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 (2010-08-11)·泸州纳溪新农村建设 让村民幸福指数迅速攀升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古小波 周超华)“新农村建设,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8月10日,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长安村一社村民王继能这样对笔者说。
- (2010-08-09)·合江先滩镇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 促农增收致富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廖晓鸿)为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泸州市合江县先滩镇调整种植结构,在全镇范围内发展了70多万株中药材金钗石斛种植。
- (2010-08-09)·泸州古蔺土城乡 堰塘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揭牌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李春梅 杨胜宇)8月5日,泸州市古蔺县土城乡堰塘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大会在堰塘村隆重举行,县畜牧局、县国土局、土城乡政府、班地公司、堰塘村支部等相关部门、企业负责人员出席了成立大会。
- (2010-08-07)·华阳加快新村建设步伐 农民翘首期盼搬进新家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孙璐)每天一早就能在华阳街道青山村新村建设聚居点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他总是站在施工路旁默默看着,像在期待着什么似的,然后再向他家的菜地里缓缓走去。他就是华阳街道青山村4社的种植能手朱先洪。而他每天翘首观望的,正是华阳街道新农村成片规划区内自己的新房。
- (2010-08-07)·打破靠天吃饭的局面 泸县兆雅镇大力兴修水利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梁先梅)8月4日,正值酷暑,在泸县兆雅镇大石坪村、石龙村的田间,工人们正抢着好天气砌田间渠道,在他们身后,延伸着一片已经建设好的现代化农田。
- (2010-08-06)·甜橙树下套种西瓜 泸州叙永县农民收获60万元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刘传福)8月3日,泸州市叙永县龙凤乡头塘村6组的村民正在冒着烈日,高兴采摘着地里成熟的西瓜准备上市变卖。今年,在扶贫连片开发项目的有效实施下,龙凤乡五桂元、头塘等村在甜橙树下套种的120亩西瓜喜获丰收,昔日干渴而杂草丛生的馒头山,如今变成农民致富的“金银山”。
- (2010-08-04)·毗卢镇再生高粱收获在即 技术员地头现场授技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杨伦勇 曾佐然)“头季再生高粱要早收割。”泸县毗卢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任礼平手拿话筒一边指挥马昌房割高粱,一边向村民讲授再生高粱收割、蓄留技术,“收割三技巧,一是留桩高度一般以近地面留1~2个节为好,二是镰刀要锋利,砍秆时速度要快,二是用清粪水兑尿素及时施肥……”
- (2010-08-04)·泸州:荔枝歉收 虎头乡青果丰产弥补果农损失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傅庆)日前,笔者在泸州市合江县虎头乡看到,尽管是荔枝采摘期,公路两旁的荔枝树只有一些零星荔枝挂在枝头,没有往年“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景象。而虎头公路两旁的青果树则是果满枝头,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 (2010-08-04)·泸州:昔日酒老板 变成今日致富的“领头雁”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秦伟杨 袁玉华)走进如今的邻玉街道先锋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错落有致的小洋楼,大棚蔬菜郁郁葱葱,平坦的水泥路延伸到家家户户门口,亦工亦农的村民出行坐公交车,做饭用电或沼气,他们既在家门口当工人,同时也发展着养殖业、种植业,新农村建设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村民们由衷地说:“先锋村能有今天,与村党支部书记周继怀的功劳密不可分,他就是我们致富的领头雁!”
