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记者 王燕)“能口服就尽量不打针,能打针尽量不输液,这是对每个患者最合理的治疗。”昨日,记者从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了解到,为了使广大的市民了解如何正确地使用药物,特别是对于抗生素的使用,泸医的临床药师王国俊给了详细的指导。
感冒不一定要用药 更不用说抗生素了
王国俊介绍说,无论普通感冒还是流感,多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虽然是应对细菌感染的利器,对病毒却束手无策。只有在感冒出现细菌感染时,才需要遵医嘱用抗生素。而在感冒初期就吃抗生素,不但无效,还可能加重肝肾负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一般的感冒只要注意休息,饮食就可以了,特别要多喝水,这才是治疗感冒最可取的方式。”王国俊说道。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区别大 安全性有很大区别
此外,在最为普遍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方面,王国俊说,这两种药的分类很多市民都了解,但是对他们为何要分类却并非广为人知,非处方药由处方药转变而来,是经过长期应用、确认有疗效、质量稳定、非医疗专业人员也能安全使用的药物。
对于处方药,是指由具有处方权的医生所开具出来的处方,并由有资质的药师调剂发放的药物。
“但是现在某些药店存在患者无处方仍发放处方药的情况。处方药的副作用相对较大,安全性相对非处方药差,一旦吃错,会危及生命。”王国俊介绍说。
辩证看待抗生素的使用 迷信输液危害大
日前,“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清单,在网上热传。记者发现,其中多是常见病多发病,一些外科、妇科炎症以及小儿的疾病,都明确可以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输液。
王国俊说到这里也特别提醒了一点:“有些疾病确实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这点医院已经进行了管理,但是有些疾病是必须使用抗生素才会有效,不使用的疗效很差,这点应该辩证的看待。抗生素对皮肤破损化脓、泌尿系感染、肠道的感染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迷信输液,十分危险。感冒输液往往输注的是抗生素,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虽疗效迅速,但风险也很大,不良反应迅猛。静脉滴注时,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危险比口服高出数倍甚至十几倍。对多数感冒而言,口服药物就能较好地控制症状,不建议输液。“如果您的病情没有急迫到必须输液的程度,完全可以用吃药的方式来治疗。药物更安全更缓和,使用起来也会更舒服一些。”王国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