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 泸州农业农村发展成绩单

2018-12-10 18:37:4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正元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记者 郭慧琳)12月10日,改革开放40年泸州农业农村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于泸州市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召开。40年来,泸州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农村改革,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农业、农村、农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40周年新闻发布会现场 郭慧琳摄

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201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78年的121倍

40年的农村改革,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实力显著增强。到201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05.2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比1978年的5.5亿元增长54.5倍。

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截止2017年底,泸州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670元,比1978年的111.8元增加了13558.2元,增长了121倍。

改革开放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实行农村改革以来,扭转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状况,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保护力度,农民收入实现持续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同时,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农民生活消费支出迅猛增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2017年全市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已达10573元,比1978年增长101.8倍。2017年,农村居民每百户洗衣机、冰箱等家电拥有量大幅增长。然而在1978年,泸州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仅为102.9元。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已建成3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目前,泸州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42%。2018年预计粮食总产量206万吨,比1978年121.4万吨增加84.6万吨,增长70%,实现了七连增。

农村改革40年来,泸州市粮食生产克服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逐年减少的不利因素,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四新”示范和良种、良法、良壤、良灌、良制、良机“六制”配套,着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粮食产量稳中有升。

泸州市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着力发展精品果业、高效林竹等八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江阳区董允坝、纳溪智慧三江等3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18年预计茶叶、水果等特色农业产业种植面积达380万亩,比1978年的33万亩增加347万亩,增长超过10倍。并基本形成了以长沱两江沿岸为主的荔枝龙眼产业带,以古蔺、叙永赤水河流域为主的鲜食精品甜橙产业带等及北猪南牛全域羊的特色优势畜牧产业布局。

创建“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306个,其中,“江之阳”成功列入全省10个区域公用品牌之一,纳溪区瀚源有机茶、泸县刘氏泡菜等六项产品获首批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泸州桂圆、“江之阳”蔬菜直销港澳,合江真龙柚去年首次出口到加拿大。

泸州市大力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推广“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泸州市共引进、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30余家、成立农民合作社4419个、家庭农场2036家。

农村基础设施有效改善 全面消灭了无电村、无电学校、无电户

2006年开始,泸州市因地制宜,全域推进城郊新村、丘区新村和乌蒙新村的建设。同时,扎实开展“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四好村”创建工作。预计到今年底,全市可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002个,创建省级“四好村”261个,市级“四好村”550个。

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得到改观,目前泸州市已建成纳溪区黄桷坝水库、合江县锁口水库等4座中型水库及泸县三星桥水库、叙永县纳坪水库、高木顶水库等6座小型水库,完成泸县艾大桥中型病险水库和148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同时,改革开放40年来,泸州市农村从煤油灯到电灯、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农村电力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不平凡历程。目前,泸州市实现农村电网全覆盖,全面消灭了无电村、无电学校、无电户。

泸州市累计建成农村公路总里程12548公里,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91%。已实现水泥路(油路)通乡、通村(建制村)全覆盖,建制村通畅率和乡镇通畅率均达到100%,基本形成了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的较为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江阳区、龙马潭区实现农村公交全覆盖。

此外,泸州市农业生产设施全面改善,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371.94万亩,高标准农田面积比重近80%,农机装备进一步升级,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30.9万千瓦,比1978年增长19.5倍。

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普及

目前,泸州市每个行政村均有一所以上合格村卫生室。2013年8月,泸州市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合并为泸州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农村居民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

经过40年的改革发展,泸州市小学、初中毛入学率均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1.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3.49%。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普及,2017年全市义务教育巩固率92.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2.5%。

然而在改革开放初期,除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4%外,初中毛入学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小于或等于20%,其中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到1%。

此外,改革开放以来泸州市不断建立健全农村五保供养、城市“三无”人员救济和福利院供养制度,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泸州市已有17.9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有2.3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到2020年泸州市计划实现整体脱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截止2018年10月,泸州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共退出36.5万人,贫困村共退出310个,合江县成功脱贫摘帽。目前,全市还有3.2万贫困人口未脱贫,14个贫困村未退出,古蔺、叙永两个国贫县未摘帽。

2018年已全面完成58775人脱贫,86个贫困村退出。下一步,2019年泸州市计划脱贫28043万贫困人口,退出14个贫困村,实现叙永县和古蔺县贫困县摘帽;2020年泸州市计划脱贫3996人贫困人口,实现整体脱贫。

会上,泸州市扶贫移民局副局长何为表示:“对全市所有建档立卡对象全面开‘回头看’、‘回头帮’,确保达到当年脱贫标准,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提升脱贫质量,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