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聚焦丨抗击疫情 他们挑重担走在前

2020-02-17 18:05:0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阮长安

2020年2月17日《四川日报》04版

一线抗疫群英谱

川泸运业有限公司:

发车50余趟 送农民工兄弟返岗

□本报记者 王眉灵

2月16日,两辆“春风行动”农民工返工专车从泸州市客运站发出,开往广东。与往年每车都满载乘客不同,核定载客50人的大巴车这次只坐了二十来人。“疫情期间,按交通部门要求,载客率要控制在50%。”泸州市川泸运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玉诚说,虽然旅客少,每跑一趟都亏本,但为了支持复工复产,送农民工兄弟返工返岗,“没利润我们也要跑!”

每年春节后,泸州有100多万人外出务工,他们多坐客车出行。今年受疫情影响,春节以后,省际班线停运,铁路运输班次减少,农民工出行困难。支持复工复产,泸州在全省率先开展“春风行动”,采取包车方式,“点对点、一站式”将农民工兄弟送到工点。

“春风行动”需要客运企业参与,川泸运业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响应。据悉,公司党委特地召开党员会、职工会、驾驶员工作会,要求所有员工了解当前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情况,努力为“春风行动”提供运输保障。

在党组织的带领下,该公司下属各承运单位积极行动起来:按照发车需求,每车配备3名驾驶员;抽调超长班线上有经验、有责任心的驾驶员,组成运输团队;在客车出发前对所有驾驶员开展培训,“驾驶员必须懂得消毒等防疫措施和安全措施。”

由于今年情况特殊,运送农民工的包车,送达后必须第一时间返回,相当于回程是空返。虽然高速公路不收通行费,但扣除油费、驾驶员工资,几乎没有利润。按照有关规定,客车按照核定载客人数的50%控制客座率,跑车成本更高。但该公司党委发布消息后,共产党员驾驶员纷纷响应,主动要求第一个跑车。

杨章明就是其中一位。2月3日,他率先发车,载着一车乘客,长途奔波24小时到达广东中山。“跑一趟挣不到什么钱,又有风险,但我是党员,要带头送农民工兄弟返岗。”这位1988年入党的老党员说。

2月4日,当包车到达中山时,不少企业老板自己开车来接员工,“他们高兴得不得了,说工人们都回来了,可以开工了!”这让杨章明十分感慨:“虽然我们只是开车,但也在为抗击疫情做贡献!”

跑一趟长途车,来回要三天,与以往相比,今年跑车要辛苦很多。全程不能出高速公路,途中每次休息后再上车时,要对所有人员检测一次体温;每8小时要对车辆做一次消杀,而这些工作都由驾驶员来做。受疫情影响,沿途高速公路服务区暂停销售热饭菜,驾驶员只能吃方便面、自热饭。10多天下来,53岁的杨章明牙龈发炎,“上火了”。

截至目前,川泸运业有限公司已发车50余趟,运送1700多名农民工安全返岗。

成自泸高速交警:

成立“突击队” 面对挑战党员先上

□本报记者 付真卿

2月14日中午,成自泸高速文宫服务区外的主道上,整齐的锥形桶向远处延伸,将驶来的车辆有序引入服务区,接受防疫检查。寒风中,一个个亮绿色的身影十分醒目,他们就是省公安厅高速公路公安局一分局五大队“党员突击队”的民警。

成自泸高速是连接成都与川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春运遇到疫情,让情况更为复杂。从元旦到现在,我们基本上一天都没有休息过。”五大队大队长、党支部书记蒲非告诉记者,大队目前有民警、辅警共42人,其中党员18人。疫情发生后,大队立即成立了应对疫情“党员突击队”,“最难啃的骨头,党员先上。”

1月30日,农历正月初六,为应对春节返程车流可能带来的疫情风险,省公安厅高速公路公安局一分局在成都周边各主要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防疫检测点位,其中也包括成自泸高速。

