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 (2014-09-02)·平均每公斤18元 合江县白米镇大白姜减量不减效
  •     “今年的大白姜比较贵,我买了70斤,都给我算的是8块一斤。”从泸州专程赶来白米镇龙聚村买大白姜的吴女士告诉笔者,“再贵我也要买,因为这个姜很特别,别的地方买不到的。”从8月上旬开始,合江县白米镇的特色蔬菜—大白姜逐渐上市。
  • (2014-09-02)·得胜镇广播村村响如期开播 传递党委政府的正能量
  •     今年泸县得胜镇的广播村村响建设共涉及14个村3个社区的所有社和居民小组,安装喇叭共计157组,仅该镇就投入资金9.1万元。如今,每当中午时分,走在得胜镇的每一条乡间小路上,总能听见洪亮的喇叭声里传来的“乡土气息”,总能看见荷锄驻足倾听的群众……
  • (2014-09-01)·合江佛荫:农业专业合作社扶持 “双到位”
  •     2014年以来,随着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多,佛荫镇在严格执行国家各项规定的基础上,积极制定可行措施,保证对镇内的红粮专合社、荔枝专合社、植保专合社等9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实现技术和物资扶持“双到位”。
  • (2014-09-01)·价格比普通大米高15倍 叙永苗乡种出“贵族米”
  •     9月1日,泸州市叙永县白腊苗族乡荞田村的“川米优化推广工程”示范基地内,稻农抓住晴好天气抢收“黄金水稻”,到处一派收割的繁忙景象。示范基地所产稻米卖到了42元一斤,比普通大米(2.5至3元每斤)价格高了15倍左右,成了川内少有的“米中贵族”,而当地稻农也沾了“贵族米”的光,亩收入增加了近千元。
  • (2014-09-01)·叙永白腊乡“川米优化示范推广工程”通过省农科院验收
  •     为进一步发展绿色生态水稻良种,加大对优质大米品牌的推广力度,8月31日,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组成的专家组对泸州市叙永县白腊乡“川米优化示范推广工程”进行了现场验收,并就下一步如何推广该示范工程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
  • (2014-08-29)·千斤粮万元钱 合江县大桥镇打造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
  •     如何把资源优势变为发展优势,2013年下半年起,合江县大桥镇以提高稻田复种指数作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千斤粮万元钱”为目标的“粮经复合”种植新模式,重点打造长江村、飞龙村、大桥村粮经复合特色产业带,打造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江南新区产村相融示范基地、粮经复合及观光休闲科技示范园,取得了初步效果。
  • (2014-08-26)·合江法王寺镇:农家书屋已成新村文化建设的“加油站”
  •     “以前做完农活经常打麻将、看电视,现在一有空就到图书室学知识,学致富技术了!”村民黄某深有感触地说。自合江县法王寺镇四通村乡村农家书屋开设以来,该村村民们就有了新去处,精神文化生活品质越来越高。
  • (2014-08-26)·泸县得胜镇:农网改造“火”速上线 村民用电从此无忧
  •     自七月以来,在泸县得胜镇大水坝村、东皇殿村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电力工人忙碌的身影,他们正在将一根根电杆、一台台变压器成功地安装在规划区域,为群众送上满负荷的电流,以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
  • (2014-08-26)·龙马潭:打造川南最大生姜生产基地 年产值将达4亿
  •     立秋过后,生姜迎来了收获季节。目前龙马潭区连片规模种植无公害生姜已达万亩以上,产值将达4个亿。近年来龙马潭区狠抓规模经济型农业产业, 在特兴、鱼塘等乡镇积极发展优质生姜生产,打造川南最大生姜专业化种植示范基地。
  • (2014-08-22)·产业+新民居+公共服务 泸县太伏镇着力打造新村综合体
  •     8月21日,笔者在泸县太伏镇港城新村现场看到,一幢幢漂亮的新房排列整齐,休闲广场水体打造已见雏形,综合大楼正在加快建设之中……目前,太伏镇的新村绿化工作已完成了县级招投标,港城新村庭院绿化工作即将展开。
  • (2014-08-22)·纳溪:农技员田间地头“现场办公” 科技入户工程农民乐
