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 (2014-04-24)·纳溪区首批“家庭农场”落地 农业经营翻新篇
- 4月以来,绿源牧业家庭农场的赵昌芬、老根家庭农场的刘志友、向世家庭农场的向省辉喜洋洋的接过了纳溪区工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成为纳溪区首批家庭农场,为纳溪区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建设,翻开了新的一页。
- (2014-04-23)·龙凤:全自动蛋鸡养殖场 饲养1万只鸡仅需1人
- 一个坐落在群山环抱、粮田相伴、道路相通的蛋鸡养殖场,仅一座平房,乍一看外观,没有啥特别,就跟川南地区几乎随处可见的农房一样。走进场内,才真的让人大开眼界:鸡舍保温全封闭,给鸡喂料、喂水、清除粪便、调控室温、调节光线等工作,只要一按电钮即可完成。
- (2014-04-21)·莲藕成片示范种植 助力泰安乡村休闲观光旅游
- 近年来,泸州市江阳区泰安镇乡村旅游依托特色产业,按照市场化、差异化、规范化的要求,把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在泰安咀阳村推动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提高乡村旅游发展层次和水平,形成了集生态旅游、田园观光、休闲垂钓、“农家乐”、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新格局。
- (2014-04-21)·合江佛荫:现代农技 让农民在地里捡“金蛋”
- “金鸭蛋,银鹅蛋,不如我家的洋芋蛋!”走进合江县佛荫镇的田间地头,随时可以听见这个顺口溜。原来,这是佛荫镇推广的“脱毒II型”免耕土豆丰收了,当地群众用自编的顺口溜表达喜悦之情。
- (2014-04-17)·合江县喜获2013年四川省粮食生产“丰收杯”
- 2013年,合江县深入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扎实推进现代粮食产业基地建设,创新农民经营体系,积极引导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全年粮食产量达到50.38万吨,继续保持全国粮食“产粮大县”称号。日前,省政府授予该县2013年度四川省粮食生产“丰收杯”这一殊荣。
- (2014-04-17)·泸州龙马潭:“田间课堂”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
- 为广泛推广水稻插秧机械化技术,促进全区早日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4月16日,泸州市龙马潭区在特兴镇罗沙村召开2014年水稻机插秧现场会,通过“田间课堂”的形式就水稻机插秧技术向全区部分种植大户、机手做现场演示。
- (2014-04-17)·背靠科技园 传统老农的“黑五类”种出新滋味
- “你这黑土豆咋个卖?”“每公斤6元,不讲价。”4月16日,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塘口村1组村民刘昌海的两担黑土豆在街头亮相,很快就被城里的商贩“抢走”。当天,刘昌海出售黑土豆150多公斤,收入900多元。据悉,刘昌海今年种植的3亩黑土豆获丰收,亩产达2000公斤,直接经济收3万多元。
- (2014-04-16)·江阳畜牧学习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有了你们真诚服务,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这是广大养殖群众最深切的感受……江阳区畜牧局在深入贯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干群“无缝对接”,犹如浓浓春潮,带来满目新气象。
- (2014-04-14)·泸州泸县:大力建设PE管网 节水灌溉助农增收
- 泸县是四川省农业产粮大县之一,年产粮食53万多吨,其中水稻产量为36.63万吨,亩产高达644公斤,水稻单产和总产位居全省第一,泸县不仅是产粮大县,而且是水利、水产大县,如何高效节水十分重要。泸县结合本县实际,针对PE塑料管道不占地、不影响农业生产种植面积,无水路损失,灌溉流速快等高效节水的特点,加速加快加大PE塑料管道高效节水建设力度,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 (2014-04-13)·泸县兆雅镇:农民专业合作社 闯出致富新天地
- 从单打独斗到规模化经营,从传统农耕到机械化科学种植,泸县兆雅镇以引导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为抓手,通过生产上的节本增效,把分散经营的农民引到产业化经营、抱团发展的轨道上来,让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兆雅镇农村经济发展“新引擎”,引导农民闯出了致富新天地。
- (2014-04-09)·“小”庭院里种出“大”财富 一村增收300万元
- 自2000年以来,江阳区方山镇方山村因势利导,积极支持农民发展庭院经济,鼓励农民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家家户户发展短、平、快的庭院致富项目。10多年来,该村村民们在方寸之地做文章,小庭院里发大财,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据不完全统计,方山村这些留守在家的村民每年靠着小庭院,每户一年下来,小则可带来几千元,多的可达到几万元,全村村民靠此就可新增收入近300万元。
