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姚艾青) “突突突、咔咔咔……”3月21日,春分,一大早,在龙马潭区金龙镇金龙社区有机订单高粱基地内,几台挖掘机正在忙碌地翻新土壤,清理因农田改造后留下的碎石,为春苗的栽种做最后的准备。
挖掘机正在翻新修整后的土地(姚艾青 摄)
站在高粱基地顶端向下望,田间的水泥小道阡陌纵横,一块块修整后的土地层层铺开,形成梯田状向山脚延伸,一方方清澈的鱼塘像串串珍珠镶嵌在山沟里,与层层梯田相映成景。
“这个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是龙马潭区今年继续推进农田改造的又一工程,总共125亩。其中100亩用于种植有机订单高粱,25亩为稻虾共养基地。”金龙镇农林站副站长唐一平介绍说,通过提档升级改造后的农田,便于机械化耕种,即提高了生产效率,又激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金龙社区有机订单高粱基地(姚艾青 摄)
据介绍,该基地由政府牵线,成功引进泸州老窖公司,对所生产的高粱进行全部收购,用于高端酒的酿制,基地目前已成为泸州老窖有机高粱种植核心区。为保障高粱品质,从农田修整、种子选择、有机肥配置、种植技术指导等,区、镇两级农技专家人员都要进行常态化跟踪指导。
“该基地的有机高粱,每斤高出市场价2元,预计每亩增收1000元,能让70余户农家受益。”唐一平说,金龙镇现有耕地18000亩,其中高梁种植就占12000亩。
谈话间,该区运送免费有机肥的大卡车就到了卸载点,唐一平又领着前来领肥料的农户卸载分配肥料。
工人正在搬运区上运来的免费有机肥(姚艾青 摄)
在分肥料的人群中,“金源家庭农场”主殷凤琴的爱人分外惹眼。他身着迷彩服,开起长安车,一下拉走了40袋有机肥。
“这个有机肥来得太及时了,正赶上了春耕施肥期,对我们的葡萄生长大有好处。”殷凤琴高兴地说。
据了解,去年,殷凤琴的有机葡萄销售达50余万元。今年葡萄园还在政府的支持下安装了遮雨棚、自动灌溉装置,挖通了排水渠,有效防御洪涝、干旱和病虫害,夫妻俩增收致富的信心大增。
殷凤琴正在葡萄园内打花苞 (姚艾青 摄)
“我们采取多种举措,助力全区农民做好春耕生产”,龙马潭区农技站站长徐超介绍说,2019年,全区通过建设好基地、筛选好机具、推广好技术、补给好种子、补助有机肥等举措,有效破解“谁来种,怎么种”“兴什么业,怎么兴业”等难题,让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不是梦。
截至目前,全区共发放种子1.5吨,有机肥28吨,建成高标准农田0.57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