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陈学强) 当秋风拂过田野,一个个成熟的柚子压弯了枝桠,昭示着丰收的景象。这时,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将其摘下,一个个饱满硕大的柚子跳进箩筐,为这片土地上勤劳耕作的人们带来一份清甜的甘醇与丰收的喜悦。
一村一品 特色农业助农增收致富
近年来,纳溪区上马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沙田柚、水晶柚等特色产业,逐渐形成“一村一品”特色,进一步拓宽了群众致富路。
走进上马镇太平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黄墙青瓦的民居,一棵棵柚子树镶嵌在青山或屋后,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村画面。
“现在柚子已成为我们的主要收入,今年每斤柚子最高卖到了10多元,最低的2元,我家10多亩柚子,今年预计收入在10万元以上。”党员示范户曹志勇高兴地说:“这不前两天周末吗,来黄龙湖旅游的游客非常多,停车买柚子的游客络绎不绝,仅10月21日一天,收入就有9000多元呢!那天可真是把我忙坏了,前来买柚子的车子一个接一个,我老婆就负责卖,我就不断地从地里摘柚子运柚子,一天下来跑了10多趟,午饭都是赶紧扒拉两口就摘柚子去了。”
“支部+”合作模式 带动贫困户长效脱贫
“我们村有37户贫困户入股合作社,产值每亩在3000斤左右,合作社包回收,今年预计收入200万元左右。”该村支部书记王益秋介绍。近年来,该村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让群众参与入股分红,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也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道路。
充分发挥党支部带头作用,立足“岩茶坝果”农业特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该村探索出了一条“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路子,因地制宜发展10000多亩柚子产业,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模式,结合市场需求改变原有的包装和销售等模式,充分开拓市场,撬动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打造持续、稳定的脱贫平台。
备受青睐 只缘无公害的优质果品
都知道太平村的柚子好,到底好在哪里呢?据了解,太平村位于泸州纳溪南部,该村种植柚子的历史悠久,阳光充足,更难得的是水源也非常“富裕”。走进太平村,迎面而来的是一种寂静的气氛,置身其中,再烦躁的情绪都会被抚平。头顶蓝天白云,四周是山峦,有了山的庇护,小村庄愈发静谧,10000多亩柚子林就在这样舒适的环境中为人们提供丰收的喜悦。
“我们这里的柚子喝的可是山泉水,吃的可是油菜籽。”种植大户曹志勇笑着说。我们这里依山傍水,山泉水水质优良,农户们为了让柚子更甜,从不使用化肥,而是不惜使用成本高昂的菜籽肥土,所以这也是我们的柚子品质更胜一筹的原因所在。因此,对于太平柚子来说,品质就是产品的底气——独有的生长环境、优质的水源、良好的管理措施,让太平柚子在市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声名远扬。
产村相融 千米“柚子街”成靓丽风景线
“柚子一条街”已有近30年历史了,如今站在这条千米长街上,谁也不会想到这里在几年前曾是一条搭棚支架,混乱不堪,不成规模的柚子市场。自2014年产村规划后,这里修建了一条产村相融,宜居宜业的农产品集散地,也是一条特色农产品长街。“这条‘街’可是我们太平村柚子产业发展壮大的‘大功臣’呀,不仅为村民省去了肩挑背驮之苦,因村民个个恪守诚信经营,才让这条‘柚子街’屹立近30年不垮,响誉四方。”太平村支书王益秋说起这条独有的“柚子街”,盛赞有加。
在太平村长达1公里多的“产业新村”聚居点公路两边的安全地带,全是临时搭建的“柚子销售摊点”,并纷纷打出了“志强柚子”、“种柚农家”等招牌,自发形成了‘柚子一条街’,摊点上一个个色泽金黄、品质上乘的柚子,莫不吸引往车辆司机和乘客们的眼球,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