测土“体检” 让20万亩土地吃上“配方肥”
- 这几年,纳溪区大力推广土壤“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让技术人员先给土壤“体检”,然后“对症下药”配出“药方”送到农户手中,指导农户“对口”施肥,既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又节药了施肥成本,让农民尝到了甜头。
- (2014-09-23)·泸县兆雅镇:合作社成为农民致富好帮手
- 近年来,在政府和市场双向引导下,兆雅镇农民专合作社不断探索,积极发展。随着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农民脱离传统农业的束缚,有的在粮经基地、镇属企业务工,有的在场镇经商,有的自办了休闲农庄、家庭农场。据了解,仅在兆雅镇石龙村,去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760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7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75元,比2004年时翻了近三番。
- (2014-09-21)·纳溪:秋菜秧唱响增产增收“大经济” 鼓了农民口袋
- 今年,纳溪区积极引导农民抓住天气和季节,播种秋菜秧秧增收,让不少农民尝到了甜。据统计,全区秋菜秧秧的播种面积达到了5000多亩,主要品种有白菜、辣椒、莴笋、芹菜等10多个。
- (2014-09-19)·纳溪:5万亩秋菜错季上市鼓起农民口袋 产值达上千万
- 9月19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白云村蔬菜基地上走访时,菜农杨兴洪谈起种植秋菜增收,喜悦溢于言表。老杨说,今年的秋菜整住了,好多菜老板的货车都开到村里来抢购,自己家里种植的2亩多秋辣椒现在已经卖了1000多元了。纳溪区秋季蔬菜增产增收,给农民注入了“兴奋剂”。
- (2014-09-18)·龙马潭区金龙乡:雪螺山上的混养大户
- 泸州市龙马潭区金龙乡雪螺村是泸州老窖有机红梁生产基地之一。这里十有八九的农户都会利用泸州老窖公司这个大平台尽量扩大高粱种植面积。然而,家住山顶的孔令元却一穗高粱也没有种下,他告诉笔者:“没法种,山上的土壤太浅了,种树都难活。”
- (2014-09-18)·泸县牛滩镇:鲜姜上市销售火爆 专合社产销对接有门道
- 眼下正是生姜采收的季节,在泸县牛滩镇新林村生姜基地的姜田里,三三两两的姜农们正弯着腰挖姜、剪姜枝,忙得不亦乐乎,脸上尽是丰收的喜悦。“我种了6亩多田,做得好的1亩能卖将近2万块钱,你说高兴不?”新林4社姜农程世利拿着刚刚从地里挖出的生姜笑得合不拢嘴。
- (2014-09-16)·龙马潭区金龙龙眼“喜目圆瞪” 全乡龙眼创收600万元
- 九月是水果丰收的时节。葡萄、青苹果、梨、枣、晚桃、早桔子、石榴、柿子等水果相继成熟上市。在这之中,桂圆因其肉质晶莹厚实,口感绵柔甘甜,形状圆润饱满而独受海内外人民喜爱。泸州的桂圆品质享誉全球,龙马潭区金龙乡更是其不可忽视的桂圆生产要地,龙眼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
- (2014-09-16)·养牛场带出低碳村
- 谈到养牛,人们总会与环境污染联系起来。然而,在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插旗村二组,这个目前全区最大的肉牛养殖场不但没有污染环境,反而让该村周边村民迈进低碳生活,村民依靠养牛场建起沼气池,用上沼气、太阳能热水器、用沼液沼渣等有机肥种庄稼,过上低碳生活。
- (2014-09-15)·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白米生姜铺就村民致富路
- 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工作以来,合江县白米镇立足镇域特色,结合实际情况,党员干部想方设法,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通过多年的努力,如今的白米乡龙聚村成为了生姜主产区,给村民带来了巨大效益,让村民们的脸上都乐开了花。
- (2014-09-12)·纳溪:虫“口”夺粮一年近2万吨 防治面积145.82万亩
- 近日,笔者从泸州市纳溪区农业部门了解到,今年,全区农作物病虫防治取得明显成效,全区防治共挽回粮食损失16102吨,挽回油料作物损失87吨,挽回其它经济作物损失2961吨,打了一场漂亮的虫口“夺”粮战役。
- (2014-09-11)·古蔺县:产业、新村共繁荣
- 近日,笔者在古蔺“橙乡”马蹄的马莲普甜橙种植基地看到,2012年底栽种的一千亩甜橙树苗如今树高已普遍超过1米。根据甜橙的生长规律,到三年挂果之时,基地“坝子”里一个个甜橙将果满枝头,与基地旁一幢幢崭新的蓝顶白墙新村完美融合,绘出风景如画的乡村旅游新图景。
- (2014-09-10)·纳溪:业主进山昔日荒山生了“金” 农民群众得实惠
