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 (2014-07-31)·让沉睡的土地“流金淌银” 现代农业带来稳定增收之路
- 七月的泸州市江阳区丹林镇梨花村,漫山遍野一派葱茏,行走在梨花村乡野田间,放眼望去,那尽收眼底的万亩良田,一片连着一片。项目区的群众个个眉开眼笑:“现代农业建设项目不仅唤醒了沉睡的土地,增强了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由于完善的基础设施,还引来了农业生态公司进驻,带领我们踏上了稳定的增收之路。”说起现在的好日子,江阳区丹林镇梨花村五组村民赵兴明就赞不绝口。
- (2014-07-31)·龙马潭:订单有机高粱收获忙
- 龙马潭区作为长江上游“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核心腹地,近年来,该区以“政府补助、科技投入、订单销售”的方式,以“农户+专合社+企业”模式,统一发展规模化有机高粱产业,为辖区内酒类企业提供优质的酿造原料,不仅盘活了土地促进农民增收,而且还有效遏制石漠化进程,绿化美化了山梁子。
- (2014-07-31)·土地流转:流出新农业,转出新农民
- 江阳区积极探索农村经营新机制,一方面土地流转促使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从事二、三产业,有效地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后的农民,通过外出打工年收入普遍达1.2万以上,农民一手拿薪金一手拿租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 (2014-07-30)·泸县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工作 已初步形成规模
- 2014年,泸县按照“扩产业、亮新村、重招商、推改革”工作基调,突出打造精品,注重点面结合,积极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产业有规模,带动有效益,发展有活力的良好局面。1-6月,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达15.4亿元,增长4%;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288元,同比增长13.2%。
- (2014-07-29)·古蔺:又到“金叶”丰收时
- 古蔺县今年种植了烤烟6.25万亩,产量预计达14万担。在进入采摘烘烤环节后,全县派出了120名烘烤预检员指导烟农烘烤烟叶,烟草部门准备在8月15日前后开始收购,而且上等烟叶收购价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了5%。
- (2014-07-28)·纳溪区:腾梨丰收果农笑
- “这里的梨子果大,口感好,多买点带回去送点给朋友……”7月27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青风村无公害腾梨基地看到,硕大的腾梨挂满枝头,果正在对梨子进行分级装箱,体验采摘的客人在果园穿梭。果农们数着到手的票子,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
- (2014-07-27)·以点带面 福宝镇农业科技示范户领头带动农民增粮增收
- 近日,合江县福宝镇确定一批种植大户为全国农机推广示范县的农业科技示范户,此次福宝镇共确定54户农家农业科技示范户,主要示范产业有果树、水稻、玉米、蔬菜等,预计辐射带动户数约500户,示范规模约有800亩土地。
- (2014-07-24)·古蔺:生猪市场遭遇疲软 合作经营开启逆势增收新模式
- 近日,按照“公司+专合社+基地+农户”模式运作的古蔺县金星乡龙田村丫杈猪养殖小区卖出首批仔猪。收购当天,龙田村10组9户农户共卖出仔公猪42头、仔母猪62头,分别按照200元/头和600元/头的价格计算,农户收入达45600元,与养殖其他生猪品种相比,增收近3万元。
- (2014-07-23)·农科院专家组考察调研福宝金钗石斛:要增强合作社带动力
- 近日,中国农科院专家组莅临合江县福宝镇考察调研。农科院专家组一行来到福宝镇福森专合社实地察看,了解合作社经营管理情况。专家们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大棚,察看金钗石斛的种植情况,并现场传授金钗石斛种植经验。
- (2014-07-23)·“大暑”到农事忙
- 7月23日,泸州市龙马潭区金龙乡西坛村4组的群众冒着高温在水稻田里撒尿素进行田间管理。当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虽然川南室外气温超过40度,但是很多农民仍旧坚守在田间不误农事,全力以赴进行田间管理以促进稻穗生长,确保粮食增产增收。
