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周超文 金其云 吴锦江)10月14日,笔者来到泸州市纳溪区东升街道大溪村一个溪水潺潺的山坳里看到:逾千只灰天鹅(鸿雁)正在这条绵延几公里长、宽达5米的溪边嬉戏,雁声阵阵,响彻四野。正在给灰天鹅添加草料的养殖业主周德全欣喜地告诉笔者说:“养殖灰天鹅虽然已经第12个年头了,投资逾100万,但真正开始赚钱还是5年前的事。以前主要是没有解决孵化这一关。现在依托专业孵抱技术人员解决孵化难题后,每年销售商品灰天鹅都在3万多只,年年都有30余万元的纯利。”
专业代孵 多年难题一朝化解
年届六旬的周德全是2003年开始涉足灰天鹅养殖项目。然而,令周德全没有想到的是,直到2008年,困扰他的鹅蛋孵抱技术始终没有解决,尽管他在这几年间先后投资数万元购回了先进的孵化鹅蛋的设备,并请来了相关畜牧行业的专家指导,但最后的效果却令他十分沮丧。相当一部分鹅蛋不是孵化不出,就是孵化出来大多是畸形,成活率也极低。
开始时,周德全以为是天鹅的品种问题,相继淘汰了原来的品种,并从江苏、浙江等地购回了优质天鹅种,但依旧只有30%的孵化成活率,眼睁睁看这些年来投资的100多万元就要打水漂。就在周德全为100多万要打水漂而心急如焚时,2008年10月的一天,周德全了解到江阳区方山镇有一家专门孵育鹅苗、鸭苗和鸡苗的企业,业主孵抱技术过硬,孵化成活率极高,方圆几十公里外的养殖业主都到他那里买禽苗或将禽蛋拿来请他帮忙孵抱。周德全找到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并达成了他的种鹅蛋全部交由这家企业代孵化的协议,每孵出一只鹅苗周德全给付2元的费用。
毕竟这一孵抱企业业主是从事了几十年的孵抱,无论从实际操作经验还是技术水平及相关设备,远非周德全的孵抱技艺所能及。从2009年1月开始,周德全养殖的1000余只灰天鹅种蛋全部交给该企业孵育,孵育成活率达到90%以上,这让周德全每年的商品鹅规模发展了3万余只,除去孵化和养殖成本,每只获利近100元,而周德全每年却获得了30余万元的纯利。
酒糟当料 降成本保生态品质
“我的灰天鹅全是供应重庆市场,泸州本地反而没有供应,主是量太小了,这与我严格生态喂养,且时间上必须达到8—10个月出栏分不开。”周德全高兴地向笔者介绍。
走进周德全的灰天鹅养殖基地,随处可以见到集约生态养殖的“身影”。在他那堆放饲料的100余平方米的库房里,除了玉米、稻谷、米皮糠、麦麸皮、贝壳粉,但更多的是高粱酒糟。周德全介绍说:“我的灰天鹅售价能卖到35—40元/斤,品质不保证是甭要想有这样的价格。合理搭配粮食饲喂就是保证商品灰天鹅品质,同时也是降低养殖成本重要环节。笔者了解到,近几年各类粮食不断上涨后,小米高粱酒糟就成了灰天鹅饲料里的‘香饽饽’,用小米高粱酒糟添加在鹅饲料中,既保生态鸡品质,也降低了养殖成本。”
周德全用小米高粱酒糟作为替代部分粮食,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东升街道紧邻泸州市的原粮酒生产基地,对小米高粱需求量大,而其酒糟量也大。今年,周德全就与一家小高粱酒厂签下了购买酒糟的协定,每天酒厂酿酒一结束,周德全就将酒糟运回晾晒,碎成细糠拌入料中。由于小米高粱酒糟富含所需多种微量元素,使灰天鹅的生长得到了保证,而酒糟的成本却是玉米和稻谷的十分之一。
为了确保灰天鹅原生态品质,周德全除了满足灰天鹅两餐自配混合料外,其余就任其散放觅食青草。由于养殖场周边的青草有限,周德全每天都要给周边村民购买300多公斤青草,以满足灰天鹅生长所需。
为了让买主们了解灰天鹅养殖过程,周德全的灰天鹅养殖场没有栅栏,均对外开放,买主们随时随地可以径直到的场里进行“点买”、参观,让灰天鹅保留原生态的生长环境和品质。尽管每月都有近3000只灰天鹅出售,但除小部分买主到山坡上“点买”外,其余全部被重庆一客商长年订购。与别的灰天鹅养殖场不同的是,周德全出售的散灰天鹅,没有批发价和零售价之分,无论买三两只还是上万只,都是统一价格,尽管如此,他的灰天鹅依旧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