- 9月10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伏金村走访时,听到群众在谈论一侧“新闻”:村里的100多亩荒山,前几年还杂草丛生,自从引进业主承包后种上了茶叶,现在年纯收入达到了200多万元。昔日的荒地生出“金”了。
- (2014-09-10)·大桥镇:农家书屋成为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农村文化新阵地
- 窗明几净的各个小屋,陈列有序的多类书籍,清幽雅致的书屋环境……如今,合江县大桥镇16个农家(社区)书屋正在全镇上下特别是农村基层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源不断的为全镇四万多民众提供精神食粮,“润物细无声”的将“文化福利”播撒在这一片诚挚的热土上。
- (2014-09-10)·合江密溪乡:倾力打造真龙柚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 近日,笔者在合江县密溪乡经发办获悉:密溪乡2014年9至11月将在瓦房村真龙柚基地创建1000亩真龙柚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全面提升真龙柚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2014-09-09)·大桥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不走过场”
- 今年以来,合江县大桥镇以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到目前为止,已开展培训91期/次,培训农民11148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2980份,发放农业科技书籍980余册,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 (2014-09-09)·泸县玄滩镇:高标准农田建设 为农民带来致富新希望
- 近日,省财政厅、省农发办、省农业厅相关领导和专家组成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考评组到玄滩镇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考评。考评组通过听取汇报和访问群众的方式了解到,泸县玄滩镇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农民粮食普遍增收,群众满意度较高,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农民致富增收带来了希望。
- (2014-09-09)·纳溪区大渡口镇:免费种猪送到家 业主、农户双赢
- )“给我一头,个大的、皮毛光滑的、精神的……”9月6日,笔者看到纳溪区大渡口镇鹿羊村的院坝里到处都是赶猪、运猪的人。村民们疯抢“田园乐生猪养殖公司”免费发放的种猪,一时之间,形成了一种满街“赶猪潮”。
- (2014-09-06)·纳溪:“一条龙”服务做起再生稻增产增收“大文章”
- 今年,纳溪区蓄留再生稻面积17万亩。为做大做好再生稻增收这篇文章,该区农业技术部门派出农技、植保、肥料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开展一条龙的技术服务,把再生稻管理的“科技大餐”送到了田间地头。
- (2014-09-05)·龙马潭区:现代农业描绘新画卷
- 近年来,龙马潭区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重点,坚持走精品、特色、生态、高效的城郊型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农业规模化、组织化、品牌化水平逐年提升,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截至2014年6月,龙马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638元,位列全市第一,较去年同期增长13.3%。
- (2014-09-05)·纳溪:38万亩优质稻米上市飘香 “订单”销售无后顾之忧
- 年,纳溪区在大春粮食生产中,积极鼓励农民种植产量高、品质好、市场行情好的优质稻品种,提高粮食的品质和产量。区农口部门主动为农民出主意、想办法,引进粮食销售企业与农户签下“订单”,实行“保底价”收购,解决了农民种植粮食的后顾之忧。全区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了38万亩,比去年增加了1万多亩;80%以上的农户与粮食销售商签下了“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