- (2014-07-22)·合江:工商、农机、质检三部门联合开展农机市场专项检查
- 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和农机配件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保护合江县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促进该县农业生产稳定发展。7月22日,合江县工商局、县农机局和县质检局三部门联合对合江镇县城范围内的农机经营网点进行了拉网式检查。
- (2014-07-18)·纳溪“富民大课堂”摆到田间地头密切群众关系
-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纳溪区充分抓住当前农民对一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市场信息需求迫切的特点,利用全区已建成的176个农村远程教育站点,办起了“富民大课堂”,带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找市场,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 (2014-07-18)·白沙:田间课堂 把农业实用技术送到生产一线
- 合江县白沙镇围绕村民的实际需求,抽调镇农业服务中心、科协、畜牧兽医站等涉农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组建“农技服务小分队”,深入农家院坝、田间地头,把农业实用技术送到村民的生产一线,直接面对农户,实打实的现场解答疑难,既通俗易懂、又实践性强,又能很好地互动,村民乐于接受、效果很明显,受到村民普遍欢迎。
- (2014-07-18)·古蔺15万亩水稻遭受稻飞虱侵害 达大发生程度
- 从7月16日开始,古蔺县迎来晴好天气,该县抓住有利时机,对全县水稻开展稻飞虱防控工作。由于连日阴雨寡照,稻飞虱成虫不断迁入等原因,古蔺县20万亩水稻中,稻飞虱发生面积有15万亩,已达五级,全县稻飞虱已达大发生程度。
- (2014-07-17)·泸州泸县:开镰割穗 沉甸甸高粱映红村民笑脸
- 7月16日,记者来到泸县牛滩镇天全村,目睹了一场红高粱丰收的喜人场景。满山遍野一大片一大片的高粱涨红了脸,羞涩地低垂着头,村民们正在红高粱地里挥汗如雨的开镰割穗,背蒌里装满大串大串沉甸甸红扑扑的穗子。
- (2014-07-16)·古蔺半年农机补贴近150万 546台微耕机用户获益
- 7月8日以来,古蔺县开始发放上半年第一批中央购机补贴,全县有546台微耕机用户获益。按照标准,平均每台微耕机可获中央补贴约30%,地方补贴约20%,总体发放补贴金额近150万元,其中中央约105万元,地方约42万元。
- (2014-07-14)·蓝田街道:“猪保险”撑起养殖户“保护伞”
- 日前,江阳区蓝田街道对辖区符合参保条件的生猪、能繁母猪进行登记调查登记核实,全面开展“猪保险”工作。目前,辖区1200户养殖户投保能繁母猪1300头,生猪8600头。
- (2014-07-14)·四川省高粱“三新”现场观摩会在泸州泸县召开
- 日前,四川省高粱“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在泸县召开。来自重庆、四川省的高粱专家、农技站长、高粱种植专合社、公司和高粱种植大户四川省水稻高粱研究所所长、西南片区高粱岗位专家丁国祥的带领下,参观了泸县加明的万亩高粱基地和位于福集镇水竹林村的国家高粱产业技术体系科研基地,并就地召开了座谈会。
- (2014-07-11)·泸州市建成全省首座手机远程控制信息化提灌站
- 7月7日上午,随着西南大学陈羽申教授在手机屏幕上的轻轻一点,泸县福集镇耿石桥提灌站的出水口顿时清泉喷涌而出。经过四川省排灌总站、西南大学、北京超兔软件公司、泸县农机局的艰苦努力,耿石桥提灌站正式建成投入提水作业,并实现了手机远程信息化操作,成为全省首座远程信息化控制泵站,标志着物联网技术在泸州市农机项目建设中的成功应用,泸州市农机项目建设高新科技应用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 (2014-07-09)·七万亩水稻受虫害 叙永打响“虫口夺粮”战役
- 入夏以来,叙永县降雨偏多,高温多雨天气为稻田病虫害繁衍滋生提供了有利环境,受湿热气候影响,叙永县7万多亩水稻不同程度受到稻飞虱、螟虫和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影响。为防止病虫害加重、蔓延,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叙永县有关部门及时抓住晴好天气,采取长效药剂与速效药剂相结合的防治对策,组织水稻病虫害防治小分队分赴各乡镇田间,加强病虫害防治,打响了一场“虫口夺粮”战役。
- (2014-07-09)·纳溪农技小分队深入田间防治虫害 确保水稻丰收