- (2010-08-03)·三个女人搭台 引领妇女登台唱响农村发展大戏
- 四川在线消息(通讯员王删 记者 马湖蓉)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在泸县立石镇水鸭池村就有这样三个女人,始终保持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劲头。50岁的赵淑惠,水鸭池村党支部书记;54岁的艾秀会,水鸭池村主任;22岁的艾丽,村官大学生,水鸭池村会计。这三个女人齐心合力,把村里的一台发展好戏唱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 (2010-07-30)·合江望龙优质再生高粱成熟待收 农民丰收在望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裴江华 王中金)7月28日,笔者随望龙镇农技员来到该镇太慈寺村十二社的高粱示范片,大片即将成熟的高粱映入眼帘,一派丰收景象。
- (2010-07-29)·楼顶建花卉自选超市 合面镇花农月收益3000元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张媛 李小波)近日,笔者走进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新设村六社花农刘驰名的花圃,看到蝴蝶兰、珍珠月季、落地桂花、袖珍海棠等三十几种花卉品种琳琅满目,争奇斗艳。
- (2010-07-28)·纳溪渠坝镇农技服务到田间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田洪春)7月27日,在泸州市纳溪区渠坝镇双新村三社龙清海的稻田旁,该镇的农技服务队员背着机动喷雾器,为蓄留再生稻喷洒农药。
- (2010-07-28)·秋收未到农具先"热"竹编为纳溪农民创收800万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向育凯 刘聚祥)近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竹木农具市场看到:扁担、箩筐、竹围囤、叉头扫……各种秋收竹木农具应有尽有,在街道两旁摆成了100多米的两条长龙。虽然离秋收还有近1个月时间,但竹木农具销售却悄然“热”了起来。大堰村八社农民牟光进乐呵呵地说:“每年这段时间农具最好卖,箩篼50元一挑,两轮场卖了40挑。”
- (2010-07-28)·白鹿镇农家庭院式风貌塑造 引领乡村现代风情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杨阳)如今走进合江县白鹿镇,随处可见一幢幢漂亮别致的小洋楼矗立乡间,与青山绿水相互映衬,尽显川南民居的独特魅力。“瞧!现在我家院子好大哟,生活真好,真美,好安逸啊!”大山村八社曾祥云望着自己的新房子,难掩心中的得意。
- (2010-07-28)·泸州纳溪区护国镇返乡民工 养兔致富苦中有乐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余正燃)清晨的阳光照进简陋而整洁干净的养兔小屋,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德红村村民黄煌,正耐心的打扫着兔槽的卫生。忙活了一个早上,黄煌已身满是汗。吃过简单的早饭,装上优质的肉兔,开着半新的长安车,行驶在大街小巷……黄煌的养兔生活,苦中有乐,单调但蓄积着收获的希望。
- (2010-07-28)·方洞镇村社干部齐上阵 施再生稻粒芽肥促丰收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雷林)7月27日,泸县方洞镇农业服务中心组织农技人员为该镇石牌坊村4社、5社的村民们送去了价值3000余元的再生稻高产化肥。
- (2010-07-27)·泸州叙永大石乡推广黄柏种植助农增收150万元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亢昌均)7月26日,笔者来到泸州市叙永县大石乡大石村三社农民王启明家,看到王启明正在忙着晾晒刚从山上收割来的中药材黄柏皮。由于近两年黄柏皮价格一路攀升,王启明今年仅销售黄柏皮一项就可增收8000多元。
- (2010-07-27)·背靠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 特色产业助农民增收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魏有云 周超文)“今年,我把家头3个人的4亩多土地都拿出来作为股份加入村里的有机高粱合作社了,不仅每亩有600斤稻谷的稳定收入,在合作社干一天还有50元的工资,年终还能在合作社分红。现在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让我们的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了。”日前,正在管理高粱秧的来龙山有机高粱合作社社员徐良银欣喜地说。
- (2010-07-26)·现代生活进农家 先市镇农民也“赶”低碳潮流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杨群英)进入炎夏,天气越来越热,家住合江县先市镇贾山村八社的陈大爷从地里劳动回来,一身的汗水,赶紧冲了个澡。“现在方便得很,不用烧火都有滚水,用的就是太阳能!”陈大爷家历来都是靠烧柴草、煤炭热水,自安上太阳能热水器后,一家人觉得方便多了:不用柴、不用煤,清洁,随时都有热水。政府还有补贴,一次花2000块钱,以后就不用花钱了。
- (2010-07-26)·应对生猪市场低谷 嘉明镇送母猪鼓励发展养殖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罗君)7月25日,泸县嘉明镇兽防站门庭若市,农民们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他们高兴的说:“感谢政府拿钱鼓励养猪,这是党和政府对我们养猪户的关心和鼓励,我们要多养猪,养好猪,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放心肉。”
- (2010-07-25)·增强新村建设积极性 玄滩镇组织社员外出参观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甘立祥)近日,泸县玄滩镇金龙寺村的20多名群众代表们分别走进得胜镇仁和村、福集镇小马滩村和隆昌县山川镇曙光村参观新农村建设。