- (2014-04-04)·叙永:“321”移栽法 拉开6万亩烤烟移栽序幕
- 4月3日,泸州市叙永县分水镇终南村烤烟大田一派忙碌的景象,当日,该镇组织技术技员、种烟大户进行烤烟井窖式移栽(321移栽)技术现场培训,在全县率先拉开了烤烟移栽工作序幕。
- (2014-04-03)·江阳启动2014年农作物良种补贴 将发放450万元
- 今年,泸州市江阳区按照“全面覆盖、整体推进、因地制宜、补贴农民”的思路和“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优化结构、改善品质”的原则,将小麦、油菜、水稻、玉米纳入农作物良种补贴品种,其中玉米、小麦、油菜每亩补贴10元,水稻每亩补贴15元。补贴资金由区财政部门根据区农业部门提供的经过终审确认的实际种植面积,以及涉农镇、街提供的补贴清册,将补贴资金通过区农商银行直接发放到农户“一卡(折)通”或其他种植者指定账户上,预计今年江阳区将补贴农民450万元。
- (2014-04-02)·法王寺镇:“四举措” 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 近年来,合江县法王寺镇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以改善村容村貌为落脚点,以提升村民文化素养为内涵,积极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全力打造生活富足、生产稳定、环境靓丽的美好家园。
- (2014-04-01)·投产面积13万亩 纳溪无公害茶叶实现产销两旺
- 纳溪区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降雨量、日照和全球同纬度茶树发芽最早的区域等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特早茶。目前,全区已建成无公害标准化茶叶基地21万亩,投产面积13万亩,年产茶叶6850余吨,综合产值15亿元。全区茶叶加工企业有40多家,拥有凤羽、凤瀚源有机茶、“早春二月”和梅岭雪芽等国家、省级知名茶叶品牌,无公害特早茶产业已成为了纳溪最具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和支柱产业。
- (2014-03-31)·“惠农套餐”助农备春耕 合江白沙农民齐点赞
- 近年来,合江县白沙镇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抓,结合实际需要,推出“惠农套餐”,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中难题,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 (2014-03-31)·叙永整合千万涉农资金 打造现代化高标准农田
- 近年来,叙永县通过整合涉农资金1000万元,将山区小块农田除埂扩面,通过村规民约,将整改后的土地进行集体承包流转,建设现代化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推动粮食高产优质。
- (2014-03-26)·三个加快深化农村改革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 2013年以来,泸州市江阳区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省级现代农业重点县建设为重点,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方面取得一定成效,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三农工作先进县、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
- (2014-03-26)·弥陀董允坝现代农业基地 探索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 泸州市江阳区弥陀镇是一个农业大镇,近年来,该镇政府立足实情,因地制宜,抓住机遇,不断探索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规划以董允坝片区丘陵山脊线为界,总面积将达到875.75公顷,合1.31万亩。
- (2014-03-25)·天仙:惠农政策明白袋进农家 收集意见效果好
-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从解决群众需求、服务民生事业出发,该镇结合本地产业实际情况,精心准备“惠民政策明白袋”,内装一本政策宣传册、一张征求意见卡和党群连心名片,农民群众不出门就可以将今年的各项惠农政策了解得一清二楚。
- (2014-03-24)·荒山辟出养殖场 留守老人徐万福的马年“羊梦”
- “这段时间小羊羔特别抢手,每公斤卖到了40元,这6只小羊羔已不属于我了,几天前已被人订购了。”3月20日,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利合村15组村民徐万福一边清扫羊圈一边和笔者聊起他的“养羊经”。去年,徐万福利用房前屋后的荒山饲养本地小山羊,出栏20多只商品羊和30多只小羊羔,直接经济收入近3万元。徐万福说:“饲养本地小山羊省力省时,投资和风险小,比养猪划算。”