- 当前正值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由于持续雨水低温天气为水稻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的生长提供了条件。为此,纳溪区农业部门及时作好受灾情况调查,组织12支小分队分赴各镇的田间地头,广泛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宣传,及时指导农户施药防治,把水稻病虫害对大春作物的损失降到最低,为今年水稻丰产丰收打下基础。
- (2014-07-09)·古蔺县:烤烟种植集中连片 观光农业形势喜人
- 近日,走上古蔺县大寨苗族乡烤烟科技园区观景台,观光农业美景尽收眼底,集中连片的种植区好似一片“绿海”,大片烤烟勃勃生机,勾勒出一副当地群众种植丰收、经济致富的幸福生活画卷。
- (2014-07-09)·江阳区:多路并进 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 今年上半年,泸州市江阳区紧紧围绕“推进农村改革进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这一主题,以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农业重点项目突破为抓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突破。
- (2014-07-08)·“五型”农民 成为激活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 近年来,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创新农民教育方法,着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大力培育“多薪”型、经营型、文明型、守法型、科技型“五型”农民,“五型”农民成为激活镇域农村经济发展潜在的生力军。
- (2014-07-08)·合江白沙镇:“四管齐下” 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 近年来,合江县白沙镇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建设“美丽村庄、富裕乡村”为方向,从为民谋实利出发,充分利用有利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
- (2014-07-07)·土地流转出金 农民变身工人和股民喜领两份钱
- 泸州市纳溪区大力推进酿酒基地暨“中国酒镇·酒庄”建设,以土地流转形式推进酿酒基地建设和旅游开发。在项目建设中,企业和当地政府积极探索新型经济组织经营模式,让农民以土地入股方式加入农业公司,让公司实行规模化经营、市场化动作,扩大经营效益,实现了农民变股民的转变。
- (2014-07-07)·龙马潭区金龙乡:无公害葡萄 敲开群众致富门
- 葡萄产业是金龙乡的打造特色农业产业之一,近年来,金龙乡积极培育纯天然有机葡萄产业,引进一批优质葡萄新品种,通过无公害栽培方式,有效提高了葡萄品质,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无公害葡萄”种植产业已是当地群众致富之路。
- (2014-07-04)·网络为媒+体验采摘 三万斤葡萄在树上已被订光
- “唐老板,你的葡萄园开采时我们自驾游队要来20人,帮我准备两桌午饭。”“我们‘小蚂蚁’网站有50多名网友要参加体验采摘,请把活动场地准备好……”这几天,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镇柑湾村“世川葡萄园”唐世川成了大忙人,他不仅要随时掌握园内葡萄成熟情况,还要联系乡村餐饮“一条龙”服务队,为客人提供餐饮服务和筹备葡萄园开园的相关事情。
- (2014-07-04)·叙永县龙凤乡新松村“平坝”上种出“草龙珠”
- “如果今天这种晴好天气,能够持续五六天,我们的葡萄口感更好,甜分更足”7月2日,叙永县龙凤乡新松村玫瑰香葡萄园负责人李桃指着一串串的红葡萄向笔者介绍,并向广大游客发出邀请,“希望大家来到我们葡萄园,赏田园风光,吃农家食品”
- (2014-07-04)·纳溪:农村“文化人” 不干苦力活儿照样吃香
- 这两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农民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迫切,逢年过节和家里有喜事儿,除了单一的送礼金外,总爱送上对联、牌扁等“文化品”。纳溪区一部分农民抓这一商机,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专门帮人家写对联、照“全家福”、制光碟等活儿,吃起了“文化饭”,既简单又轻松,不出远门儿就能挣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