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频道(郭霞 金其云 四川日报记者 罗之飏 文/图)“这批是近两年培育的海栀子花,不仅树型好、花重瓣,还可以四季开花,目前已被成都、贵阳的客商订购……”6月7日,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双龙村二组栀子花盆景培育大户陈生奎,一边忙着指导工作培育小苗,一边和笔者聊起他的黄栀子盆栽“钱景”。陈生奎说,由于前几年黄栀子中药材市场一直低迷,收购价不够采摘费,他和合伙人通过市场考察后另辟蹊径,在以前黄栀子老树桩上嫁接四季栀子和海栀子,培育栀子花盆景和小苗。经过四年精心培育,目前已成功培育黄栀子老树桩盆景1万多株,培育小苗20多株,年收入达50多万元。
收购价不够采摘费,种植户另辟蹊径
2002年,大渡口镇引进黄栀子种植业主落户该镇双龙二组,流转1000多亩闲置荒山成片发展中药材基地,当地不少村民纷纷搭“顺风车”开垦荒山种植黄栀子。
“以前这一片是杂竹低产林,在黄栀子业主成片发展中药材基地时,我也集中发展了20多亩,开始时效益还不错,后来黄栀子市场不景气,每公斤鲜栀子收购价只有1元左右,几乎不够采摘费……”陈生奎说,看到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黄栀子卖不到钱,不少种植户气得要砍树。由于黄栀子管理粗放,每年只需除两次杂草,每亩有200元—400元左右的经济收入,比以前的低产林杂竹划算,有的种植户选择观望,也有小部分种植户改种茶叶等经济作物。
“看到种植六、七年的黄栀子已有一米多高了,有的树干直径已有五厘米,砍掉实在可惜……”看到一片片翠绿而芬芳四溢的栀子林,陈生奎决定另辟蹊径,为20亩黄栀子老树根找出路。2011年春,陈生奎跑遍了泸州、重庆周边地区中药材市场,但效果都不理想。有一天,陈生奎无意间闯进泸州一花木市场,偶然发市场内有几株栀子花盆景开得很灿烂,引来不少客人围观。“黄柏子不是5月份才开花吗,咋这时都有花呢?”“这不是黄栀子,是通过培育四季栀子盆景,四季都要开花,每盆的价格在300元至500元之间……”看到陈生奎满脸惊喜,花木培育老板廖本高详细地为他介绍栀子花盆景制作方块字程。
“老板,我们那里有成片的黄栀子老树根,你可以去考察一下吗?”当天,在陈生奎诚恳的邀请下,廖本高驱车前往大渡口镇双龙村黄栀子种植基地实地考察。当看到当地有农户在门口栽种栀子花树,既美观又可以闻香赏花,廖本高萌发了以老树根培育盆景做栀子花文章,变废为宝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念头。
老树桩入股合伙 当老板领工资分红利
老树桩变“香饽饽” 整合资源壮大产业链
“这株黄栀子老树根盆景的树龄已有10多年了,花期时有200朵同时绽放,尤如一个大花盘,在市场上400元一株还很抢手。”近两年,廖本高和陈生奎在不断壮大栀子花基地的同时,还把目标锁向红榉木、黄花槐等造景苗木,让产业结构和花卉产品类别、品种布局结构日趋合理,走盆景花卉和造景苗木一体化发展之路。
“我们的栀子花都是请技术工人进行嫁接造型的,只开花不结果,造型美观。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赏清丽的花姿,享受清甜的花香,如今已初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廖本高说,目前花卉基地的栀子盆景、绿化苗木和名特优花卉苗木已远销贵州、成都等地,并和部分客商签订了购销合同。下一步,基地将进一步扩大规模,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引导部分黄栀子中药材种植户转型盆景嫁接,实现产业致富。
图为6月9日,纳溪区大渡口镇双龙村栀子花盆景基地种植大户陈生奎在为栀子花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