- (2010-07-25)·实录乡实施科学栽种管理 有望规避荔枝大小年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张雨)今年合江荔枝遭遇低温多雨寡照恶劣天气,大幅减产,据合江县农业局统计,正常年产量500万公斤的合江荔枝,今年产量仅有50万公斤,减产达九成,但合江县实录乡就有10多万公斤,其他地方几近绝收的大红袍品种在实录乡三江村九社有不错的坐果率,几乎看不到减产的迹象。近日,笔者随着合江荔枝研究会专家和合江电视台记者一行到实录乡三江村九社一探其中的奥秘。
- (2010-07-23)·兆雅镇连续5年施用再生稻粒芽肥促高产得民心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李江树 梁先梅)“感谢兆雅镇政府,县镇农技人员的关心,又为我们送尿素,指导我们施用再生稻粒芽肥,让我们农民增产增收。”泸县兆雅镇石龙村1社、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科技示范户胡元海高兴地说道,“现在的政府和农业科技人员就是好,处处为我们农民着想,他们已是连续五年指导我们的生产,我们连续几年获得了丰收。”科技示范户郭大桥接过了话题。
- (2010-07-23)·震东有座“世外桃源” 香桃俏销鼓了果农腰包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肖军)震东乡中寨村六社有一桃园盛名远播。近日,笔者同几位好友亲临其境,领略了秀丽的桃园风光,体验了攀树摘桃之乐,品尝了原汁原味的土产香桃,感受“世外桃源”的美好。
- (2010-07-22)·古蔺向田村生猪专合社成立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陈思念)7月19日,泸州市古蔺县龙山镇向田村生猪专业合作社成立,古蔺县政府副县长吴文湘,县畜牧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胡雪中,龙山镇党政领导出席了挂牌仪式。
- (2010-07-22)·四大猪场蓄势待发 古蔺生猪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程琳)7月20日,古蔺县向田生猪专业合作社成立,该合作社以新成立的邓贝猪场为龙头,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养殖。邓贝猪场总面积2500㎡,圈舍规范、设施齐全,可实现年出栏5000头以上。
- (2010-07-22)·应对前期天气影响 泸县统一施再生稻肥夺高产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曾佐然)“大家要注意到撒匀净,相互之间在撒的时候尽量撒拢,不要留空白,叶色淡的地方适当多撒一点,叶色浓的地方少撒一点,总量按每亩30斤这个量,全部施到田头。”7月21日,泸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方弟端反复叮嘱施肥人员。
- (2010-07-22)·泸州瓜农科学引种黑皮冬瓜 一季收益近30万元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杨欣 周超文)目前,正是黑皮冬瓜收获上市季节,泸州市江阳区通滩镇魏坝村农民邓其勇这些日子一直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今春我首次从广东引种了黑皮冬瓜,想不到今年的黑皮冬瓜竟这样抢手,两个月前,泸州果蔬市场的两个蔬菜经销商就上门来签下了收购合同,每公斤0.9元,而且全部由他们自己来运送。”邓其勇欣喜地告诉笔者。
- (2010-07-21)·龙车镇推广铝皮粮仓 每年可减少储粮损失50吨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李帮涛)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大堰村村民周德银打开自己家的新式铝皮粮仓,金黄的稻谷从放料口哗哗啦流出。“新式铝皮粮仓硬是要得,密封性好,不回潮,不生虫,不得被老鼠吃,干干净净,焦酥酥的。”说起粮新式铝皮粮仓的好处,周德均老人很是满意。
- (2010-07-21)·泸州纳溪桑园乌鸡俏销 为合面农户创收500万元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李小波)“桑园里的土鸡都快成‘金凤凰’了!土鸡还在林子里就被泸州城里的几家火锅店预订完了,而且价格还不菲!”7月17日,笔者走进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杏花村10社张崇明的桑园林基地,主人笑逐颜开地说。
- (2010-07-21)·当科学遇上传统 泸州两瓜农上演种植“PK赛”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杨欣 周超文)7月13日上午,笔者在通滩镇魏坝村胡孝银和邓诚的西瓜地里看到这样一番景象:胡孝银的大棚西瓜长势喜人,平均每天有几百斤西瓜上市,藤蔓长得郁郁葱葱;而紧靠胡孝银地边的邓诚种植的西瓜,藤蔓早在10天前就已枯死,只剩下光秃秃的一片空地,等着改种。是什么让同一块地里种植的同一个品种的西瓜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损失惨重的邓诚说:“是今年的怪天气惹的祸”,胡孝银却说:“今年的西瓜丰收与科学种植是分不开的。”
- (2010-07-20)·合江县实录乡加强烤烟烤前管理 确保试种成功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张雨 冯瑞芳)近日,泸州市合江县实录乡张坝村三社李良才的烟田里,几名留守妇女正在乡干部的指导下对烤烟进行“打顶抹芽留杈”管理,预防铁杆早花,为烟农增收作最后冲刺。
- (2010-07-20)·椒园乡3000亩高粱长势喜人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熊升强) 今年泸州市古蔺县椒园乡狠抓了高粱育苗工作,3000亩高粱长势喜人。近日,来到位于古蔺县赤水河边上椒园乡水田村高粱基地,沿途看到的是高粱苗萌发好、长势旺,山梁中、山洼里,硕大抽穗高粱坠弯了腰。
