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江阳: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2020-11-19 16:59:0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袁玉华)“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我家不仅住上了新房子,现在每年还要出栏8头牛,今年我家仅养牛收入能有5万多元。”11月17日下午,正在给牛喂食的江阳区江北镇干坝村60岁的脱贫户肖坤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江阳区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理念,结合江阳特点,强化组织、帮扶和资金保障,尽锐出战、克服万难,确保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交出了一份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单”。

凝心聚力真扶贫

“要全面打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重在找对路子、开好‘方子’,明确‘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江阳区真正把脱贫攻坚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

“江阳区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制定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组建领导小组,落实了人力、物力、财力,凝心聚力真扶贫。”江阳区扶贫移民开发局局长罗丽介绍,2015年以来,江阳区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1亿元,并发放贷款2350万元,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为了确保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江阳区建立了帮扶机制,让帮扶责任人做到贫困对象家庭情况、经济收支、致贫原因、脱贫措施“四个清楚”,做到生活帮扶、生产扶持、就业帮助、矛盾化解、农技服务、情感交流、政策宣传“七个到位”,实现全区总动员、帮扶全覆盖、脱贫不脱钩。

“以前的公示栏涉及给老百姓发钱的内容很少,现在的公示栏好多了,我们关注的扶贫资金发放等情况一一列明,让人一看就明白。”黄舣镇罗湾村9组贫困户吴应春表示,自己对这项工作很满意。

扶贫资金明细、惠农惠民政策、民生实事……江阳区结合实际,健全完善“阳光公示”制度,探索“常规宣传+特色宣传”扶贫领域信息公开模式,让贫困群众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知晓扶贫政策,打通扶贫领域监督“最后一公里”。

同时,江阳区专门成立脱贫攻坚督查组,不定期对全区帮扶措施、帮扶成效、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发现问题后点对点向责任单位交办,实行问题整改定期“回巡”,对敷衍应付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严肃追责问责。

产业带动扶真贫

脱贫攻坚,发展产业是关键。

“自从蔬菜大棚、伞里古街建起以来,每年来我们这里旅游的人很多,我在农家乐帮忙也能挣到收入。”吃上“旅游饭”的分水岭镇董允坝村贫困户夏泽明过上了幸福生活。

在推进农业产业扶贫进程中,江阳区积极探索推进“新型主体+”组织化、“量化入股+”资产收益化、“近郊游+”效益化和“互联网+”智慧化等扶贫模式,以产业带动扶真贫。

“我有甜橙种植技术,通过帮扶,我就种植了近100株甜橙,目前已开始陆续挂果,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况场街道游湾村十三组贫困户刘真奎对未来充满信心。

江阳区引导贫困户因户施策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做到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目前,江阳区甘蔗、甜橙、真龙柚、脆冠梨、大头菜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初具规模,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遍地开花。

贫困户生产的农产品要变为真金白银,销路还需畅通。

“我区采取‘电商+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开展电商扶贫,引进培育农业电商平台21个,新建区级农村电商服务中心1个,打造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店80个。”江阳区供销社主任饶兴才表示,目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产品销售网络基本形成,让全区贫困对象实现线上创收3000余万元。

巩固提升真脱贫

“前不久卖了30多只鸭子,收入有2000多元,一年下来卖鸡也有上万元收入,感谢政府实施的‘积分制’增强了我致富的信心!”11月17日中午,正在喂鸡的江北镇干坝村八组贫困户仇康贵开心不已。为激发贫困户在发展生产等方面的主动性,江北镇创新实施《江北镇激励精准贫困户勤劳致富积分制考核办法》,探索“积分+激励”的路径,让脱贫工作驶上“快车道”。

江阳区着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采取多种方式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让贫困对象真正脱贫。

“感谢党,感谢政府,如今住进了新房,再也不会为夏天打雷下雨而提心吊胆了!”丹林镇丹松村六旬贫困户王长云住进维修改造的60平方米新居,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江阳区始终围绕“三保障”,坚持以改善居住条件为重点,全面落实教育助学和医疗扶贫政策,确保贫困对象住得安全、学有所教、病有所医、残有所托。

投入2881万元,对1161户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住房维修改造,实现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D级危房动态消除。

投入19.21亿元,新建中小学、幼儿园校舍33万平方米,维修改造校舍13万平方米,新建学生运动场18万平方米,购置现代教学设备32000套(件)。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