- (2014-03-21)·泸县兆雅镇:产村相融促发展 农民增收笑开颜
- 近日,泸县兆雅镇石龙村村民彭传福等人正在雅龙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基地忙着移植黄瓜秧,不远处的马路旁,五六位村民正忙着把一筐筐新鲜的西兰花搬上泸州市菜篮子工程的定点采购车。在石龙村,像彭传福这样通过流转土地入股专业合作社,又在专合社务工村民就有上百人,每人每年收入达到四五万元。
- (2014-03-21)·培育富民特色农业 泸州合江白鹿镇走出新路子
- 合江县白鹿镇按照“抓流转、扩规模,基地化生产;抓合作、求共赢,规范化运作;抓品牌、拓市场,市场化带动;抓宣传,保服务,创优环境促发展”的思路,以产村相融的要求,持续做好“菜、林、水产”三篇文章,打造重庆的“果盘子”,“菜篮子”,为农民增收致富打下坚实基础。
- (2014-03-20)·助力春耕生产 叙永6173万补贴资金惠及14万农户
- 3月19日,笔者从泸州市叙永县财政局获悉,该县2014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已于近日发放到种粮农户手中。共计发放补贴资金6173.26万元,其中,粮食直补486.14万元,农资综合补贴5687.12万元。受益农户14.56万户,53.60万人。资金的发放为种粮农民春耕生产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 (2014-03-19)·鱼塘镇:“绿浪”不比“花海”差 悦目且致富
- 三月,金黄的油菜花海吸人眼球。而在泸州龙马潭区鱼塘镇,田野上一排排的“绿浪”却更让当地人感兴趣,因为它不仅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还能帮当地农民致富。
- (2014-03-17)·合江先市镇农家书屋成为新农村建设“加油站”
- 合江县先市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十分注重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目前,该镇已建成12个农家书屋,平均每个书屋藏书2000余册以上。据了解,自农家书屋开放以来,村民平均每月借阅书籍人数达100余人次,平均每天有近5人次阅览书籍,所借阅的书籍主要涉及文学艺术、农林机械科技、养殖和种植技术、国家农业政策、卫生知识和社会生活常识等类别。农家书屋的建成,不仅让农民在闲时有了去处,同时还让他们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真是农民的“加油站”。
- (2014-03-13)·三月春耕忙 泸县送项目送资金送技术田间助农
- 又是一年春耕忙,早春三月农事欢。修水利,平整土地,育秧苗,田间地头,到处是一派春耕的忙碌景象。泸县县农业局、县水务局、农机局等涉农部门的干部职工纷纷走出办公室,送项目、送资金、送技术,将“走基层 解难题 办实事 惠民生”的活动演绎的淋漓尽致,掀起春耕生产的热潮。
- (2014-03-13)·法王寺“走基层”到农家 服务春耕“三不缺”
- 天气渐暖,万物复苏,春耕生产正当时。合江县法王寺镇在深入开展“走基层”活动中,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平台,切实为广大农民朋友春耕生产站好岗,尽好责,服好务。
- (2014-03-12)·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 牛滩春耕生产热闹非凡
- 眼下正值春耕生产时节,泸县牛滩镇农技站农技人员深入全镇各村指导农户,开展种植技术现场培训,讲解农作物田间管理知识。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农户遵循科学种植技术,翻土、平整苗床、洒水、播种、覆土、盖地膜,田间地头一派繁忙。
- (2014-03-12)·“蜜柚”、“葡萄” 生态观光农业成罗汉新亮点
- 泸州市龙马潭区罗汉镇积极扶持发展生态农业,帮助农民增收。除赠送农民柚子苗、积极联系种植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外,另新建观光葡萄园50余亩。目前,群丰村有柚子林1000亩,葡萄园50余亩,生态观光农业已成为罗汉镇新亮点。
- (2014-03-12)·保春灌助春耕 纳溪村民积极投工投劳抢修水利
- 为了确保春灌用顺利进行,促进春耕生产,连日来,纳溪区水利和农业部门积极组织施工队伍,突出抓好水利设施建设和病险水库加固等工程。同时,项目受益村民也积极投工投劳,加入到水利工程建设中。
- (2014-03-11)·白沙:备耕新时尚 农家书屋成春耕“参谋部”
- 目前,在合江县白沙镇靠科技备耕的技术型农民越来越多,他们纷纷来到村、社区农家书屋“请专家、求技术、寻信息”,尽量以科技含量较高的致富项目来开始今年的春耕。农家书屋变身为广大农民春耕备播的“加油站”。
- (2014-03-10)·法王寺镇干群齐心协力闹春耕 打好增收第一仗
- 连日来,合江县法王寺镇干部群众都为春耕备耕忙活起来,田野里,有的群众在耕田,有的在撒稻种,农技人员利用田间课堂为群众提供技术服务,全力为今年农民增收打好第一仗。
- (2014-03-06)·深山蕴藏“财富” 生态养殖足不出户年入10万
- “靠山吃山,依水致富,现在的收入也不比在外面打工少。”精明的主人公——打古镇普照村主任罗启福脸上写满喜悦。“依靠青山绿水养殖原生态的鸡和鱼,不出门就销售一空,去年收入不少于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