- (2010-07-19)·大石乡“庄稼医生”出诊忙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万义)“老陈,你的秧苗生病了啊,是稻飞虱,要抓紧治哟。”近日,笔者在泸州市叙永县大石乡双全村一社陈洪高家示范田边看到,乡农技站技术人员王礼刚正在田里向老陈现场讲解病虫防治技术。
- (2010-07-19)·泸州合江白鹿镇 切实加大水稻病虫害防治力度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付繁荣)针对当前是水稻病虫害高发期,为及时控制疫情,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泸州市合江县白鹿镇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大水稻病虫害防治力度。
- (2010-07-19)·试水桑蚕种养初尝甜头 泸县立石蚕农喜获丰收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王删)7月17日,泸县立石镇蚕茧站格外热闹,围满了前来销售蚕茧的蚕农。从蚕农们个个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就已知晓今年夏蚕形势喜人,蚕农们丰收在即。
- (2010-07-19)·蔺州苗家土鸡 古蔺打造的土鸡产业第二张名片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程琳)今年来,生猪市场疲软,为拉动古蔺畜牧经济向前发展,县畜牧局将重心转向土鸡产业,利用古蔺县土鸡产业发展资源和品牌优势,在大力发展第一张名片──蔺州三台土鸡的同时,着力打造土鸡产业第二张名片──“蔺州苗家土鸡”。
- (2010-07-19)·泸州合江规模推广再生高粱 全面实现农民增收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何翠)来到泸州市合江县参宝乡森华村,只看见满山遍野一片一片的再生高粱。“种再生高粱很划算,产量高、价格贵,不愁卖不出去。”参宝乡森华村主任赵廷中这样告诉笔者。赵廷中家种了2亩再生高梁,预计可产1300公斤,毛收入至少在4000元以上。
- (2010-07-17)·纳溪天仙镇政府出资农民投劳 致富路伸向林区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周杰 卓炳玉)7月15日,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黄家村机器轰鸣,人声鼎沸,村民们顶烈日冒酷暑,扬着铁锹,搬着石块,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
- (2010-07-16)·纳溪花木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 每亩增收两千元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向育凯)7月15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镇高洞村七社看到:一行大桂花套种一排小茶花,一高一矮,错落有致。正在为花木除草、疏枝、施肥的花木种植大户于水高兴地说:“花木套种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套种一亩花木,每年能增收2000元。”
- (2010-07-15)·纳溪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活动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周杰)7月12日,泸州市纳溪区召开“建设新农村、美化新家园”城乡结对共建活动启动仪式暨培训会。纳溪区团委、妇联、农户代表参加了会议。
- (2010-07-15)·葫芦苗上结西瓜 泸州瓜农科学种植走上致富路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古小波)7月14日,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长安村瓜农曾应生刚卖出一车西瓜,一边数着厚厚的一叠钞票,一边乐呵呵地地告诉笔者:“我的西瓜甜得很,好多城头人都亲自到土头来摘,天天都有商贩进来拉西瓜。”
- (2010-07-15)·瞄准市场空档培育甜龙竹苗 一年纯利达60万元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杨欣 周超文)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来自叙永县的张小林却打破了这一常规,来到泸州市江阳区通滩镇魏坝村投资培育甜龙竹苗并出售,平均每亩可获利万元。
- (2010-07-14)·打造信息化乡镇 泸州纳溪天仙镇农产品网上卖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周杰)“现在安逸了,不用出门,通过上网、听广播就可以学到种养殖技术,要卖点农产品也更了解行情,能更好的联系买家咯。”家住泸州市纳溪区银罗村的杨明友告诉笔者,托天仙镇信息化建设的福,家里按上了宽带,上网学习枇杷种植技术,杨明友家的8亩枇杷今年长势良好,也早早地联系好了销路,“树上就卖断货了”。
- (2010-07-14)·泸州纳溪护国镇 田园广播系统惠及上万老百姓
-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梁龙海 毕君莉)“96168!这镇上又打起电话来了。”正在田间干活的曾令渊停下手里的活,拿出手机来,一边招呼着老伴一边接起电话来听:“稻瘟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在防治上主要抓好叶稻瘟和穗稻瘟的防治……”曾令渊边听还边念着要点。曾令渊原来种地都是凭经验,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施肥都很盲目,现在好了,田园广播系统的语音消息会及时发到手机上,告诉他怎样科学施肥,怎样科学防治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