  •     今年,纳溪区实施科技入户中心户4000多户,计划每个中心户可带动辐射10户左右的农户发展科技。针对在科技入户中,农民对农业增产增收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需求迫切这一实际,纳溪区农业技术部门派出了60多名业务精、熟悉农村工作的技术人员,采取定点、入户上门服务的方式,重点指导中心户实施科学种田。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通过印发技术资料、现场指导、举办院坝培训班等方式,手把手地将农户需要的技术和信息教给农户,提高农户种田的科技含量。
  • (2014-08-22)·纳溪区护国镇:打造产业精品园 唱响农民增收歌
  •     近年来,护国镇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从单一的粮食种植走向粮经协调发展之路,目前该镇已种植特早茶6.5万亩,投产面积达4.2万亩,为全镇农民增产增收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了“中国特早茶之乡。”
  • (2014-08-20)·水稻喜丰收 农户笑开颜
  •     “自己肯定吃不完,一半以上都会拉出去卖。”8月19日,龙马潭区长安乡长春村村民任友生一边忙着收割水稻,一边乐呵呵的告诉笔者。当日正是雨后初晴,该村村民纷纷来到田地里抢收稻谷。
  • (2014-08-19)·80后小伙返乡创业有两手 养生态珍珠鸡赚两份钱
  •     随着今年2月放养山头的1200多珍珠鸡开始上市,每天江阳区石寨镇凤龙村返乡创业青年赵松都要接到好几个来自泸州城区餐厅和周边农家乐的求购电话,喜得赵松天天笑逐颜开:“养生态珍珠鸡就是划得来,不仅一只鸡要卖150元,鸡毛还要另卖40元,真是养一只鸡得两份钱。”
  • (2014-08-18)·订单生姜收获忙
  •     近年来,龙马潭区狠抓规模经济型农业产业,在特兴、鱼塘等乡镇积极发展优质生姜产业,打造川南最大生姜专业化种植示范基地,以“公司+农户+专合组织”的模式,实行集中栽种、管防、采摘、加工和收购,成品销售往云南、贵州、西藏等地。
  • (2014-08-18)·“高床”养羊奔“钱”图 生态饲养让山羊住上“别墅”
  •     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镇方水村林传财的养殖方式完全颠覆了我们过去对养羊的概念,在他的黑山羊养殖场里,竟然将羊养在“床”上。他的这种“高床”养殖方式,既生态环保省时省力,还让山羊拉的屎尿都能卖钱,令人称奇不已。
  • (2014-08-18)·白米镇:水稻新品种“同田竞技” 为粮食生产探路子
  •     合江县白米镇现有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2.8万亩,是全县唯一一个进行水稻新品种展示的示范点。该镇位于四川省东南端,因长江回环合抱呈半岛地形,受长江河谷温湿小气候影响,春季回暖快,极少出现倒春寒天气。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对水稻新品种展示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
  • (2014-08-18)·纳溪区大渡口:“邻里互助”收谷子 你帮我来我帮你
  •     今年,纳溪区大渡口镇天堂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针对村里缺劳现状,及时组织村民在秋收中开展“邻里互助”的活动,活动本着“就地就近”原则,4、5户为一个“互助小组”,联合起来收割,今天你帮我收,明天我帮割。这一活动的开展,使当地在城里或企业上班的年轻人不再为“农闲外出务工、农忙回家收割”而奔忙。
  • (2014-08-18)·叙永:首例肉牛(羊)保险成功投保 政府补贴75%保险金
  •     泸州市叙永县合乐苗族乡方元村四社李世棋家里迎来了一批特殊“客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叙永支公司和合乐畜牧兽医站具体负责肉牛、肉羊保险的办事人员,他们是专程为李世棋家的73头肉牛办理保险业务而来。“客人”很快为这73头肉牛“验明正身”,完善手续,将盖着鲜红印章的保险单交到了李世棋手中。
  • (2014-08-15)·泸州:晒秋入画卷 丰收迎秋来
  •     立秋过后,高粱飘红,稻田泛金。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农民抓住晴好天气加紧抢收,秀美乡村,美丽新居,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秋景图画。
  • (2014-08-14)·海潮镇:赶黄草道出村里致富经 户均年增收6000元
  •     8月13日,笔者来到了泸县海潮镇徐场村。一下车,一幅热闹的画面映入眼帘——火辣辣的太阳照在村民们的脸颊上,晶莹的汗珠顺着手腕滴入土中,田里大约有20几号人,正在收割赶黄草,有的在割草、有的在打捆、有的在搬运……
  • (2014-08-13)·大渡口:烂梨新用化作酒企窖泥 变废为宝果农获意外收入
