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泸州频道 陈向前 周梦颖)1月28日一早,泸州市云雾缭绕,为春运第一天蒙上一层“神秘面纱”。在泸州市城西客运中心站外,踏上春运“列车”的乘客,带好口罩,手里提着大大小小的行李,扫码、量体温、过安检,最后再进入到候车厅等待上车。
和往年春运相比,今年的春运稍显冷清。今天是泸州春运的第一天,在泸州城西客运中心站内的候车厅,记者看到还有很多空余的座位,售票厅区域也看不到排队购票的景象。“今天的乘客量和平时的乘客量差不多,走南充的乘客相对较多。”泸州城西客运中心站安全保卫副站长王权告诉记者,结合当下疫情防控要求,所有进站乘客都需要扫码登记测量体温,严格按照四川省疫情防控指南来执行,虽然人流量不大,但是所有工作人员都坚守在自己岗位上,执行相关工作。
相较泸州市城西客运中心站,泸州市客运中心站“人气”要稍高一点。售票厅、候车厅都有乘客来来往往。一位从广西回到泸州的合江乘客今年还把自己养的两条狗带了回来,“准备把它们带回老家养。从广西回来一路都很畅通,今天在泸州客运站转车回合江去,离家不远了。”该男子说,本以为春运人多,一开始还担心自己带着两条狗路上会受阻碍,没想到一路上都很畅通,大概中午就可以到合江家里了。
今年春运何有不同?记者了解到,首先是疫情防控的不同,其次是客流量较之往年大幅下降。
据泸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以下简称“交通执法支队”)春运相关负责人介绍,相比去年春运,今年的春运在疫情防控上有明显的不同。该负责人称,去年疫情防控是处于“应急”的概念,今年疫情防控中也全面“升级”。
据该负责人介绍,今年春运的疫情防控,将进行客运企业严格落实体温检测、消毒、通风、口罩防护、健康码查验、信息登记、“1米距”、发热乘客移交等防控要求。同时,还加强了在冷链物流领域的防控,要求冷链物流严格人员防护、严格装备消毒、严格联合执法、严格应急处置等。
泸州客运中心站作为泸州交通主要枢纽、春运主战场之一。在疫情防控中也全面“升级”。
据泸州客运中心站副站长任小英介绍,首先是将三不进站(1.无关车辆不进站。2.无关人员不进站(发车区)。3.危险品不进站。)的要求提升为四不进站,增加一项扫码进站,也就是说要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才能进站;而六不出站(1.超载客车不出站。2.安全例检不合格客车不出站。3.驾驶员资格不符合要求不出站。4.客车证件不齐全不出站。5.出站登记表未经审核签字不出站。6.乘客和驾驶员不系安全带不出站。)也提升到七不出站,增加疫情防控出站信息登记一项。
任小英说:“今年春运客运站全方面进行了升级,除了更加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我们还将所有手动的体温测量仪器更换为红外线智能体温检测仪。同时要求每天最少2次的全面消杀,工作人员上下班必须测量体温和进行消杀。”任小英还介绍,客运站较之去年实行了人员分区域网格化管理,尽量避免人群任意交叉。
第二个巨大改变是客流量的大幅下降。据泸州客运中心站站长黄平介绍,截至1月28日上午11时20分,泸州客运中心站客流量为2251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57%。黄平说:“在我从事客运行业这些年来,今年的春运第一天客流量相对往年来说是很少的。许多外地务工的泸州人或者在泸务工的群体都听从了国家倡议,选择了就地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