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渝两地残联共牵手 “四个立足”为民办实事 

2021-06-17 15:37:4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姚艾青 张云林)“太感谢大家了,我根本没有想到这件事能办成啊!”6月16日一大早,龙马潭区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淦小伟就率队来到玉带龙庭小区,将寄自重庆市渝北区残联为81岁老人夏光华办理的第三代残疾人证,送到了老人手中,其老伴儿叶文良连连向他们道谢。

送上残疾人证

夏光华一家户籍地在重庆市渝北区,常住龙马潭。去年4月,老人因脑梗导致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更不愿意与人交流和外出。为让老伴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今年4月,叶文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走进了龙马潭区残联,咨询办理残疾人证相关事宜。

露出甜甜微笑

接待叶文良的龙马潭区残联工作人员罗吉海了解情况后,当即将老人的诉求反映给了单位分管领导。

“虽然我们没有权限为外籍居民办理证件,但考虑到两位老人要回重庆办证十分困难,我们创造条件也要完成他们的心愿。”龙马潭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杜兴林介绍说,接到求助后,便立即与庆市渝北区残联取得联系,达成一起为老人办事圆梦的共识。

送上锦旗

龙马潭区残联负责前期情况摸排、登记填表、组织评定机构人员上门免费评定,完成相关办证手续后,再寄到渝北区残联,由对方负责证件的具体制作。共识一达成,两地快速启动工作流程。

“让数据和干部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不跑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办成、办好、办到心坎上,两地残联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一路开“绿灯”,在短短的时间内,切实解决了群众的难题,得到了叶文良子女、邻居的点赞。

在叶文良家,淦小伟一行还将渝北区残联的助残政策即每月享受的护理补贴、每年享受政府购买的意外伤害保险等福利进行宣讲。同时,大家还当起了心理辅导员,开导老人要树立信心,多走出去,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欣赏风景,多与人交流,找回乐观自强,并嘱托家属要为老人常态做好康复训练,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免费医康送上门

“你们都是党的好干部啊,工作积极作为,助残帮残、大爱无私,为民、便民、利民!”叶文良边向干部们道谢边介绍说,自己从未想过异地不花钱不费力就把残疾人证办好了。如果回重庆办证,要跑上好几个来回,老伴儿早已经不起颠簸,是泸渝两地残联干部们的倾情服务,才解决了这一老大难问题。

“我们办证不是为了享受国家的补贴!”叶文良强调道,自己为老伴儿办证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她找回认同感、安全感和归属感。现在有了残疾人证,老伴儿走到哪里都能受到来自各方的理解和帮助,连到景区旅游都享受免费服务,这是国家、社会给予残疾人的福利。第三代残疾人证不仅携带方便,不易破损,卡内还内置了芯片,可加载更多应用功能,非常实用。小小一张卡,满满关怀情,其中包含的是两地残联的无限爱心和祝福。

“我会按照杜主任教给我的办法,每天自己动动腿、按摩按摩手,坚强地活下去!”手拿残疾人证,夏光华老人露出了甜甜的笑。从5月起,她已经开始享受到每月84元的护理补贴,这是来自党委政府的满满关怀和激励。

示范按摩

“帮残助残人心暖,先进事迹美名传”,叶文良用精心制作的锦旗,表达一家人的感激之情。

“民有所需,我有所为”。夏光华老人受到的关心关爱和帮助,仅仅是龙马潭区残联创新工作的一个缩影。

2021年以来,以“我为残疾群众办实事”为抓手,龙马潭区残联多措并举推进工作,将各项工作积极推进落实,化作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实实在在的民生。

立足康复,实施阳光公益行动。区残联积极工作,全覆盖摸排全区全瘫、偏瘫以及高位截瘫急需帮助的残疾人,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换胃管尿管、医治压疮等医疗服务免费送上门,让37名残疾群众享受到了高质量免费医康服务。立足关爱,实施健康爱心行动。为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区残联通过开展“温暖万家行”等帮扶活动,将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物资发放给残疾人、贫困残疾人家庭、残疾人工作者及支持残疾人事业的爱心人士,分享健康爱心生活。立足岗位,实施便民服务行动。优化办事流程,尽可能让残疾人办事即办即走。对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的残疾群众,区残联经过确认,允许其家属或村社区残协代为办理各类事项。立足发展,实施产业帮扶政策。为全区符合条件的农村残疾人送去近15万元的鸡苗,并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63名残疾群众受益。

组织评定机构人员上门免费评定

“下一步,我们将整合资源,打造残疾人文化活动中心,常态开展各类活动,让广大残疾群众在活动中增进感情,找到快乐和归属感。”淦小伟说,龙马潭区残联将积极践行初心使命,结合常规工作、中心工作,因地制宜创新创造开展好工作,让更多残疾群众享受到更多方便快捷的服务、更高质量的服务。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