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泸州频道 郭慧琳) 12月30日,记者从泸州市脱贫攻坚成效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14年全市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9.9万人、贫困村324个,有叙永县、古蔺县2个国定贫困县,合江县1个省定贫困县,目前已经全部脱贫。
“十三五”时期,是泸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取得决定性成效的五年,泸州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尽锐出战、务实担当,用“绣花功夫”高质量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建档立卡残疾儿童100%入学 贫困群众义务教育有保障
泸州教育和体育局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从四个方面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做好“义务教育有保障”。其中,常态落实“控辍保学”包保责任,建立由“县长、乡长、村长、校长、家长”共同负责的控辍保学“五长”责任制。在区县教育系统实行“班子成员包片、机关干部包乡镇、校长包校、班主任包班、科任教师包户”的“五包”机制。动态管理建档立卡适龄儿童入学台账,对失辍学儿童制定“一人一案”,实现全泸州市建档立卡失辍学儿童“动态清零”。同时,建立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中度残疾儿童特殊教育学校就读、轻度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就学模式;泸州市建档立卡残疾儿童100%入学。
全面实施“改薄”工程,投入各级各类资金19.7亿元,新建、改扩建694所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点),购买设备设施3.37亿元。实施标准化中心校建设,严格对标配齐配足图书、计算机等教学装备。截至2019年底,泸州市标准化中心校建设已100%完成,七个区县均达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标准等。
免费体检全覆盖、健康档案动态更新 基本医疗有保障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制约脱贫奔康的重要原因。据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泸州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病致贫户数占48.70%、人数占33.46%。泸州市以健康扶贫专项行动为主线、全面开展“全民预防、医疗救助、提升能力、分类救治”四大工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健康扶贫两大工作。
开展全民预防保健,让贫困人口“少得病”,划分6个年龄组,设置体检项目,为39.9万贫困人口进行全覆盖免费体检。同时,为每名贫困人口建立健康档案,并动态更新。组建833个家庭医生团队,为每名贫困人口配备1名基层干部和1个家庭医生团队,为贫困人员开展健康咨询、慢病指导等服务。健全医疗救助制度,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所有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保,其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全额代缴;所有贫困人口按100元/人标准参加扶贫附加险,所需费用由政府全额承担;整合“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服务等政策,实现救助面全覆盖,确保住院自付费用县域内10%、县域外30%以内。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让贫困人口“有地方看病”,6个县级医院成功创成三级乙等医院,共创建重点专科省级16个、市级59个。实现每个区县均有一所三级医院,贫困人口绝大部分大病能在县域内救治。新建、改扩建35个中心卫生院、312个中心村卫生室。全面消除乡村医疗卫生“空白点”,实现每个乡村均有合格卫生院、卫生室,贫困人口常见病、多发病能在基层诊治等。
实施疾病分类救治,让贫困人口“恢复劳动力”,如对白内障、良性肿瘤等能够一次性治愈的疾病,组织专家集中力量进行集中救治;对重性精神疾病、肺结核病等需要住院维持治疗的,由就近具备能力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对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要长期治疗和健康管理的,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上级医疗机构指导下实施治疗和康复管理。2016年以来,泸州市分类救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9.46万人次,其中大病集中救治4.89万人次,救治管理率100%。目前,泸州市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全面实现。
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共8.3万户 贫困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
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三保障”之一,泸州市采取确保实现基本住房质量安全标准、基本抗震设防措施、基本住房面积“三个基本”安全保障要求,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地质灾害隐患住房搬迁等工程,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力度,实现符合政策对象的农村危房改造计划全保障。
2014年以来,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共8.3万户,争取到位中省专项补助资金10.5亿元,全部用于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其中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共3.48万户,实现存量农村危房改造全覆盖、计划指标全保障。今年上半年,通过全覆盖、拉网式现场安全性评估或鉴定,泸州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全部通过住房安全有保障安全性校验,实现了“居者有其屋”、无人住危房、危房无人住的目标。
饮水不安全人口全部达标清“0”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4%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泸州市水务局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中饮水安全任务,紧盯水量、水质、保证率、方便程度等四项饮水安全指标评价标准,聚焦建卡贫困户,逐村、逐户开展问题摸排,精准识别到户,精准规划到人,采取“以大带小、以城带乡,以大并小、小小联合”的方式,以新建、扩建、配套、改造、联网等措施,通过村造册、户建卡模式,精准到户到人,在全泸州市范围内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攻坚。
2016年以来,泸州市各级累计投入资金7.5亿元,兴建农村供水工程5097处,解决了7.5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同步巩固提升32.32万名脱贫人口饮水安全,泸州市建档立卡饮水不安全人口全部达标清“0”,脱贫攻坚普查反馈饮水安全不达标的贫困户为“0”。截至目前,泸州市建成投运千吨万人及以上集中供水工程34处、千吨万人以下集中供水工程2829处和分散供水工程12万余处,泸州市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9.2%,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4%。