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李欣)“以前种的蔬菜都是自己吃,现在不仅能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而且在家门口就能卖钱了。”6月 16日,谈起今年旅游业带来的效益,叙永县水尾镇番山村村民付廷启直言,随着游客激增,他不但扩大了蔬菜种植规模,还不愁销路。这不,他家的两个蔬菜大棚今年已为他带来了近2万元的收入。近年来,叙永县合理利用农村闲置资源搞活乡村旅游,以休闲农庄、农事体验、农家避暑等模式,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让农民入股企业增收。位于水尾镇番山村的何家沟生态旅游景区便是其中一例。通过千亩花海、青少年野外训练基地等特色生态旅游项目,完善配套服务设施,素有“生态氧吧”的何家沟旅游景区正渐成川黔旅游新领地。
近年来,在全县旅游“突破战”引动下,水尾镇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当地旖旎的自然风光为依托,引进业主,吸引外资1.5亿元,盘活房屋、土地等闲置资源,从去年3月起着力打造何家沟生态旅游项目。去年底,一个集休闲娱乐、吸氧度假、美食购物、培训养老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初现雏形。今年,借着县上“旅游发展突破年”东风,何家沟生态旅游景区已被列入全县重点旅游项目实施升级改造,由投资企业打造设施设备、功能配套的旅游项目,政府完善水电气路等要素保障;政企联手,何家沟生态旅游景区正加速提档升级。据开发企业执行董事刘小兰介绍,在去年基础上,该公司今年再投资2000多万元对景区旅游活动区、农业观光区等进行升级改造。
目前,景区能为游人提供四季花海、渔人码头、智勇大冲关、水上漂流、真人CS、四季采摘园、沙滩越野车、帐篷露营等10余个休闲娱乐项目。记者还从县旅游局了解到,今年,县财政已投资完成景区2.8公里干道路面“黑加白”改造及民房风貌塑造、垃圾处理站建设等。此番优化的还有餐饮和住宿,现在何家沟生态旅游景区的接待能力达到每日千人。此外,为了让各旅游项目相配套,形成产业链,水尾镇还将结合当地苗圃和大棚,打造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让农户参与旅游开发和接待,共享旅游产业效益。汇聚多方力量,以“溪谷”为主题的该景区正以户外活动、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等多元生态休闲旅游项目为卖点,成为泸州市区近郊融农业观光、休闲运动、艺术体验等功能复合型休闲旅游度假村。时下,何家沟生态旅游景区已开门试营业,智勇大冲关、水上漂流、真人 CS等生态旅游项目已让游客流连忘返,魅力无限。
就地转移就业 村民成企业股东
在当地引导下,村民与开发企业达成了协议:村民把房屋作为资产入股,统一交由公司管理运行,公司保底给村民 8%的房屋租金,并根据经营情况多少再次分红。村民则可入公司就业,参与管理,每月工资不低于2000元。番山村一社村民熊启云将自家土地流转给企业后,还在公司当餐饮服务员,每年向企业收取租金的同时,每月还有2000元的额外收入。熊启云直言“:现在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直线上升,这种模式很巴适。”
旅游产业的快速发还激活了当地竹业、种植业等相关产业,村民实现了增收致富。何家沟生态旅游景区建成后,番山村二社村民何清亮一家6口人都有了工作“。我在基地当保安,儿子在基地开、公车,妻子和儿媳在宾馆当服务员,母亲和孙子则专门卖干大竹笋和鲜大竹笋。”何清亮算了算,住进新农村后,他家的收入翻了几番。何清亮一家的情景,正是番山村村民生活的一个缩影。
目前,何家沟生态旅游景区拥有100多名员工,大部分为当地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赚钱已成当地村民的常态。
当下,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有的村民还在景区旁边摆上了小吃摊,有的则卖起了自家山上挖出的新鲜竹笋、熏制的高山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