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观察 周梦颖 文/图
“孩子早上同我一起出门上班,下班后再一起回家,比上学的时候还方便。”7月17日上午8点30分,泸州医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市场部工作人员熊怀飞带着七岁的女儿彭诗雅一同出现在了单位——春江酒城嘉苑养老社区。
当天开展的主题特色课程是农作物科普。
从7月7日开始,他便开启了“带娃上班”的日常。
“娃儿参加了单位开设的暑期托管班,早上送到教室后,下午6点我下班,她也正好放学,合适得很。”熊怀飞笑称,放假前还在头疼孩子“暑期怎么过”,现在有了“暑托”,让他轻松了不少。
暑假托班的孩子年龄区间在6至12岁。
在春江酒城嘉苑养老社区开设的暑期托管班,是由泸州发展控股集团工会主办,西南医投集团工会承办的职工子女公益托管品牌“泸发小森林成长营”,主要用于解决职工子女暑假期间“托管难”的问题。
根据课程安排,参加“暑托”的娃儿,每天除了高效完成暑期作业、课外阅读等常规内容外,还安排有1.5小时的体能训练,提升孩子们的身体灵活性、平衡性与协调性。
据西南医投集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刘兴林介绍,结合青春期孩子们的特点和需求,每天都会坚持举办至少1个特色主题活动,如红色经典、国学文化、体能运动、心理健康、安全管理、实践研学、科普教育、非遗体验等实践课程,持续开展爱国歌曲传唱、红色经典电影、快乐手工、书法绘画、亲子共读、集体生日等专题活动。
“借靠春江酒城嘉苑养老社区,我们还整合‘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资源,聚焦家风家训家教等方面知识开设‘爷爷奶奶课堂’,增强孩子们的文化认同。”刘兴林补充说。
体能训练。
进入暑期以来,为体现工会组织温暖,泸州市各级工会便陆续针对职工子女开展暑期托管班服务。
此前,泸县面向全县职工子女开放的暑期免费爱心托管服务开班,在15天时间里,开设了创意美术、手工、素描、舞蹈、软笔书法、羽毛球等8个特色班级,让孩子们在多样的课程中度过假期。
在泸州市纳溪区,今年暑假则共开设5个托管点位,服务500余名职工子女。纳溪区总工会副主席周东海表示,托管班是工会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通过“托+管+教”模式,实现“安全托管与素质培养”的目标,切实为职工解决“带娃难”问题。
“现目前,泸州市各级工会的‘暑托’服务正全面推开,预计可惠及全市超万名职工。”泸州市总工会女职工和保障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为打造“工会爱心托管”品牌,泸州积极鼓励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结合实际在假期开办托管点,解决职工长假“带娃”难题,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泸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举例,中石油泸州分公司打造的“工会+企业”托育模式成为全市标杆,泸职院、酒业园区的育儿服务获评全国示范项目,泸州老窖、泸天化等企业也在全国职工幸福生活创建中树立了典范。接下来,全市各级工会也将持续优化完善这一服务,为职工子女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