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县太平镇:600余亩蜂糖李迎丰收

2025-07-16 16:49:1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许逸/文 赵娅/图)又是一年好“李”时节,走进太平镇百果源专业合作社,600余亩李子林正迎来丰收时刻。放眼望去,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鸡蛋般大小的李子挨挨挤挤地缀满树梢,在夏日的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微风过处,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清甜馥郁的果香。

黄金产区,蜂糖李的甜蜜密码

赤水河畔的煌家村,拥有蜂糖李生长的绝佳环境。这里土地肥沃,日照充足,山坡坡度适宜,土壤渗水力强,为蜂糖李提供了理想的生长条件。

“我们的李子种植在坡度适宜的山坡上,土壤渗水力强,保证了李子的高品质。”合作社负责人周光奎说,这里的蜂糖李富含维生素C、钙、铁和多种氨基酸,其果形大如鸡蛋,色似黄玉,果肉致密酥脆,汁水丰盈如蜜,随手摘下一颗,轻咬一口,酥脆的果肉在口中迸发,清甜的汁水瞬间包裹整个味蕾。

产销两旺,甜蜜果实的广阔市场

煌家村的果园旁,一排排绿色帐篷下,采购商们正排队等候装货。“今天打算买200件蜂糖李,已经排了四个多小时的队。”来自重庆的采购商刘世明为了尽快拿到这批珍贵的蜂糖李,干脆坐进成堆的货箱里帮忙装箱。

像刘世明这样急切的采购商不在少数——每年都有来自浙江、广东、上海等全国多地的一百多位采购商,或提前预订,或直接上门抢购,村里的蜂糖李往往不出村就能售卖一空。

线下抢购热潮涌动,线上销售同样火爆。园区坚持走精品果路线,出产的蜂糖李果实硕大、汁液充盈、清脆爽口,品质卓越。自开园以来,线上推出的每颗均重65克、果径在5公分以上,售价358/件的蜂糖李特级果1200余件,不到两天即告售罄;而果径在4.5-5公分之间,售价188元/件的礼品级蜂糖李日销量更稳定在300件以上。

就业增收,一颗李子带富一方百姓

果园里,挺拔的李子树郁郁葱葱。绿叶掩映下,忙碌的村民穿梭其间采摘果实;选果工人分坐两排,熟练地用彩色量果器测量分选,李子随即按大、中、小等级进入打包装箱环节——整条“流水线”高效运转,秩序井然。

这些忙碌的身影,多来自本村及周边。“在这儿务工四年了,平均一天能挣百来块,一年下来收入一万多,年底还有分红呢!”煌家村12组的村民罗泽先言语间满是对未来的憧憬。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作为产业带头人的周光奎已带动周边300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固定岗位常年稳定在40人以上,每年支付给村民的劳动报酬超过百万元,生动诠释了“发展一个产业园,就业一方老百姓”的共富愿景。

山地运输,破解山区农业物流瓶颈

葱郁的果林深处,采果工人们头戴草帽,熟练地采摘着成熟的李子。颗颗饱满的果实被剪下,落入果桶。与以往不同的是,装满李子的果桶不再需要人力搬运下山,而是被直接送上蜿蜒在山间的银色轨道。新型山地轨道运输机宛如一条条“钢铁游龙”,在层层叠叠的果林中穿梭往复,将一桶桶李子平稳高效地运送至山下的集散点。

“以前全靠人工背运下山,市场拓宽后,采摘运输工作量剧增,压力非常大。”周光奎介绍,“去年,在政府支持下,我们引进了这套山地轨道运输设备,大大减轻了务工村民的劳动负担。”

如今,这条总长5.3公里的运输轨道,将山顶果园与山腰、山脚的道路有效连接起来。无论是丰收的李子下山,还是农资肥料上山,都能通过轨道车实现快速转运,以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体力的路程,现在几分钟即可完成。不仅显著提升了煌家村蜂糖李产业的物流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更切实保障了果品品质,为当地特色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