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周燕 先昌连)江阳区弥陀镇地处“名酒名园名区”项目核心区,下辖16个村和1个社区,总人口3.3万人。近年来,弥陀镇坚持工业与农业互动、产业发展与新村建设相结合,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积极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产城一体、统筹城乡发展之路,重点实施“1123”发展战略:打造一个沿江旅游带,建设一个酒业配套园区,搞好弥陀、白马两个集镇开发建设,做大做强高粱、蔬菜、制种三大农业特色产业,镇村面貌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项目区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兴建了灌溉渠、泄水渠,田间道路和生产便道,目前以基本形成“田成块、渠成网、路成线、旱能灌、涝能排”的格局。
同时还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现已平整土地1100多亩,新增耕地面积900余亩,建设整治山坪塘、蓄水池近百口,灌溉渠系15000米,增加有效灌面1100多亩。
在新村建设过程中,采用大集中、小分散、基础设施共享的方式,以“灰瓦、白墙、人字坡,前庭、后院、环境美”为统一风格,通过拆旧建新的途径,采取“群众自愿,土地复耕、拆旧换新、政府补贴”的方式,农民群众可以自主选择房屋的外观、户型和造型结构,由政府补贴农户3万元/户,村民再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决定建设公司,全程参与监督,打造集产业发展、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特色聚居点3个,新建住房174套,入住率达80%,群众满意率95%以上。为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升幸福指数,还开展了风貌塑造工作,政府统一设计,按照1.5万元/户标准补助农户,农民自行组织工程队对房屋进行风貌塑造,2012年共计塑造农房131套。
为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弥陀镇还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以蔬菜产业为例,仅2012年就建成大棚蔬菜1100多亩,专合社实现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项目区农民增收1000多元。
作为特色农业镇,弥陀镇还积极探索了一条以工哺农,以农促工的的道路。在项目区,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将土地集中到专业合作社,由专业合作社统一耕种,统一销售,农民变身为股东,一年土地收益数千元;土地集中后,农民可以选择到专合社打工,也可以选择到园区就业,这样一来就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同时,农民变身为产业工人,一年劳务收入可达2-3万元。另外随着园区发展进程的加快,工业旅游和乡村体验旅游蓬勃兴起,农民开办农家乐,自己当上了老板,一年旅游收入上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