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频道(姚军 刘华)“老李,你弄那么多田来种起,就不怕亏本吗?”8月13日,笔者来到纳溪区龙车镇曹湾村二社,向正在忙着秋收的李安民问道。“以前许多人认为种粮亏本,不合算,但我现在采用的是小型机械化播种、收割,不但不会亏本,还有赚头,明年我还想扩大种植规模,争取再上一个档次。”李安民笑呵呵的回答道。
今年近50岁的李安民,以前在外打工,回乡后在龙车镇场上做起了农业机械销售的生意,生意还不错,并与各种农机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他发现在老家由于缺少劳动力,导致很多田地都荒废起来。他是看在眼里,痛在心头,于是萌发了放弃生意,回乡干农业的打算。
2014年,李安民回到了老家,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共承包了本村和邻村村民的土地近100亩,从一个生意人变成了“名符其实”的农民。他心中明白,如果仅靠原始的耕作方式,就是十个人可能也很难完成春播秋收。于是,他充分利用与农机结下的“情缘”,购置了旋耕机、小型稻麦联合收割机等设备,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秋播争一犁,夏播争一时。由于使用机械,提高了效率,不但保证了农时及时播种、收获,而且实现了精耕细作,这就有利于粮食高产。“机械化种田不只是省时省力省心了,最大的好处是把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能够腾出时间去打工、做点生意,拓宽了致富门路。”李安民一句话道出了机械化作业带给农业、农村、农民的变化,这点已经被绝大多数村民接受。
据悉,李安民由于采用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一年卖粮纯收入就有六七万,另外,他的农业机械除了自己用,他还为本村和附近村的村民耕地、收割,赚取“佣金”,一年下来这一块也能收入两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