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记者 张其)看宋代石器,观雨坛彩龙舞,听龙脑桥故事....6月17日,2020年“品非遗·游泸州”非遗旅游线路考察采风活动正式开始。
本次共有三条非遗体验之旅路线,分别是:民族民间文化体验之旅,传统非遗文化体验之旅,酒城文化特色体验之旅。
第一条旅游路线:
泸县到达→宋代石刻博物馆→玉蟾山→龙桥文化生态园(龙脑桥)→屈氏庄园博物馆(雨坛彩龙)→“泸州河”川剧艺术
宋代石刻博物馆
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4000余件,国家珍贵文物550件,其中一级文物120件,二级文物145件,三级文物285件,囊括玉器、陶器、雕塑、造像等26个种类。其中,尤其以宋代石刻数量众多,内容丰富,雕刻精美,技艺精湛,也是博物馆展陈的主题和重点。博物馆展陈选取我县500余件国家级珍贵石刻中的300件,主要呈现“石刻惊现”、“雕梁画柱”、“梦回南宋”、“铁血神臂”等重大历史景象,充分展示石刻文化、南宋文化,构成了气势恢弘的石刻版《清明上河图》,建成后将是西南唯一、全国独特的特色专题博物馆,是四川文化新名片,泸县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玉蟾山
玉蟾山位于泸县玉蟾街道境内,南距泸州33公里,北距隆昌27公里,因其山间怪石嶙峋,皆似蟾蜍,故有“遍山皆玉,无石不蟾”的美誉,且历来以山幽、石奇、水秀、文物多而闻名川南,被誉为“川南明珠”。玉蟾山为国家3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省省级风景名胜区,四川省省级森林公园,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拔548米,森林覆盖面积8000余亩,景区规划面积49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塔林、双蟾对鸣、明代摩崖时刻造像群、十八罗汉飘海图、《流民图》浮雕等。
龙桥生态园
泸县龙桥文化生态园位于泸县玉蟾街道龙桥社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面积3.9平方公里,辐射面积21.3平方公里。园区内生态资源富集,河湾池塘星罗棋布,文化积淀丰厚,以龙为主题的民间传说、故事种类繁多,堪与赵州桥和卢沟桥媲美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脑桥闻名中外,龙脑寺香火兴旺,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优美的人文自然条件。
屈氏庄园—雨坛彩龙舞
屈氏庄园博物馆位于泸县方洞镇石牌坊村,博物馆依托全国传统村落石牌坊村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屈氏庄园,以展示庄园民居建筑文化、地方民俗文化和屈氏庄园发展历史为基础,是川南庄园建筑的代表。
雨坛彩龙龙舞属民间灯戏之龙灯,灯戏孕育于殷商以来古人为除邪、祈福而举行的祭祀社火的活动,为民间小戏。
泸州河川剧艺术博物馆
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所主办的公益性“泸州河”川剧艺术专业博物馆。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所“泸州河”川剧博物馆旨在合理利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联一大楼”为平台展示、展演优秀传统文化“泸州河”川剧历史文化、艺术魅力,展示我市深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促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研究与发展。该项目展厅面积约400平方米,配套设计齐备可同时容纳60名游客参与现场制作体验。
看完第一条非遗路线,这些景点,大家都打卡过哪些?
据了解,自非遗保护工程启动以来,泸州的非遗保护工作、保护成果一直位居川南第一,走在全省前列。目前,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438项,新发现13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省级非遗项目51项,市级非遗项目173项,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名(白酒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4人,居全国第一)、省级38名、市级191名,为泸州在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文旅特色文旅小镇,实施振兴乡村发展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