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纳溪:萌娃学非遗,快乐过暑期

2019-07-22 15:19:1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廖胜春 叶文强 田燕) “扎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捆扎、染色、漂洗等工序,形成漂亮的图案……”7月20日,在泸州市纳溪区永宁街道打渔山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室内,四川省民间艺术大师、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王世宏正在向30余名孩子讲解“扎染”知识,吸引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老师在讲解“染色”知识

扎染有着悠久历史,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使面料富于变化,既具有中国画水墨韵味的美,又有神奇的朦胧美。扎染不仅代表着一种传统,而且已成为一种现代时尚。它朴素自然,蓝地上的白花清新典雅,毫不张扬,符合人们的情致,贴近人们的生活,是人民勤劳、质朴、善良、乐观等美好品格和情趣的体现。扎染在人们心目中已成为特殊的文化象征和民族传统艺术的标徽。

在工作室里,王世宏老师先向孩子们介绍了扎染工艺的基本知识、扎染特点和制作技巧,然后给大家准备了白布、皮筋、剪刀和手套等扎染工具。小朋友们在家长的配合下,按照老师的示范,一步一步做起来,并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喜好大胆创新,用皮筋、夹子、棉线等工具把白布扎起来,密密麻麻,就像小女孩头上扎的马尾。扎好后,老师再指导孩子们统一放到事先准备好的蓝色染料里,扎染的染料是用天然生长的蓼蓝、板蓝根、艾蒿等植物的蓝靛溶液按比例制作而成。通过反复染色后,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把自己“作品”捞出来清洗、拧干、拆掉皮筋、扎线,一幅幅精美的扎染作品便呈现在眼前。由于捆扎的方式不同,做出的花纹形态万千,染色时间的长短不同,布料颜色浓淡相宜、晕色丰富、变化自然、趣味无穷,即使有成千上万朵染花,却各有千秋,无疑提升了孩子们学习“扎染”的浓厚兴趣。

“平时都忙于工作,今天特意陪孩子一起来体验一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的魅力,让孩子感受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增进了亲情,过一个难忘的假期!”雷梓吟小朋友的妈妈一边帮孩子捆扎,一边笑着说到。

小朋友们高高地举起自己的作品,相互对比着、欣赏着、讨论着,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参加活动的冯一心小朋友高兴地说:“真是太神奇啦,这张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手帕我要送给妈妈,我还要把今天学习的经历写成日记,开学后和更多的同学分享”。活动让小朋友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手工扎染工艺的独特魅力,也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提升了孩子们发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一个难忘的暑假。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