“这是之前没有过的措施,难点在于要将主道大量的车流全部安全引入服务区。”接到指令,蒲非与大队民警、党员郑鸿耀立刻驱车对辖区两个服务区、一个停车区的面积、内部结构、缓冲区域、坡道弯度进行了全面踩点,最终选定在文宫服务区设置检测点。

虽经过周密的准备,但检测点运行最初几天仍面临着很大挑战:排行的车辆一度长达20公里,部分驾乘人员有抵触情绪。关键时刻,“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大队民警辅警全员上路,安抚驾乘人员、优化检测通道、布设备用应急通道、启动无人机巡逻……经过连续数个通宵奋战,检测点路段通行效率明显改善。

在这场已持续半个多月的抗疫战斗中,“党员突击队”个个冲锋在前:50岁出头的蒲非经常在路面上一站就是数小时;民警郑鸿耀在检测点路段连续值守数个通宵,吃住都在警车上;民警汪先洪的母亲、女儿都在老家湖北,尽管心里记挂着家人,他仍坚守在一线,春节假期下来瘦了2公斤多。

这样的队伍还有很多,“我们在各大队成立以党员为成员的‘党员突击队’和以共青团员为成员的‘青警先锋队’,切实在抗疫一线走在前、做表率。”省公安厅高速公路公安局一分局政委徐晓松告诉记者,疫情防控阻击战开展以来,高速公安一分局在辖区设置服务区检测站点13个、收费站检测点99个、主线检测点2个。截至目前,已累计检查车辆300万余辆次,筛查人员约800万人次。

峨眉山市志愿者:

每天“送外卖” 让值守人员吃口热饭菜

□本报记者 王博尔

2月14日晚7点,结束一天的志愿者工作后,乐山峨眉山市绥山镇东岳村居民黄欣回到家中。打开冰箱,黄欣取出一把芹菜和一块猪肉,“今天下了点雨,挺冷的,包顿饺子,让大家吃顿热乎的。”

今年26岁的黄欣原本是峨眉山景区一处工地的工程师,由于疫情期间工地停工,他留在家里等待复工。

“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做点有意义的事。”1月23日,黄欣主动报名参加村上的防疫志愿服务工作。每天早上8点到岗,执勤、摸排、登记、宣传,一系列工作下来,回到家往往已经天黑了。

“我虽然到家比较晚,但家人每天都把饭做好了等着我。”黄欣说,大年初三晚上,正在吃饭的他从村组微信群里看到一条短视频。视频里,值守在乐雅高速峨眉山站的晚班交警和医护人员吃的晚饭是方便面,“当时我觉得很心酸,一线人员那么辛苦,不能只吃方便食品。”

第二天,黄欣做了一个决定,利用晚上在家的时间为高速出口站值守的工作人员做宵夜,让他们每天能“吃口热饭热菜”。

大年初四吃饺子、初五喝米粥、元宵节煮汤圆……黄欣贴心地记录着每天的食谱,换着花样给大家做饭。

“有一回送饭时,我听见一个小姑娘说,疫情结束以后一定要喝杯奶茶庆祝。”为了帮她实现心愿,黄欣专门买来奶茶包,煮了一大锅端去执勤点,“看到她喝得特别开心,我也觉得高兴。”

由于晚饭后开始动手做宵夜,黄欣每晚十点左右才能把“外卖”送到执勤点,大家吃完后,他还会细心地收好所有餐具,将垃圾装袋打包,带回家旁边的垃圾收集点丢弃。当他回到家中,往往已是深夜。

“每天晚上见到他,就像兄弟一样亲热。”乐雅高速峨眉山站的交警陆大哥说,起初黄欣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每次来都直接招呼大家吃饭,吃完了就默默地离开。后来,陆大哥在一则新闻图片中得知了他当志愿者的事,打听后,才知道他的名字。“照片上的他虽然戴着口罩,但我一看就知道是他。”

现在,黄欣依旧白天做志愿服务工作、晚上“送外卖”。他说,“我辛苦点没关系,这段时间谁不辛苦呢。疫情什么时候结束,我就什么时候‘下岗’!”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