  •     近几年,大渡口镇紧紧依托镇域10多家大中型酒类企业,引进泸州老窖等全国知名酒企建设“中国酒镇·酒庄”,带动了高粱、水果、蔬菜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大渡口镇的酒企,尤其是一些新建的酒类企业为了提升窖泥的品质,早日投入使用,就从窖泥生产制作开始,大量收购次品梨子待其发酵腐熟后用作窖泥,以增加窖泥的益生菌,全面提升美酒的品质。
  • (2014-08-13)·福集镇拉开水稻机收丰收镰 预计今年产粮5500万斤
  •     今年,福集镇在加快推广水稻机械化收割技术,发展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为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公路沿线的农户,免费提供小型收割机收割中稻的帮助。目前,20台小型收割机正在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的万宝、沙土、螺蛳山、白龙塔、龙朝、九曲河等6个村拉开中稻收割帷幕。
  • (2014-08-12)·龙马潭:小农水解“渴”万亩田 蓄水池让农民乐开颜
  •     从去年开始,泸州市龙马潭区准备投入2.27亿元资金实施“小农水”工程,如今,持续高温面前“小农水”解“渴”万亩田。2013年,该区“小农水”项目工程解渴万亩田,新增经济作物产值约825万元,农民人均增加纯收入约218元。
  • (2014-08-11)·林下养殖“迷你猪” 生态养殖助农增收拓“钱”途
  •     近年来,叙永县林竹产业发展迅速,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在林竹效益稳步增长的同时,林下经济呈现新的助农增收增长点,在林下养鸡、林下中药材等相继成功投产后,天池镇一村民率先在林下尝试香猪引种养殖,探索林下经济新的增收途径。
  • (2014-08-08)·农民“热”购新式农机
  •     时下正值盛夏“三伏天”,天气炎热无比,在纳溪区各乡镇的农机销售市场,也是一番“热”象。
  • (2014-08-08)·纳溪区党员志愿者助农民秋收
  •     为了缓解农村劳动力匮乏的问题,切实解决农村群众的燃眉之急,纳溪区各镇在水稻收割前提早谋划,整合各方力量组织了10多党员志愿服务队,队员人数近500人,为留守老人和特困户家庭抢收稻谷,及进把党的关爱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困难群众心中。
  • (2014-08-08)·荒山变身麻竹林 林下养鸡赚头大——年收入超50万元
  •     近日,当笔者攀上海拔400多米高的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大坪村三组一个高山顶时,映入眼帘的全是一片片翠绿的麻竹林,麻竹林下土鸡成群。而正在为土鸡添喂米糠混合料的承包者唐燕高兴地告诉笔者说:“我这片300多亩麻竹林是2002年向村里承包来的,合同期30年,如今历经10年的管护,早已进入回报期。这两年,靠着卖麻竹鲜笋和腌晒麻竹笋,年年收入都超过了50万元。”
  • (2014-08-07)·纳溪区大渡口镇:高粱抢收人倍忙 “订单收购”乐开怀
  •     纳溪区大渡口镇今年种植红高粱1万亩,核心片区有3000亩。政府向种植户免费发放种子、有机肥、农药、育秧薄膜等农资扶持和农业设施建设,通过采取农技人员全程作技术指导、强化订单生产和实施保护价收购等措施,让种植户实现“无忧种植”。
  • (2014-08-06)·合江县凤鸣镇:黄金湾荔枝晚熟高价上市 每斤25-30元
  •     进入8月份以来,合江县凤鸣镇黄金湾村的村民开始忙于采摘荔枝,准备运出销售。据悉,这几天其它地方基本没了大红袍可上市了,而黄金湾却才刚开始采摘,因此每年价格居高不下,已真正成为农民致富摇钱树。
  • (2014-08-06)·大渡口水利设施建设保农增收 偏远小山村展望美好明天
  •     走进纳溪区大渡口镇天堂村,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新农村正在拔地而起;青山绿水,湖光十色,好不惬意。微波粼粼的池塘边上,壮实的稻穗正迎着火辣辣的太阳随风摇曳,一位村民看见笔者正在拍照,主动和笔者搭讪,满怀激动地说:“今年这里水池修建完成投入使用后,周围农作物的用水得到了有效保障,今年的水稻肯定有个好收成!”
  • (2014-08-05)·土城乡优质“颐红香桃”熟了!
  •     树满山,桃满山,颐红香桃红满山。眼下,正是古蔺县土城乡“颐红香桃”成熟的时节,土城乡风光村的果农们正在忙碌的采摘,红红的香桃映红了一张张果农红红的笑脸。
  • (2014-07-31)·水则资车,旱则资舟 金龙乡未雨绸缪 丰年警惕饥年苦
  •     “水则资车,旱则资舟”这句古话在商业上时时应验,对于农业,未雨绸缪更是十分重要。据悉,龙马潭区金龙乡农技站不断加强专业技术的形成与推广,使高粱种植户们能在丰收的喜悦中警惕饥寒的痛苦,增强了不测风雨对农业影响的意识。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